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信任和权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模型

发布时间:2020-09-14 14:07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融合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和权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模型(TWDFM)。在该模型中,传感器节点通过构建信任表选举可靠簇头,簇头根据权重检测异常节点并融合可信数据。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数据融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部分图文】:

曲线,权重,数据融合,节点


alse,也可能是小数或整数,因此引入误差是必要的。若采集信息不准确,则将该节点的权重降低,α的定义如下:α=1-em-sk(3)其中,m是融合过程中的异常节点个数,s是簇内节点个数,k是控制变化速率的参数。图4是α函数的变化曲线,假设s为20,k为4。当簇内异常节点较少时,α变化较慢,权重下降缓慢,对数据融合影响不大;当簇内异常节点较多时,α变化较快,权重下降迅速,导致无法继续进行数据融合,保证了数据融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图4α函数39第5期张峰,等:基于信任和权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模型

准确性分析,概率,节点,选举模型


大时,过多的错误投票导致无法保证选举出可靠簇头,信任机制失去了作用。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受损节点所占比例较小,所以信任机制有着不错的效果。图5受损节点成为簇头的概率4.2准确性分析本文通过比较是否使用TWDFM产生的融合结果,来说明该模型对数据融合的准确性的影响。如上所述,可信节点和异常节点的度量模型服从高斯分布。假设环境温度为20℃,两种节点的概率密度函数如图6所示。可以发现,可信节点的均值为20;而异常节点的均值为24,且分布相对分散。显然,异常节点的存在会使融合结果产生偏差,比例越大,偏差就越大。图6传感器节点度量模型假定异常节点的比例为30%,通过分析数据融合结果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见图7),来说明TWDFM对数据融合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图7融合结果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当不使用TWDFM时,融合结果和真实值总是存在偏差,并且偏差是不确定的,原因在于融合结果受到了异常节点的影响。然而,当使用TWDFM时,虽然在开始阶段由于受到异常节点的影响,融合结果也高于真实值,但是融合结果很快就逼近真实值,且趋于稳定。这是因为权重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融合结果的更新,有异常节点被不断地加入黑名单,因而融合结果就越来越接近真实值。4.3能耗分析如图8所示,将TWDFM和双簇头选举模型[12]进行比较。可知,双簇头选举模型的能耗总是高于TWDFM。这是因为,在双簇头选举模型中,每个簇内总是有两个簇头各自进行数据融合,增加了数据传输,消耗了更多的能量。然而,不论是TWDFM,还是双簇头选举模型,为了提高数据融合的安

变化曲线,无线传感器,结束语,选举模型


WDFM对数据融合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图7融合结果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当不使用TWDFM时,融合结果和真实值总是存在偏差,并且偏差是不确定的,原因在于融合结果受到了异常节点的影响。然而,当使用TWDFM时,虽然在开始阶段由于受到异常节点的影响,融合结果也高于真实值,但是融合结果很快就逼近真实值,且趋于稳定。这是因为权重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融合结果的更新,有异常节点被不断地加入黑名单,因而融合结果就越来越接近真实值。4.3能耗分析如图8所示,将TWDFM和双簇头选举模型[12]进行比较。可知,双簇头选举模型的能耗总是高于TWDFM。这是因为,在双簇头选举模型中,每个簇内总是有两个簇头各自进行数据融合,增加了数据传输,消耗了更多的能量。然而,不论是TWDFM,还是双簇头选举模型,为了提高数据融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都增加了计算存储和数据传输,所以它们的总能耗都高于不使用任何模型的情况。特别要说明,实验中研究的模型都是构建在分簇路由协议上的,虽然TWDFM增加了多余的数据传输(主要是控制消息和应答),但是相比于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而言,在总体上还是减少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传输量。图8网络总能量损耗结束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和权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模型,通过信任机制选举可靠簇头,权重机制检测异常节点并融合可信数据,旨在提高数据融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数据融合的可靠性。然而,文中并没有考虑能量损耗的问题,为了保证数据融合的安全可靠性,增加了许多数据传输,带来了多余的能量损耗。未来工作将在如何平衡能量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遐;刘瑞霞;;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4期

2 吴春婧;郑明春;秦继林;;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8期

3 徐勇军;杨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J];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19期

4 ;坚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适合苛刻的工业环境[J];电子设计技术;2006年09期

5 马华东;陶丹;;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及其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06年09期

6 邝自力;张伟;梁宏军;;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22期

7 谢洁锐;刘才兴;胡月明;刘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1期

8 李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9 潘群华;李明禄;张重庆;张文哲;伍民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查询[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年08期

10 杜林林;张玺栋;屠东;;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综述[J];山西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政;魏巍;罗相根;罗永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数量的选择方法[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杨曼;;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抗[A];四川省电子学会情报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阚凤龙;徐自文;陈楠;左传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及其发展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4 贾杰;赵林亮;常桂然;;面向异构传感器网络的高能效覆盖控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5 冯健昭;肖德琴;肖克辉;李就好;;基于谓词的水质传感器网络采样整合优化算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唐云龙;;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实验分析[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杜景林;陈力军;谢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集成体系结构[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刘昊;;面向电子智能服装的人体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洁;任海风;;K重覆盖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余e

本文编号:2818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18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