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聚类算法的无线网络群密钥提取及容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8 13:09
【摘要】:利用无线信道的随机性来生成密钥为保证移动环境安全提供了新的选择。由于接收信号强度相比于其它无线信道特征更容易获取,因此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点对点密钥提取研究方案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大量点对点无线密钥产生的研究,基于无线信道特征如何在多个设备之间生成群密钥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主要关注多个无线设备(设备个数大于2个)之间的群密钥生成问题,主要贡献如下:1)分析了三种现有的无线群密钥生成算法,包括差分提取群密钥算法、基于最大生成树的群密钥生成算法以及逐段提取群密钥算法,逐个讨论了算法中存在的不足。其中,差分提取算法生成群密钥的过程需要进行多次密钥协商,且提取的群密钥容量较低;基于最大生成树的群密钥生成算法需要判断群组内的最大生成树,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寻找群组内的最大生成树实属不易,且每产生1比特密钥就减小对应边重的方法时效性较差;逐段提取群密钥的方案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分段提取的做法最终可能会造成密钥生成过程的时延较长。2)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群密钥提取方法。针对差分提取群密钥算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成对生成策略的群密钥提取算法。该方案根据群内中心节点与其余各节点间本地密钥的最短长度,利用均匀分布随机产生密钥,随之通过一次一密的方式成对生成群密钥。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了当群内节点数大于2时,所提方案的群密钥容量完全优于文献方案,同时实现复杂性更低。3)针对现实情况中群内节点的分布可能较为分散,则上述单群群密钥提取方案存在重大缺陷:考虑距离带来的传播路径损耗,则节点之间相互提取的本地密钥容量差异较大,致使群密钥容量严重受限。为此,我们提出了群密钥的多子群层次提取算法,该算法可分解为两个问题:一是子群划分问题,二是群密钥协商协议。第五章研究了子群划分问题,研究如何将群内节点划分至多个子群,以最大化每个子群内相互节点间的信噪比(以优化子群密钥容量),随后证明了该信噪比以子群划分的最优化模型可以通过执行固定K类的置信度传播(K-AP,Generating Specified K Clusters by 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得到。第六章则基于子群划分结果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群密钥提取方案,此方案适用于群内节点的分布为任意拓扑结构的情况。并证明了所提算法相较于成对生成策略群密钥生成算法可以实现密钥容量的提升,实验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18;TP311.13
【图文】:

加密系统,经典


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数据在信道实现传输的,但是由于无线通信固有的广播特性使得允许通信范收到传输的信息,因此攻击者可以利用此特性对无线信道进行监听并有甚者,攻击者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破坏、篡改等操作。为此,近些年信息在无线设备间生成密钥的技术成为了保证移动安全的较好选择,群密钥以保证实际环境中群组内安全通信的问题仍然保持开放。网络安全动通信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量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因此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便受到了广泛持数据传输的机密性、数据的完整性、多个无线设备间的相互认证具

加密系统,密钥生成


Denial of Service)攻击等[1]。护无线传输,已经有足够广泛的研究[2]。传统意义来说,数据是由经这是假设该算法足够复杂,使得窃听者破解密码系统所花费的时间远。经典的加密方案包括对称加密方案和非对称加密方案,这取决于两。对称加密方案使用相同的密钥,由于其在数据加密方面的效果高,护。非对称加密方案通常也被称为公钥加密,使用相同的公共密钥,并且通常应用于密钥分发。图 1.1 所示为经典的传统加密系统,Alice全分享信息的合法通信用户。加密方案都面临着几个漏洞。以公共密钥加密来说。首先,它取决于度,例如,离散对数。由于硬件技术的发展,这种计算意义上的安全,对密钥管理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因为传感器节点有限的计是分散的,因此,在许多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中就很少应用这种方案。

系数,传播因子,信道衰落,模差


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密钥生成模差异,但是在本文考虑的广播策略提取群密钥结构中,由中心节点向其他节点所有信道所处环境相同,所以0是一个固定的值,记为 10M。所以将式(般形式有,0lg该结果是在未考虑观察噪声的情况下,所以结合式(2.1)可知0lg射功率 ,所以可以看出信道衰落系数为0lg2.6)的结果可知,在本文所考虑的群密钥提取结构下,信道衰落系数仅与两节传播因子有关,而我们之前假设群内所有信道的传播因子是一样的,所以更深落系数仅与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惠;邱慧;喻静;;关于局部化的m嵌入子群[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2 赵先鹤;陈瑞芳;;关于某些子群的共轭置换性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年20期

3 李春艳;陈贵云;;同阶子群个数之集为{1,3,4}的有限群[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4 王朗;余敢华;张诚一;;模糊弱s-半置换子群及其商群[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7年03期

5 郭红如;吕恒;;可以表示成3个或4个交换子群并的群[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8期

6 戴雪;张庆亮;;同阶子群个数的集合为{1,m}的幂零群[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7 李金宝;余大鹏;;弱c-可置换子群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J];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2016年02期

8 朱思征;王山山;高丽萍;;巨量二维粒子群分组协同算法[J];信息技术;2016年08期

9 何利芳;陈奕娟;张诚一;;模糊弱S-置换子群[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5年01期

10 谢凤艳;;具有弱鋽-可补的准素子群的有限群[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凤翔;杨秀良;;水平子群与正规水平子群的几个定理[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2 贺雷;吴宏春;曹良志;;二维子群共振计算方法研究[A];第五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核能软件自主化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姜豪;;德特肯恒等式的推广[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世恩;姚栋;王侃;;基于子群法的先进中子共振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C];2013年

5 梁群;;舞蹈肢体之美 创作女子群舞《绿之韵》的回顾与思考[A];中国演员:2014年第3期(总第39期)[C];2014年

6 朱志平;仇计清;李法朝;;复Fuzzy子群的同态不变性[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7 邱千钧;肖玉杰;曹渊;于邵祯;;基于PSO和SA多子群分层并行的智能分布式算法[A];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C];2017年

8 余嘉元;钱锦昕;;基于量子粒子群的组卷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孙绍权;;带算子集的区间值Fuzzy子群[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10 于光远;;休闲的价值不言而喻[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梦婕;一个农民工作家眼中的农民工“精神诉求”[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圣蓉;精准定位亲子群,这家企业冻虾很抢手[N];中国食品报;2017年

3 记者 岳冉冉;太阳表面出现大型黑子群AR2529[N];科技日报;2016年

4 记者 周润健;太阳表面突现较大黑子群,影响几何?[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虢铭;一次可喜的艺术实践[N];中国文化报;2002年

6 记者 张静;太阳表面现7年来最大黑子群[N];中国气象报;2011年

7 实习生 曹方超;王子群:追逐心灵的“城镇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周晖;农民工作家王子群: “文化小工”写出农民工心中的纠结[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9 记者 蒋志臻;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灾后重建重要规划[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夏训武 通讯员 胡守军 易建波;利群村走出学子群[N];益阳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慧;子群的Hall嵌入性及群的p-群剩余、Norm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8年

2 张志远;微小粒子群高速撞击航天器光学部件损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周伟;群的共轭性质与可分性质[D];苏州大学;2005年

4 丁士锋;用置换群理论构造具有特殊传递性的组合结构(Ω,Λ,Ι)[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士恒;子群的正规性质及θ-偶对群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6年

6 胡滨;子群具有给定指数和c-半置换性的有限群[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王俊新;有限群子群的正规性及其对偶[D];上海大学;2007年

8 周进鑫;图的对称性与曲面嵌入[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浏兰;高维离散M(?)bius群[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娇;子群的正规化子与有限p-群的结构[D];上海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晶帆;基于粒子群多峰MPPT算法的高可靠性光伏变换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代东明;基于聚类算法的无线网络群密钥提取及容量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3 邱慧;局部化的可补充性质对群构造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年

4 刘诗雨;关于弱SS-拟正规嵌入子群和S-半置换子群[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宋平;弱CAP*-子群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谢青;弱NE-子群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7 纪川川;基于改进粒子群的环境经济电力负荷分配[D];辽宁工业大学;2018年

8 田思琪;基于粒子群—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9 刘垠;粒子群和GM(1,1)模型两种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10 杨乐;有限p群的各阶内交换子群个数的下界[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60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60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