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LT码的无码率极化码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7-26 09:20
【摘要】:自从香农提出香农定理之后,构造能够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方式一直是通信领域经久不衰的研究方向。LT码由Michael Luby于2002年提出,是第一类可实现的数字喷泉码。数字喷泉码是无码率的。LT码是基于不规则稀疏二分图构造出来的一种非系统码,其编码符号甚至可以仅在需要时动态产生。极化码于2009被Erdal Arikan提出,其拥有者线性时间内的编译码复杂度以及能在二进制擦除信道中达到香农极限的优越性能等优点,成为通信领域内信道编译码方向的又一热点研究方向。在无线通信、深空通信、网络数据等领域,数据的多播、组播以及分发等场景对无码率码的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极化码作为一种优秀的前向纠错码,研究其在多播、组播以及分发等场景下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极化码在多播、组播以及分发等场景下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LT码的无码率极化码并主要研究了其译码单元的数字逻辑实现。首先,本文介绍了LT码和极化码的基本原理和编译码算法。在LT码的译码算法介绍中,本文主要介绍了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和高斯消去译码算法,并对二者在不同接受编码分组数量下的译码成功率进行了对比。在极化译码算法的介绍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复杂度较低的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算法,并介绍串行抵消译码算法中的对数似然比在逻辑实现上的简化计算方法,即最小和算法。然后,本文研究了极化码在组播、广播场景下的应用,使用极化码作为内码,LT码作为外码,将极化码和LT码级联成无码率极化码,并设计了基于LT码的无码率极化码的译码单元硬件逻辑实现。译码单元的极化码译码部分的逻辑实现部分算法选用串行抵消译码算法并用最小和算法简化对数似然比运算。译码单元的LT码单元使用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并针对LT码编码分组和信息分组的相关新信息的稀疏性,采用数字逻辑实现链表数据结构以达到性能和资源之间的平衡。最后,经过资源和性能的评估,本文所设计的译码单元在系统时钟为300M Hz的情况下,单个译码单元的吞吐率能够达到7.31 Mbps,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达到较好的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11.22
【图文】:

时序图,异或,功能仿真,计算单元


图 3.5 异或计算单元功能仿真时序图3.2.3 存储单元LT 码译码单元的储存单元由度存储 RAM、输入数据存储 RAM、相关信息存储RAM 以及解码输出数据 RAM 组成。输入数据存储 RAM 用于缓存输入的编码分组,度存储 RAM 用于储存对应编码分组的度值。输入数据存储 RAM 和度存储 RAM 的大小为 LT 码译码设定的最大编码分组数目。在 AXI4-Stream 接口输入有效时,对这两个 RAM 进行写入操作,这两个 RAM 的寻址规律为顺序寻址,每次地址加 1。在度为 1 读取状态和异或计算过程数据读取状态下,对这两个 RAM 进行读取操作,在度为 1 读取状态,地址顺序寻址,每次地址加 1,在异或计算过程数据读取状态下,读取地址需要根据控制逻辑产生。除此之外在度为 1 数据计算和存储状态和异或计算过程数据计算和存储状态下也需要对这两个 RAM 进行写入操作,写入操作的地址和上一状态读取的地址相同。由于

时序图,输入控制,功能仿真,时序图


图 3.10 输入控制单元功能仿真时序图3.3.3 比特状态计数器比特状态计数器用于指示当前译码比特的序号,每当完成一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和部分和计算后,比特状态计数器的值就会加 1,极化码译码单元的其他单元均根据当前比特的指示进行工作。1b10bLoadCounter Value10bResetLoad ValueCNTREGLOADVALUEREGMUX1b

时序图,对数似然比,功能仿真,时序图


图 3.13 对数似然比功能仿真时序图1.当前层计算单元对于单个比特,SC 译码算法可视为如图 3.14 所示的一颗计算树[39,40],对于单个对数似然比计算核心的译码单元设计需要根据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器值确定当前计算的对数似然比在树中的层序号,定义顶层序号为第 0 层。当前层的计算输入为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器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盛,方向忠,张文军,余松煜;MPEG-2系统层传送流码流发生器的码率变换设计[J];电视技术;2001年01期

2 张松轶;孙敬伟;陈荣华;;MPEG-2码率变换实现方法和应用[J];计算机与网络;2006年17期

3 黄晓平;杨黎东;种衍文;沈未名;;一种基于ρ域的新码率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03期

4 刘红梅,肖自美,梁 凡,魏晓晖;码率可分级小波视频编码算法的研究[J];软件学报;2002年04期

5 宋丹;彭华;;渐进图像传输的码率分配快速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年01期

6 封颖;李云松;吴成柯;宋锐;;分布式视频解码器端的码率估计算法[J];电子学报;2009年06期

7 章丽红;;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与码率压缩探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9期

8 王红星;张勇;;渐进图像传输中基于失真的码率分配[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12期

9 常侃;覃团发;门爱东;;一种帧内码率-量化模型及其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新华;浅议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与码率压缩[J];山西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子磊;奚宏生;许书彬;;基于码流自适应分段的离线码率平滑[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施文灿;;移动流媒体动态码率适配机制研究[A];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增值业务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言态;李安渝;钱硕;王舜;;移动流媒体动态多码率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王博;章坚武;包建荣;许晓荣;;多码率并行LDPC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友亮;刘志军;马成海;赵艳艳;张凤;;基于FPGA的DVB-C2中多码率LDPC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阎英;张文俊;刘伯红;;DVB-S2系统中LDPC变码率编码硬件实现[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林梅英;许肖梅;陈友淦;张兰;;码率兼容QC-LDPC码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3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丁雨廷;刘顺兰;胡方宁;;基于原模图的多码率LDPC码编码设计[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胡瑞敏;王恒;陈冰;;基于人耳感知特性的空间参数量化[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10 吴伟;刘伟涛;冯少晖;欧保全;梁林梅;李承祖;;一种稳定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配实验系统[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西 黄毓勇;再谈符码率与接收[N];电子报;2006年

2 特约作者 邓劭武;DVDRip彻底研究[N];电脑报;2002年

3 河北 郑秀峰;J15数字卫星接收机收视高符码率节目的方法[N];电子报;2015年

4 江苏 沈永明;也谈《皇视2080A为何能看障碍节目》[N];电子报;2005年

5 湖南 邓劭武;留住世界杯精彩瞬间[N];电脑报;2002年

6 阿丰;国产高清影碟机真的“高清”了吗[N];电脑报;2005年

7 ;韵律派对[N];电脑报;2004年

8 ;朝华ZME-111SN MP3试用[N];电脑报;2003年

9 志;由克隆时代到时尚科技[N];电脑报;2004年

10 ;低价MP3机精挑细选[N];电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亚东;图像传输抗差错保护及其码率分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金雪松;基于离散小波的多视角视频编码系统码率分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张萍;变码率视频的传输与播出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崔子冠;基于率失真模型的H.264码率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李平;无线网络中的视频抗差错与码率控制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6 王文答;小波视频编码与动态码率传输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刘洋;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刘云峰;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编解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9 邓剑锋;企业级视频会议的服务质量保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维;视频编码中率失真优化技术相关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良茂;基于LT码的无码率极化码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周华康;基于强化学习的码率自适应优化算法及其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良;码率兼容多元LDPC码编译码器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4 谭一鸣;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用户业务优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范仁基;可配置LDPC码高效编译码IP核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6 张海月;码率兼容LDPC码编译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江新远;多码率QC-LDPC码研究与FPGA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邓广尧;基于用户设备转码的自适应码率视频共享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9 苏华玲;基于码率兼容LDPC码的多中继协作传输[D];华侨大学;2018年

10 陈辞;MIMO系统中非相干调制与编码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70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70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2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