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脉冲雷达接收前端电路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957.5
【部分图文】:
第三章 超宽带脉冲雷达射频前端电路A 仿真结果分析SMC 65nm CMOS 工艺,使用软件 Cadence Vir源电压为 1.8V 时,LNA 功耗为 25mW。网络中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表征双端口益的仿真结果。由图 3.3 可知,在频率 1~7GHz 在 7GHz 处 LNA 增益最小,最小增益为 27.1dB增益,在 1~7GHz 频率范围内增益的变化大小为曲线平坦。
图3.3 LNA 增益仿真结果网络中输入端反射功率与输入端入射功率的比值 为 LNA 输入反射系数 S11 的仿真结果。由图 S11 都小于-10dB,S11 在 6.2GHz 时最小,最小围内输入匹配良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级采用了并联电阻负反馈结构,因此 LNA 的噪。图 3.5 为 LNA 噪声系数仿真结果。由图可知,在最小,为 2.9dB。在输入频率为 7GHz 时噪声系数最整个带宽内变化相对较小。由 3.1.4 节分析知,若第一级电路功耗和增益,因此在降低噪声系数的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林;强明辉;;超宽带脉冲信号的产生[J];大众科技;2010年11期
2 高凡;陈学卿;;超宽带脉冲产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5期
3 胡君萍;刘永冲;杨杰;;基于频域的超宽带脉冲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24期
4 陈裕权;;富士通研究所开发出采用0.13μm InP HEMT的超宽带脉冲雷达用RF芯片组[J];半导体信息;2007年02期
5 李慧;;超宽带脉冲通信技术研究[J];信息通信;2013年02期
6 杨周炳,孟凡宝,马弘舸,谢敏,陆巍,陈志刚,冯宗明,廖勇;高功率超宽带脉冲辐射实验装置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8期
7 方纪辉;李伟伟;;一种简单的超宽带脉冲成型滤波器设计[J];大众科技;2008年09期
8 郝润芳;李鸿燕;王华奎;;基于Parks-McClellan算法的超宽带脉冲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7期
9 马立超;;超宽带脉冲信号产生方法的研究[J];移动通信;2012年S1期
10 朱精果;王宇;徐志明;;超宽带脉冲无线电在近距编队中的应用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佳;薛正辉;任武;李伟明;徐晓文;;超宽带脉冲激励下电磁场分布的并行FDTD仿真[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田波;张永顺;王春阳;;超宽带脉冲形成网络设计与FDTD仿真[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廖勇;马弘舸;杨周炳;谢平;李科;孟凡宝;;超宽带脉冲渐变式同轴到平板过渡结构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杨周炳;孟凡宝;马弘舸;陆巍;陈志刚;李爱萍;廖勇;丁恩燕;谢平;;高功率超宽带脉冲辐射实验装置[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5 王永明;王兴亮;;一种超宽带脉冲无线收发器的功率节省策略[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马明;沈越泓;;超宽带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技术[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贡晓飞;邹卫霞;周正;;基于天线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修正[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刘宇;叶建芳;钱兴燕;;一种基于FCC辐射掩蔽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方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9 田波;王春阳;张永顺;;超宽带脉冲传感器测量特性分析[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冯魏巍;李秀萍;李南;;基于0.13 μm CMOS工艺的3~5 GHz超宽带脉冲信号发生电路设计[A];第25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斌 毕光国;超宽带脉冲无线传输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顺礼;超宽带脉冲网络和天线的特性表征与设计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2 任玉超;随机粗糙表面电磁散射与逆散射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邹爱民;低频段脉冲探地雷达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庄陵;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PSD研究及脉冲波形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凯;超宽带脉冲信号源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2 陈龙;超宽带脉冲雷达接收前端电路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方凌;探地雷达收发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高吉;超宽带脉冲雷达发射前端电路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杜念伟;基于超宽带脉冲信号的车位感知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6 罗博文;基于光学环镜的超宽带脉冲处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冯子睿;超宽带脉冲对腔体孔缝及连接的耦合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杨聪聪;超宽带脉冲信号发射机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9 张艳明;煤矿井下超宽带脉冲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赵宇姣;基于高重频超宽带脉冲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2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1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