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无线多跳网络认知路由技术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02-16 18:00
  无线多跳网络是以多跳的方式来组成端与端的通信路径。该网络会因节点密度、移动性或外部干扰等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出MANET(Mobile Ad-hoc Networks)网络形态、DTN(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网络形态、DTN over MANET或MANET over DTN网络形态等。本文主要针对形态多变的无线多跳网络设计并实现了一个DTN/MANET认知混合路由协议,该认知路由协议主要包含了基于网络环境感知的路由模式自适应切换算法、DTN路由模式下路由算法的自适应选择策略和基于业务流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及网络状态的信息传输方式自适应选择算法。在无线多跳网络中,当网络环境表现为DTN特性时,由于MANET路由协议仅适用于连通状态的无线多跳网络,此时协议会因找不到合适的路由而直接丢弃数据包,影响网络的通信性能。当网络环境表现为连通性较好的MANET特性时,由于DTN路由协议中数据的传输是基于存储转发策略,因此会额外增加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开销,占用更多的网络资源并降低通信质量。所以,基于以上两种协议的特点,本文首先设计了基于网络...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无线多跳网络认知路由技术研究与实现


节点S处的CARP协议输出信息

时序图,日志输出,节点,信息


后切换为 Epidemic 路由对数据流进行缓存。此时查看源节点 S 处的协议日志输出信息如图 5-4 所示,可以看出协议的路由模式已切换为 DTN 模式进行存储转发。图5-4 节点 S 处的 CARP 协议日志输出信息在中继节点 R 关闭 10s 后重新开启运行,此时 S 节点发现新的邻居节点触发对本地缓存的旧数据包搜索并进行传输。新产生的数据包则通过 MANET 路由模式按路由表指示的下一跳节点发送,可通过查看 S 处协议日志输出信息如 5-5 所示,可以看出此时已恢复 MANET 模式中的单径路由。图5-5 节点 S 处协议日志输出信息图 5-6 所示为整个实验过程中 CARP 协议的路由模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时间(S)0MANET路由DTN路由图5-6 CARP 协议路由模式切换时序图

时序图,日志输出,节点,信息


式按路由表指示的下一跳节点发送,可通过查看 S 处协议日志输出信息如 5-5 所示,可以看出此时已恢复 MANET 模式中的单径路由。图5-5 节点 S 处协议日志输出信息图 5-6 所示为整个实验过程中 CARP 协议的路由模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时间(S)0MANET路由DTN路由图5-6 CARP 协议路由模式切换时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吞吐率的Prophet路由在DTN中的应用[J]. 马慧,李涛.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8(07)
[2]多无人机协同作战通信自组网技术[J]. 王东,张广政,穆武第.  飞航导弹. 2012(01)
[3]无线自组织网络AODV路由协议研究[J]. 朱金华,于宁宁.  微计算机信息. 2007(18)
[4]一种高效的Ad Hoc网络AODV改进路由协议[J]. 陈晓曙,李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硕士论文
[1]DTN网络中Prophet路由的改进及应用[D]. 马慧.南京邮电大学 2018
[2]MANET网络自适应可靠信息分发协议研究与实现[D]. 张淑军.电子科技大学 2018
[3]MANET网络可靠路由技术研究[D]. 董丽.电子科技大学 2015
[4]基于认知的移动Ad Hoc网络重构推理决策技术[D]. 黄保姣.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MANET网络中OLSR路由协议研究与改进[D]. 杨彬.电子科技大学 2013
[6]DTN网络中基于最优停止理论的机会主义路由算法研究[D]. 王振.湖南大学 2011
[7]基于上下文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 党斐.电子科技大学 2010
[8]MANET路由协议的分析与研究[D]. 廖流芳.西南交通大学 2009
[9]DTN网络中路由协议的研究[D]. 谢孟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36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036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1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