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系统中用户/中继选择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00:02
由于人们对高质量以及高速率的多媒体通信业务需求的提高,使得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颇具挑战性。然而,无线信道固有的衰落特性和不稳定性,以及日益紧缺的频带资源、难以提升的功率效率等因素严重限制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众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找解决无线通信信道衰落,提高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和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其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是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发现之一。MIMO系统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形成多条路径以及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多条路径信号形成和合并,使得系统在不增加额外带宽以及发射功率的情况下获取空间分集的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接收信号质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终端设备由于受到体积、电源功率等因素的限制,无法配备多根天线,这极大地限制了MIMO技术应有作用的发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协作通信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无线终端安装单天线,无线终端之间可以共享彼此的天线,形成一个虚拟的MIMO系统。协作通信技术将MIMO技术的应用推广到更广的应用场景中,它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自...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的发展
1.2 协作通信技术概述
1.3 协作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协作通信技术分析
2.1 引言
2.2 无线信道特性及建模分析
2.3 典型分集与合并技术
2.4 协作通信基本协议介绍
2.4.1 放大转发(AF)协议
2.4.2 译码转发(DF)协议
2.4.3 其他协作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双工AF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方案的研究
3.1 引言
3.2 半双工协作通信模式
3.3 两跳AF协作通信系统半双工中继选择方案
3.3.1 基于瞬时接收信噪比的中继选择
3.3.2 基于部分瞬时接收信噪比的中继选择
3.3.3 仿真比较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双工AF协作通信系统和用户选择方案的研究设计
4.1 引言
4.2 全双工协作通信模式
4.3 两跳AF协作通信系统和用户选择方案的设计
4.3.1 过时信道状态下全双工中继系统模型
4.3.2 用户选择中断性能分析
4.3.3 MUD阶数分析
4.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跳DF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方案的设计
5.1 引言
5.2 多跳DF协作通信系统全双工中继选择方案的设计
5.2.1 多跳全双工DF中继系统模型
5.2.2 基于Dijkstra算法的多跳DF中继选择方案
5.2.3 基于SPFA的多跳DF中继选择方案
5.3 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投出的论文及专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2936556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的发展
1.2 协作通信技术概述
1.3 协作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协作通信技术分析
2.1 引言
2.2 无线信道特性及建模分析
2.3 典型分集与合并技术
2.4 协作通信基本协议介绍
2.4.1 放大转发(AF)协议
2.4.2 译码转发(DF)协议
2.4.3 其他协作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双工AF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方案的研究
3.1 引言
3.2 半双工协作通信模式
3.3 两跳AF协作通信系统半双工中继选择方案
3.3.1 基于瞬时接收信噪比的中继选择
3.3.2 基于部分瞬时接收信噪比的中继选择
3.3.3 仿真比较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双工AF协作通信系统和用户选择方案的研究设计
4.1 引言
4.2 全双工协作通信模式
4.3 两跳AF协作通信系统和用户选择方案的设计
4.3.1 过时信道状态下全双工中继系统模型
4.3.2 用户选择中断性能分析
4.3.3 MUD阶数分析
4.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跳DF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方案的设计
5.1 引言
5.2 多跳DF协作通信系统全双工中继选择方案的设计
5.2.1 多跳全双工DF中继系统模型
5.2.2 基于Dijkstra算法的多跳DF中继选择方案
5.2.3 基于SPFA的多跳DF中继选择方案
5.3 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投出的论文及专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2936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93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