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某“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网络的设计与建设

发布时间:2020-12-31 03:56
  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推动者、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智慧化”园区是运用信息技术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降低各类企业的管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强各类产业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提升产业园区的综合软实力。小微企业与“智慧化”园区相结合,将对产业园区的企业生产、员工生活、公共服务、运营管理等多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利用“智慧化”技术推动企业与园区的共同发展。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网络建设内容、如何建设。通过文献法了解国内外智慧园区的现状及发展,通过调查法研究园区的需求,并针对需求提出网络建设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智慧化”建设进行细化设计,最终总结出适用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的网络设计与建设方法。首先,本文介绍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在“智慧化”园区方面所做的探索,并说明了我国“智慧化”园区建设的发展现状。针对现状中可改进内容,并结合“智慧化”园区的发展趋势,从网络全覆盖化、平台集约化、应用智慧化、生态化发展四个方面明确了本次为智慧园区研究的主要方向。然后,本文采用调查法,通过深入园区调研,从园区管理中心和入园企业两个角度,同... 

【文章来源】: 赵永珩 吉林大学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某“智慧化”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网络的设计与建设


FHSS(跳频扩频)原理框图

框图,序列,原理,框图


第2章“智慧化”小微企业园区需求分析13图2.2DSSS(直接序列扩频)原理框图第3种,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通过减小和消除码间串扰的影响来克服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OFDM技术实际上是多载波调制(MCM,MultiCarrierModulation)的一种。其主要原理可以概况为:将每个子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数据流的信道,然后将若干高速数据流的信号,转换成若干并行的低速子信道数据流,并将其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处理和传输。在信号接收端采用与子信道相关的技术,分开处理其正交的子信号,可以大大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在每个子信道上,由于其正交的子信号的带宽远远小于每个子信道的正交子相干信号带宽,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正交子子符号间的相互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相干带宽仅仅是原来正交子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处理变得相对容易。尽管还是频分调制的复用,但正交频分复用不再通过很多复杂的带通滤波器的组合来进行实现,而是直接在基带上进行处理,这也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有别于其它载波调制系统的主要优点之一。同其它的多载波通信调制方法一样,OFDM的缺陷是对其正交的子载频的峰值功率偏移和扩展变得更加敏感以及由于子信道的峰值平均功率比大引起非线性调制器件的失真,造成明显的频谱偏移和扩展以及带内正交子子信号的畸变,导致系统处理性能的下降[19]。OFDM原理如图2.3所示。

框图,原理,框图,载波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2.3OFDM原理框图当无线载波调制信号通过无线信道多径效应到达子载波接收端时,由于无线信道多径效应带来的子载波码间和串扰的相互交互作用,子载波之间不再能够保持良好的正交状态,因而在信号发送前的子载波需要在码元间插入一个保护时延间隔。如果子载波保护时延间隔的扩展大于最大时延的扩展,则所有时延扩展间隔小于保护时延扩展间隔的多径效应信号将基本不会继续延伸发送到下一个码元期间,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消除了下一个码间的串扰。由于无线信道之间存在发射频率的选择性,所有的子发射信道都不会因为同时发射而处于比较深的衰落状态情况中,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通过系统的动态比特载波分配以及系统的动态子信道载波分配的两种方法,充分利用系统中信噪比高的子信道,从而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由于这种窄带载波干扰系统只能直接影响一个或小部分子信道载波,因此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能够有效抵抗这种窄带干扰。由于一般无线数据业务的行间连接存在非对称性,即在上下行中的数据量与传输链路中无线数据传输的上行数据量之间相比差的还要远远大于用户上行链路中的非对称数据的传输量。因此无论从满足用户高速链路中的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还是从用户无线通信自身的需求来角度考虑,都是用户希望物理层能够支持的非对称高速数据的传输,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容易通过物理层使用不同数量的子节点信道来直接实现用户上行和下行链路中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各自两个子电路信道之间进行系统电路中的各个信号转换进行反向正交调制和反向解调时,,可以采用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来加以实现。FFT的引入,大大降低了OFDM的实现操作难度和系统复杂性,进而极大的提


本文编号:2948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948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