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R码的QC-LDPC码构造研究及编码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11.22
【图文】:
5)LDPC 码的 Tanner 图DPC 码的 Tanner 图如图 2.1 所示。上述 LDPC 码是一个规则 LDPC 码,恒为 2,行重恒为 4。根据 2.4.1 节中行列约束的定义,H 满足行列约的 Tanner 图中,因为H 满足行列约束,则 Tanner 图中没有 4 环,它的 6。事实上,从 Tanner 图可以看出该码的围长为 6。其中一个长度为 6 已经用黑色加粗线条标出。此外,该码的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度分布多: ( X ) X,3 ( X ) X。在 LDPC 码的 Tanner 图中,变量节点可以通过长为 2 的路径同其它变。假设一个 Tanner 图中的变量节点为jv ,则定义与jv 通过长为 2 的路它变量节点的数量为变量节点jv 的连接性(connection)。Tanner 图中所的连接性构成了该 Tanner 图的连接性。如果 LDPC 码校验矩阵的行重量,即为规则 LDPC 码,则该 LDPC 码的所有变量节点有相同的连接
图 4.1 矩阵qcG 在常量内存中的映射qrow 参数含义见表 4.1。使用 CUDA 常量内存存储__device__rMtx[t q+qrow][q] CUDA 核函数原型为:(int *mess, int *code)个数组指针,保存 N 个信息序列,该数组包含N 字数组指针,数组包含N n个比特。
表 4.3 仿真用的 QC-LDPC 码QR-QC-LDPC码 校验矩阵 H 大小 Tanner 图的边数(961, 870) 63 × 961 2883(7921, 7568) 356 × 7921 31684(12769, 12320) 452 × 12769 51076码算法的性能,本文计算了编码吞吐量rawK ,其粗略计算的( )rawmessLenK bpstim tim 为对一个码字编码平均所用时间,单位为秒,messLen信息位长,单位为比特。 GPU 编码时,本文为核函数分配 N 个线程块,N 为 32 的倍编得 N 个码字。本文测试了随着 N 的增加,GPU 编码吞吐量果如图 4.3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季英;朱荣钱;;TQBM—1系统计算机辅助零件编码的程序设计[J];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2 钱海鹏;章民立;;几种方块编码方案的进一步探讨[J];信号处理;1987年04期
3 吕卫平,李铭久;具有嵌入特性的MPCM型编码方案的研究[J];通信学报;1989年02期
4 王瑜;李天增;付磊;;关于卷积码编码方案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蒲小勤;赵健;夏政伟;郭秀梅;;一种基于多项式上中国剩余定理的通信编码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22期
6 王之腾;张宏军;张睿;邢英;何健;;基于多链拓展编码方案的量子遗传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6期
7 王学军;介绍一种较为理想的借书证编码方案[J];图书情报知识;1999年02期
8 刘秋妍;武超;刘科科;程静;;异构网络脏纸编码方案[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年01期
9 宋亮;李异卓;任良豪;许岩彬;;工程材料统一编码在设计标准化中的应用探索[J];石油工程建设;2018年S1期
10 陈富强;;一种新的XML编码方案[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晓东;李临生;张雄;;一种基于图像平滑的近无损编码方案[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卢锟;;电力资产RFID物品编码方案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刘正君;刘树田;;基于反对易关系的图像加密编码方案[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4 刘泽军;;CEFR系统和设备编码方案探讨[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C];2010年
5 张岩;;一种改进的安全网络编码方案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任家东;岳丽文;;基于前缀方式的素数编码方案研究[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娟;李战怀;王彦龙;;基于更新代价的XML文档区间编码方案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8 洪浩;卢晓春;;导航电文新型级联改进编码方案[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林琳;邢代珍;;智能审核“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编码的探讨[A];第二十六届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0 图格木勒;;蒙古文编码转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FEC技术成倍增加ULH传输距离[N];人民邮电;2004年
2 记者 高博;中国主导的Polar码进入5G新编码方案[N];科技日报;2016年
3 徐瑾;批次追溯、单品追溯两种食品追溯编码方案通过论证[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4 余传杰;国家地理格网编码方案研究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测绘报;2012年
5 王中美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标准的话语权于未来尤为重要[N];文汇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唐成君;基于LDPC码的BICM系统设计与优化[D];东南大学;2017年
2 胡春筠;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中编码端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付文秀;面向网络传输的视频图像可伸缩编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杜相文;面向对象的彩色视频四维矩阵DCT编码[D];吉林大学;2005年
5 毕凌燕;交叠正交变换与视频分割编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锋;无线IP网络中视频FGS编码与传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建;量化控制系统的编码方案设计与稳定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林春雨;图像/视频的多描述编码及传输[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良君;基于压缩感知的多描述编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学健;大规模无线蜂窝网络中编码缓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杨雪;基于三方纠缠信道的量子密集编码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3 段运德;基于QR码的QC-LDPC码构造研究及编码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4 胡蔷;LT码的高效编码方案及其在卫星系统上的应用[D];扬州大学;2019年
5 陶静荷;非删除Turbo编码参数估计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6 王辰;面向5G的喷泉码研究与应用[D];东南大学;2018年
7 胡桉瑜;基于MSBR编码的云数据存储及修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8 陈朋瑶;无线网络的编码缓存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9 杨健;超快速空间编码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10 廖洁;面向HEVC的容错编码及3D视频的快速编码研究[D];华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8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8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