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OAM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5:46
【摘要】: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一直被视为是通信领域的一个长期目标。一种有效的提高通信容量的方法是对电磁波的独立自由度进行复用。携带有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涡旋电磁波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不同频率下无穷多种互不干扰的正交模态的复用,从而表现出一种新的自由度。然而,将OAM运用于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还有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分别是OAM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问题和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估计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解决基于均匀圆形天线阵列(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的OAM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径问题,本文在原有系统上引入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从而构成了OAM-OFDM无线通信系统框架。由于信号在发射端经过OFDM调制后,等同于对信号做了一次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IDFT),如果将此时的信号通过OAM系统,又可以等同于对信号做一次IDFT,由此,我们可以直接对信号做一次二维离散傅里叶逆变换(2-Dimensional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2-D IDFT)。该系统在理论上可以产生和原始方案相同的效果并且可以对抗多径效应,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做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2-Dimensional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2-D DFT)就可以恢复出原信号。由于该通信系统使用基带数字2-D DFT/IDFT代替现有的射频模拟移相器来产生和接收OAM-OFDM信号,从而降低了能耗和硬件成本。进一步,2-D DFT/IDFT是可以由某种快速算法来实现的,本文针对上述系统提出了一种灵活的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2-Dimensional Fast Fourier Transform,2-D FFT)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表明,与传统的行列2-D FFT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2-D FFT算法可以将乘法复杂度降低(1/4)NMlog_2 M,其中N和M分别是UCA的阵元数和子载波数。2.OAM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发射端和接收端波束方向进行精准的对准,否则通信性能会大幅下降。而完成发射端和接收端波束方向精准对准的前期就是入射波束的AoA估计。若发射机与接收机处于相对运动状态,在进行AoA估计的同时也要考虑多普勒频移带来的影响。本文以子阵列技术作为切入点,利用由子阵列构成的均匀圆阵(Uniform Circular Array of Subarrays,UCA-SAs)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AoA估计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表明,该方法既实现了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下接收端多普勒频移的消除,同时也完成了AoA的估计,为下一步波束的跟踪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2;O441
【图文】:

等相位,模态,状态


几种不同模态状态下的等相位图

光强分布,光强分布,模态,涡旋


(a)源平面( l 2) (b)传输 1 米后( l 2)(c)源平面( l 1/2) (d)传输 1 米后( l 1/2)图2.2 模态值分别为 2 和 1/2 时的光强分布[32]由图 2.2 可以看出,如果涡旋电磁波携带的是分数阶的 OAM 模态值,则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后,光强完全失去中心对称性,光强分布呈现不均匀性,奇点也不复存在,涡旋特性不能继续保持。而携带整数阶 OAM 模态值的涡旋电磁波在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后除了呈现出光强发散外整体特性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因此,只有携带整数阶 OAM 模态值的涡旋电磁波才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2.3 涡旋电磁波的产生方法2.3.1 透射法在无线通信领域最早是使用光学领域里的一种工具螺旋相位板(Spiral PhasePlate,SPP)来产生携带所需 OAM 模态值的涡旋电磁波。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在平面波的基础上加入螺旋相位因子,由此产生具有螺旋相位波前的电磁波。2013 年

结构示意图,实际模型,模态


SPP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健;;5G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年22期

2 沙欣;;现代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新技术的探讨[J];人民交通;2018年10期

3 曲宏刚;;现代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新技术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年04期

4 李剑;;现代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新技术探析[J];中国市场;2017年36期

5 季淑媛;;探讨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新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7年22期

6 陈星;;通信系统震害特点及相应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7年19期

7 张万东;戴鸿鹏;刘理;陈周天;;4G通信系统中OFDM技术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7年20期

8 安忠辉;;4G通信系统在无线视频传输中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6期

9 孙富团;;海岛通信系统用电智能管理[J];通讯世界;2016年19期

10 王洋洋;张玉;;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和监控中的应用[J];商业故事;2016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亮;;应用云技术打造通信系统集中网管平台[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亮;;应用云技术打造通信系统集中网管平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万福;谢佑波;王斌;;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舰船通信系统的研究[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严丰庆;钱澄;;射频开关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薛彩姣;张卓;张洪顺;朱红伟;;CDMA通信系统中的几种编码序列及仿真[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张艳丽;;TD-SCDMA系统与其它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牛学宇;乔惠杰;尹浩;张健;;卫星星座通信系统位置管理策略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8 郑涛;尹军祖;张民;高航;;关于《公安通信系统》课程实验设计的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宋秀梅;;加强通信系统管理,提高网络质量[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余伟凡;赵军业;;4G无线通信系统在平宝公司的研究与应用[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6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7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截至9月底山东电子及通信系统设备增加值增长10.6%[N];中国电子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唐涛;重庆T3航站楼室内分布通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N];人民邮电;2017年

3 尧阁;日本4月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6%[N];人民邮电;2005年

4 ;融合IP通信打造一体化通信系统[N];人民邮电;2005年

5 本报记者 郑凤岐 本报通讯员 杨建军;我省为何要建防治非典信息通信系统[N];山西日报;2003年

6 特约通讯员 王群 龙泽群;全军通信系统研究生培养走上快车道[N];解放军报;2000年

7 朱晔;IT和通信系统怎样融合?[N];计算机世界;2004年

8 记者 杨珏;我省防治非典信息通信系统正式启动[N];山西日报;2003年

9 记者 郑凤岐 通讯员 杨建军;我省着手建设防治非典信息通信系统[N];山西日报;2003年

10 刘葵;天诺移动跟踪和通信系统问世[N];通信产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庆贵;卫星光CDMA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亚军;地表下甚低频耦合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3 梅林;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芦翔;智能电网中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吴国强;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简伟;超高速毫米波无线传感通信系统[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齐本胜;皮卫星星载通信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孙文哲;CBTC车地通信系统弹性分析与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9 卢从慧;高效调制通信系统拓展与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余文杰;通信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海;OAM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蔡晶晶;类微信的非实时水下语音通信系统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3 王晓鹏;高空平台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4 郭晓伟;基于Freenet的防溯源通信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5 房乐;中央空调节能与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6年

6 林东浩;S公司语音通信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7 徐胜;无线地下磁感应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8 邢莉颖;穿金属超声波通信系统的基础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9 韦薇;中继通信系统的最优中继位置布设算法[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10 徐兵;基于P2P的企业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76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76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