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小型超宽带印刷天线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23 09:06
【摘要】:自从200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了 3.1-10.6 GHz作为无须执照使用的UWB通信频段,UWB通信逐渐成为当前短距离通信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作为UWB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UWB天线在整个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UWB印刷天线由于具有平面结构、小尺寸、低成本和易于集成等优点,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成为目前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着眼于UWB通信的实际应用需求,面向汽车通信和便携式终端应用领域以及WLAN/LTE/UWB通信应用,围绕UWB印刷天线设计中现存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面向汽车通信应用领域,设计了一款集成蓝牙、具有双带阻特性的UWB印刷天线。该天线采用微带线馈电方式,由带有阶梯槽的地板、一个准U型贴片和四个桩组成,整体尺寸为30×30mm2。通过在准U型贴片上加载桩“Stub1”和“Stub2”实现了蓝牙和UWB的组合,使该天线能支持更多的无线通信业务;通过在准U型贴片上加载桩“Stub3”和“Stub4”实现了WLAN低频段(5.15-5.35 GHz)和高频段(5.725-5.825 GHz)双带阻特性,使该天线能消除WLAN无线通信系统对UWB通信潜在的电磁干扰;此外,还分析了车载环境中天线安置环境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能很好地应用于汽车通信系统中;最后,以该天线作为天线单元,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汽车通信的两单元集成蓝牙、具有双带阻特性的UWB MMO印刷天线。2.基于准自互补结构和半槽式结构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准自互补半槽式结构,并设计了一款两单元准自互补半槽式UWBMIMO印刷天线,该天线整体尺寸为22.8×18 mm2,工作带宽为2.88-11.87 GHz。该准自互补半槽式结构由一个半椭圆形贴片和一个准椭圆形的突出地板组成;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两单元准自互补半槽式UWB MIMO天线具有良好的定向辐射特性和宽频段特性,半椭圆形贴片和准椭圆形的突出地板都是天线的辐射单元;该两单元准自互补半槽式UWB MIMO天线结合了准自互补UWB MIMO天线和半槽式UWB MIMO天线两者的优点,在具有准自互补UWB MIMO天线不需要额外的去耦合结构就能实现天线单元之间良好的隔离度特性的同时,还能保持与半槽式UWBMIMO天线基本相同的小尺寸。其次,分别分析和讨论了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无USB插口的PCB母板和带有USB插口的PCB母板对两单元准自互补半槽式UWB MIMO天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天线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最后,设计了一款四单元准自互补半槽式UWB MIMO印刷天线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准自互补半槽式结构在UWB MIMO天线设计中的潜在应用价值。3.采用半槽式结构和改进的单极子天线半切技术,设计了一款四单元WLAN/LTE/UWB MIMO印刷天线,整体尺寸为31×31mm2,工作带宽为2-10.6 GHz。与两单元MIMO天线相比,四单元MIMO天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通信信道的质量;该四单元WLAN/LTE/UWB MIMO天线的每个天线单元采用半槽式结构设计,由一个半椭圆形贴片和突出的地板组成,并按照逆时针顺序正交排列,这使得该MIMO天线能保持小尺寸和宽频段特性,并且天线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采用改进的单极子天线半切技术,将初始的四单元半槽式MIMO天线中的椭圆形贴片沿着馈线的边缘切去,展宽了该MIMO天线的最高工作频段,从而满足WLAN/LTE/UWB通信应用对带宽的需求;此外,该四单元WLAN/LTE/UWB MIMO天线的四个天线单元采用共地结构,满足了 MIMO通信系统的实用性要求;测试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四单元WLAN/LTE/UWB MMO天线能很好地应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最后,分析了便携式终端ABS塑料外壳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820
【图文】:

枝节,文献,馈线,电流路径


[Li邋Lj逡逑:邋'W逡逑+3_5邋?逡逑图1.1文献[25]中的天线逦图1.2文献[26]折技术逡逑术是指通过折叠天线的辐射枝节或馈线(feeding邋line)来减小天线的,在文献[28]中,通过将天线的辐射枝节折叠的方式,展宽了天线的工为35x35邋mm2。在文献[29]中,通过将天线的微带馈线弯折的方式,减少到//2邋=邋6.35mm,从而减小了天线的尺寸,如图1.4所术只是减少了天线的尺寸,并没有缩短电流路径。逡逑

天线,文献,结构单元,分形


在文献[34]和P5]中,分别设计了邋T型结构单元和U型结构单元的分形天线,分别如图逡逑1.5和1.6所示。在文献[36]和[37]中,分别设计了邋Koch分形以及Giuseppe邋Peano和Sierpinski逡逑分形组合结构的天线,分别如图1.7和1.8所示。逡逑^逦Wsub逦^逡逑id洰逦^ ̄^=|卜逡逑IS逦多邋^逦I逦蜃邋Folded邋T-Shaped邋j邋Unit-Cell邋蠢+逡逑Wi邋*■邋-邋Wf邋*、Gap逡逑图1.5文献[34]中的天线逡逑4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文;;曲折臂天线[J];电子对抗技术;1989年01期

2 马静娴;;天线:我们的电子眼和耳[J];火控雷达技术;1989年02期

3 黄景熙;范治波;;锥削开槽天线的计算[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4 王美焰;李畅;胡峰;;一种轻量化天线单元结构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8年01期

5 张沛军;李雪帆;;天线单元间互耦对功率再分配的影响及相关问题[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年06期

6 张延涛;;一种基于蝴蝶结型的天线单元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质量;2013年02期

7 蒋占军;赵新胜;尤肖虎;;一种分布式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远端天线单元动态选择模型[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2期

8 王朋;;某大型振动试验工装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16年05期

9 赵新胜;尤肖虎;朱定乾;;分布式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远端天线单元动态选择方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12期

10 杨建良,张钧,宋学诚;组合城墙式微带天线单元输入阻抗分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高领;刘淑芳;冯瑾;史小卫;;一种新型的紧耦合交织螺旋天线[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C];2017年

2 孙保平;付纳新;;某型雷达天线单元组件的检验方法[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罗宇;;高次压缩模式天线的研究[A];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9年

4 刘会来;王秉中;徐军;;一种新型的电可调阵列反射天线单元的研究[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5 崔伦;黎铖;周俊娜;郭景丽;;一种用于5G手机的双频8端口MIMO天线[A];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8年

6 周江f;沈英达;;一种U形Adcock测向天线[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7年

7 王灿;葛悦禾;孙竹;;一种宽带TD-LTE印制振子天线单元设计[A];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王春华;李建辉;吴文平;王晓辉;张捷;刘超;;全网通高精度组合天线[A];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8——深化北斗应用 促进产业发展[C];2018年

9 王剑;费冬亮;张伟;梁广;贺连星;;一种高增益高可靠性的星载数传天线[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7年

10 项尚;田贵宇;肖高标;毛军发;;基于广义传输矩阵的天线单元等效模型研究[A];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刘罡 吴翔;5G关键技术——Massive MIMO测试方案[N];人民邮电;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河;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天线和基站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李田;通信智能天线与特定用途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张涛;毫米波封装天线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7年

4 魏昆;基于缺陷地结构的耦合抑制及圆极化天线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刘桂凤;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及车载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连瑞娜;宽带天线新技术及全双工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杨兵;小型超宽带印刷天线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8 肖军;基于不同工艺的宽带高增益毫米波太赫兹天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9 齐紫航;基于空腔波导结构的毫米波/太赫兹天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10 陆地群;基于混合结构的多天线去耦合设计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液晶可重构天线的设计[D];兰州大学;2019年

2 钟文杰;基于FPGA控制的极化和频率可重构天线[D];厦门大学;2018年

3 尹佳佳;分布式天线D2D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4 谢文凤;高性能滤波天线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王斓;光子天线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6 董s

本文编号:2727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27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