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采样方法
【图文】:
图1相关研究的采样率动态调整流程Fig.1Samplingratedynamicadjustmentprocessofrelatedresearch本文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动态采样调度方法,该方法通过预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动态调整节点的采样率,省略了上述方法中历史数据分析和采样映射关系的建立过程,简化了数据压缩收集的流程。在数据收集的开始阶段,感知节点实时地进行数据的压缩收集,而后将采收集的样本数发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对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解压后进行线性拟合,通过对比当前采样时段和上一采样时段重构数据的线性程度量指标的差异,获取得到被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然后,汇聚节点根据该变化趋势预测下一轮压缩感知需要的采样频率,并通过采样率反馈控制架构对网络内节点的采样过程进行动态调节。1基于压缩感知的采样调度方法建模在使用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受到节点硬件对采样频率的制约,采集到的数据通常是离散数据,所以本文选用离散时间模型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感知节点的时域采样问题进行建模[14]。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某个节点一段时间采集到的时序物理量可以用X={Xt}(t=1,2,…,N)表示。其中:t表示时间序列的时刻,N表示所有的采样时刻。令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对物理量的采样策略用π表示,采用该策略进行采样,采样的时刻可以表示为:Tπ=(t1,t2,…,tn);ti∈{1,2,…,N},1≤i≤n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节点按照采样调度策略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原始数据序列xπ={xt1,xt2,…,xtn}。然后利用得到的部分数据样本利用估计函数γ对整个信号进行重建,得到原始数据序列^xγ。如果将压缩感知方法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收集过程中,那么可以上述数据的收集过程可以描述为:?
SRINEXT=pbase+(R2NOW-R2LAST)β其中:SRINEXT为节点下一轮采样的采样率;β为增量调节因子,其值越大,各个线性程度不同的分段之间的采样率差异越大。从以上公式中可以发现,如果该变化趋势中被观测信号的线性程度变好,即R2NOW-R2LAST<0,则下个时段的观测过程则会适当降低采样频率以减少采集到的冗余样本数量,节省能耗;反之,则下个观测过程中,将适当提高采样频率,保证更多获取复杂信号的特征样本,提高重构精度。图2基于数据预测的动态采样调度方法流程Fig.2Samplingratedynamicadjustmentprocessbasedondataprediction另外,采样时长N决定了被收集的原始数据的长度。为了降低感知节点与汇聚节点的进行同步时的数据量,本文采用等时长分段采样策略,即每个采样时段的被收集信号长度N均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的动态采样调度算法如下。算法基于数据预测的动态采样调度算法。Input:基础准采样率pbase,观测值y,稀疏表示基Ψ。Output:重构数据^x,下一轮采样率指标SRINEXT。1)Φ←0/*初始化观测矩阵*/2)将当前基准采样率pbase广播给传感节点;3)fori=1toMdo4)Ω←{jthejthreceivedvalue};/*记录收到的观测数据*/5)endfor6)forj=1toNdo7)ifj∈Ω&&Ω>0then8)Φ(i,j)←1;/*构造观测矩阵*/9)endif10)endfor11)θ=Φ×Ψ;12)^s=argmin‖s‖1s.t.θs=y;/*重构信号*/13)^x=Ψ-1^s;/*重构原始信号*/14)R2NOW=重构的原始信号^x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15)if本轮为首次压缩感知/*计算2轮压缩感知的动态采样率*/16)SRINEXT=pbase+(1-R2NOW)β;17)else/*计算余下压缩感知过程的动态采样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俐,陈曦,赵千川,江永亨,管晓宏;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简介[J];自动化博览;2004年01期
2 孙雨耕,张静,孙永进,房朝晖;无线自组传感器网络[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3 夏俐;陈曦;赵千川;江永亨;管晓宏;;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简介[J];自动化博览;2005年S2期
4 庄庆德;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4期
5 谢洁锐;胡月明;刘才兴;刘兰;;大田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J];现代计算机;2006年03期
6 李小遐;刘瑞霞;;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4期
7 吴春婧;郑明春;秦继林;;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8期
8 徐勇军;杨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J];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19期
9 ;坚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适合苛刻的工业环境[J];电子设计技术;2006年09期
10 马华东;陶丹;;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及其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政;魏巍;罗相根;罗永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数量的选择方法[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程时端;;传感器网络[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曼;;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抗[A];四川省电子学会情报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阚凤龙;徐自文;陈楠;左传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及其发展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5 贾杰;赵林亮;常桂然;;面向异构传感器网络的高能效覆盖控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冯健昭;肖德琴;肖克辉;李就好;;基于谓词的水质传感器网络采样整合优化算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7 唐云龙;;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实验分析[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杜景林;陈力军;谢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集成体系结构[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李新;田斌;辛阳;陈林顺;;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音频的异常事件检测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昊;;面向电子智能服装的人体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清岳;让无线传感器网络走入生活[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2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3 美国专利律师 谭文晔 薛之扬;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专利分析[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建国;无线传感器网络改变未来世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5 樊哲高;我国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取得新进展[N];中国电子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王博;传感器网络标准取得新进展[N];计算机世界;2012年
7 温雅路;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地质灾害监测能力[N];人民邮电;2008年
8 林宗辉;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9 赛迪顾问信息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咨询师 王坤;国内外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N];通信产业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彤;物物之连[N];网络世界;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瑞;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机舱WSN目标覆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2 李洪峻;面向入侵目标追捕的多回路无线网络控制系统设计与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张德敬;基于虚拟坐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杨显辉;森林资源数据获取的移动Sink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毕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事件监测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石熙;数字水印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徐力杰;低占空比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调度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欧阳键;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冯森;面向智能配用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优化协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徐毅;无线传感器网络低能耗路由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胥常杰;传感器网络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D];青岛大学;2010年
2 黄铮;无线传感器网络连通与覆盖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彭一;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肖力;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量检测系统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丽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时空相关性的数据压缩[D];西南大学;2015年
6 何沐曦;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基于MATLAB和OMNeT++的IEEE1588时间同步仿真[D];西南大学;2015年
7 黎凤霞;一种双极型多变量公钥密码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上的优化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晓彤;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奶牛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9 刘晓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董晓峰;畜禽养殖环境感知及动物标识技术装备集成研究和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37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3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