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环境能量的压电-电磁复合俘能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619;TP212.9;TN929.5
【图文】:
但基于现有技术仍无法充分发挥这些特性,主要障碍在于传统电池的有限容量和极短寿命(如图1.1 和表 1.1 所示)[4]。传感器节点运行需要稳定的功率源,目前多由化学电池提供,有限的能量密度使电池占据节点的大部分体积的同时又无法长期稳定工作。此外网络中节点数目众多,位置分散,所处环境复杂,更换维护成本昂贵,使节点的微型化和待机时长的矛盾更为凸显。为解决该问题,近年来人们将目光转向能量采集技术(Energy Harvesting Technology, EH),通过设计合理的能量采集装置,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为可用电能,为电子设备供能[4-7]。图 1. 1 电池容量与电池寿命及工作占空比之间的关系环境中存在多种可回收能源,风能是目前最具商业化前景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大型风力发电机(Wind Power Generation, WPG)已在大功率发电领域广泛应用,全球年装机数量稳步提升,
但如果长时间处于抖振状态,会导致结构疲劳,减短结构寿命。在实际情况下,流体中的结构发生振动时通常是几类振动方式共存,并相互影响。当前流致振动的研究中,对涡激振动和颤振的研究最为深入,其应用也最广泛。2.2 涡激振动2.2.1 涡激振动现象15 世纪,达芬奇在处于流体中的钝体后画了一连串漩涡;1878 年,Strouhal 从琴弦振动现象中发现风鸣音调与风速和弦线粗细之商成正比;1879 年,Rayleigh 发现当小提琴的琴弦与风向正交时,就会发出乐音;1908 年,Bénard 将圆柱体后尾流与周期性联系起来;直到 1912 年,Von Karman 对理想化的涡街做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提出“卡门涡街”(Karman VortexStreet),是涡激振动现象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38]。在足够高的流速下作用下,钝体的尾流形成交错排列的涡流,这些涡流周期性地从钝体的顶部和底部交替脱落,这种现象称为卡门涡街,如图 2.1 所示[39,40]。这些交替脱落的漩涡导致钝体两侧产生于来流垂直方向上周期变化的流体作用力,如果钝体非完全刚性或处于弹性支撑,钝体就会产生振动,该现象称为涡激振动[33,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柱体为例,特征长度 Dc等于圆直径,其漩涡形成及泄放形式随 Re 值的变化如图 2.2 所示。图可见,当 Re 小于 5 时,流场中不会发生分离现象;当 Re 超过 40 时开始出现周期性交替放的层流漩涡;当 Re 超过 300 时流场中出现周期性的紊流漩涡;当 Re 超过 3×105时,漩涡放不具备周期性;当 Re 超过 3×106时,为超临界阶段,流场又恢复周期性紊流[33]。(a)Re<5 (b)(5-15)≤Re<40(c) 40≤Re<150 (d) 300≤Re<3×1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芹;王涛;郝鹏飞;王军政;;基于PVDF压电片发电的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2 刘建;裘进浩;常伟杰;季宏丽;朱孔军;;运用矩形压电片的冲击载荷定位新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年03期
3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板的静变形控制[J];固体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4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梁的静变形控制[J];应用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5 周虹;官春林;戴云;;用于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的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J];光学学报;2013年02期
6 宁禹;周虹;官春林;饶长辉;姜文汉;;20单元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的影响函数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量[J];光学学报;2008年09期
7 吴磊;王建国;;压电片位置和大小对板振动控制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8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板的振动控制[J];宇航学报;2000年01期
9 刘江涛;兰世平;黄泰坤;钟康;周禹辰;;关于对压电片应用的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5期
10 胡小伟;朱灯林;;基于板梁扭转振动控制阻尼的压电片拓扑形状设计[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道庆;刘碧龙;李晓东;田静;;智能吸声控制中压电片位置的选取[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2 杨亚东;王军;冯国旭;程小全;;压电悬臂梁的压电片位置及主动控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3 胡剑波;刘文光;王耀斌;;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压电悬臂梁的力电响应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4 王姣姣;曹东兴;姚明辉;张伟;;变截面压电悬臂梁俘能器的动力学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5 刘子牛;陈仲生;张帆;;局域共振型压电薄板建模及振动特性仿真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6 匡友弟;王卓;李国清;陈传尧;;节式压电梁的电阻抗模拟和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7 刘增华;王娜;何存富;于波;吴斌;;基于主动Lamb波法的薄板检测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马剑强;刘莹;李保庆;褚家如;;新型单压电片变形镜的设计与表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易志然;胡意立;杨斌;;阶梯梁式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10 王亮;白瑞祥;;压电驱动器对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分层扩展和屈曲控制研究[A];2009年度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四川 王平 编译;用压电片作传感器和蜂鸣器的防水键盘[N];电子报;2015年
2 台湾省台北市 何X山;用压电式蜂鸣器产生 直流电压的实验[N];电子报;2004年
3 浙江 张培君;压电式电子门铃[N];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勇;基于多稳态压电结构的环境振动与声能量采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2 翟景娟;压电曲壳结构振动与声辐射主动控制和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刘欢;无源被动非接触电流感测机理及测量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曹文英;行走压能PVDF压电集能器的构成与性能表征[D];东华大学;2018年
5 龚立娇;压电复合梁机电转换特性及多模宽频发电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崔小斌;基于压电效应的能量收集装置实验及原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7 王波;点式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方法改进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周晚林;压电智能结构冲击荷载及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刘建芳;压电步进精密驱动器理论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刘国嵩;压电步进二维精密驱动器理论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先;基于非接触式测量的压电柔性板振动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李永杰;纵扭式压电振动盘及其激励电路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陶健;弯扭耦合振动模式压电俘能器的仿真与实验[D];湘潭大学;2019年
4 刘申宇;面向环境能量的压电-电磁复合俘能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5 梁玉坤;基于声学黑洞效应的宽频压电振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6 徐啸尘;路面压电能量收集的研究与应用[D];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2017年
7 米娇娇;含伸展构件的柔性旋转压电智能梁的振动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8 刘强;行车风压驱动的谐振腔式压电俘能器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9 钟声;雨滴冲击压电悬臂梁发电系统的动力学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10 刘文博;磁力辅助式气动压电发电机理与试验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3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5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