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雷达目标检测互补波形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04:16
【摘要】:复杂电磁环境下,合理设计和选择雷达波形能够有效提升雷达的旁瓣抑制与目标检测性能。互补波形因其能够在理论上实现自相关函数的和为冲激函数,在增大匹配滤波后的信噪比、提高弱小目标的检测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但是,互补波形的这一优势对目标多普勒频移引起的匹配滤波失配非常敏感。失配会导致时延—多普勒图像中出现显著旁瓣,从而影响对目标的检测。本文以提高互补波形旁瓣抑制与目标检测性能为目的,利用互补波形发射顺序与接收端各脉冲权重设计等技术手段,开展了互补波形的旁瓣抑制方法研究与目标检测性能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概括如下:1.从理想情况下简单形式的互补波形入手,分析了格雷互补波形多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格雷互补波形多目标检测信号处理流程。该流程采用逐点最小值处理来综合二项式设计方法和本文提出的三种方法之一(基于Walsh矩阵的信号处理方法、基于目标多普勒的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加权平均多普勒方法)的结果,可以使流程的最终输出结果在有效抑制多个目标多普勒附近距离旁瓣的同时,保持目标的多普勒分辨率不会显著下降。接着对该流程进行了性能分析讨论,包括各方法计算量分析、逐点最小值处理对Swerling II目标的有效性分析、时延—多普勒图像中显著旁瓣区域的分布情况估计。之后通过对固定目标场景和随机目标场景分别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信号处理流程的目标检测性能。2.将格雷互补波形扩展到了互补波形组的情况,研究了互补波形组旁瓣抑制波形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广义二项式设计方法处理流程。该流程将互补波形组发射脉冲串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并分别对应采用两种独立的接收端加权方法——中部旁瓣消隐方法和两侧旁瓣消隐方法进行处理,两种方法的输出结果通过逐点相加处理结合,输出该流程的最终时延—多普勒图像。作为一种针对互补波形组的接收端加权类波形设计方法,该流程可以获得与二项式设计方法相似的旁瓣抑制区域大小与多普勒分辨率,并只需发射更少的脉冲数目。然后计算了流程的主要性能参数(峰值—峰值旁瓣之比与积分损失因子),推导分析了不同生成方法获得的互补波形组对时延—多普勒图像的旁瓣抑制性能影响,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3.验证了简化后的格雷互补波形多目标检测信号处理流程在海杂波情况下的有效性。基于零均值SαS分布模型对海杂波进行了建模,讨论了简化流程对海杂波的抑制能力。然后分析了Swerling II目标的各种振荡对逐点最小值处理输出的结果中目标虚警概率与检测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说明该流程可以在更短的处理时间内获得比同样参数下的线性调频波形更好的海杂波抑制效果和时延分辨率。4.研究了互补波形组在分布式多基地雷达中的目标检测性能。基于互补波形组的分布式多基地雷达系统模型,讨论了该模型中天线载频与初始相位对旁瓣抑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补波形组的互补性能够有效抑制天线通道间交叉项与不同初始相位带来的干扰,从而只需调制单一载频进行发射,减小了系统占用的频带范围,并可以在理论上获得没有旁瓣的静止目标距离像。互补波形组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信号载频抖动,但过大的抖动会显著降低距离像中的信噪比。5.讨论了多载频格雷互补波形的目标检测性能。研究发现基于多载频格雷互补波形回波模型发射单个脉冲时,多载频格雷互补波形在测距时对目标速度的变化不敏感,有望提高高速运动目标的测距与测速精度。多载频多脉冲处理可以较好地抑制时延—多普勒图像中的距离旁瓣,并获得相比同样参数下的单载频格雷互补波形更好的速度分辨率,但是此时系统的总带宽同样被显著提升,却并没有相应地提高目标的时延分辨率。因此关于本文讨论的多载频格雷互补波形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完善了互补波形理论和波形设计方法,也为互补波形可能的应用设想提供了有益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5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ostas J.P.;张鲁宁;;一类具有近似理想距离—多卜勒模糊特性的检测波形研究[J];现代雷达;1987年01期

2 李德纯;主动雷达导引头工作波形设计及“遮挡”现象分析[J];制导与引信;1999年04期

3 陈兴波;王小谟;曹晨;徐山峰;孙延坤;;雷达通信综合化波形设计技术分析[J];现代雷达;2013年12期

4 薛文虎;张社国;徐红华;;用于目标跟踪的自适应广义调频波形设计算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张群英,何佩琨,毛二可;一种改进的非线性调频信号波形设计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党怀锁;无线电引信的波形设计[J];现代引信;1994年04期

7 徐彬彬;晏光华;;一种速率自适应波形设计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2年04期

8 吴宣利;沙学军;张乃通;;脉冲超宽带系统中波形设计方法的分析与比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艾娜 ,马伯渊;外差式连续波多普勒引信干扰波形设计[J];航天制造技术;2004年06期

10 王涛;陈剑;赵婵娟;;基于杂波感知的认知雷达发射波形设计[J];无线电工程;201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瑞;蔡志明;姚直象;;主动声纳组合波形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2 邹丽娜;查继林;谭克;;适配于环境的主动声纳波形设计及检测方法[A];2016’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3 黄志;陈海强;廖梦泽;;基于最佳波形理论的基带信号研究及其波形设计[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峰;吴乐南;;高频谱利用率的导航卫星信号波形设计[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5 黄志;陈海强;廖梦泽;;基于最佳波形理论的基带信号研究及其波形设计[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麦超云;孙进平;;基于蜂群优化(ABC)算法的随机相位正交波形设计[A];第七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会刊[C];2013年

7 季晨荷;宋耀良;;基于正交复合波形设计的宽带雷达共信道干扰消除方法研究[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贡晓飞;邹卫霞;周正;;基于天线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修正[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迟永钢;;基于PSWF的超宽带通信系统最佳波形设计[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许茜;任品毅;杜清河;;信息物理系统中基于多径接收的安全波形设计[A];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分9“互联网+”:传统产业变革新动能论坛论文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官华;MIMO SAR波形设计、高分辨成像与微动参数估计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2 朱家华;雷达目标检测互补波形设计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3 常广弘;多重分集正交波形设计及其在MIMO HFSWR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李清伟;基于波形设计的认知CDMA抗干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5 冯翔;复杂场景下认知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赵德华;频谱拥堵环境下的自适应雷达波形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田丰;现代化卫星导航信号高精度接收与多径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程子扬;MIMO雷达优化波形设计与信号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刘尚文;基于多维分集的MIMO-SAR波形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季晨荷;超宽带MIMO雷达自适应波形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灵峰;基于波形分集的SAR抗干扰技术研究[D];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2019年

2 贺旺兵;弹载数传波形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黄承江;Link16数据链物理层波形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刘瑶;多小波在5G通信波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张杰;混沌调制雷达正交波形设计与抗干扰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曹杰;弹丸冲击蜂窝铝波形数值仿真及波形优化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7 陈雄;基于SCA的接入网波形组件化设计与实现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8年

8 刘丹莉;超宽带脉冲成形及波形优化算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9 武忠国;认知电子战干扰波形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陈莉;基于压缩感知的多载波波形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3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03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2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