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环形调制机构的电子束泵浦可见光通信系统验证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1:44
  照明通信技术在大数据和物联网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作为核心部件的通信光源限制了照明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采取降低RC延时、优化设计电路等手段提升照明通信光源的通信带宽,但是这样仍无法解决通信光源自身的功率带宽积的制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形调制机构的钙钛矿量子点的通信光源,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发光物质的信息加载模式出发,探究照明通信光源的不同调制方式的特性。结合电子光学理论,分析静电场中电子束的运动轨迹及电子束调制模式,揭示电子束调制泵浦源的约束条件。对比目前钙钛矿量子点薄膜的主流激励手段,探讨钙钛矿量子点薄膜发光器件的可行性。第二部分:采用直接轰击型电子束泵浦源器件结构对钙钛矿量子点薄膜进行激励,探究了电子束泵浦钙钛矿量子点薄膜发光与激射机理。根据调制电子束泵浦与钙钛矿量子点薄膜之间的约束条件,采用仿真软件(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CST)对钙钛矿环形电子束泵浦器件结构进行设计。其次,通过对器件的功率特性、调制特性以及电子聚焦斑特性的分析,揭示了环形调制机构的电子束泵浦器件的各器件参数之间的内在制约关系。最终...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环形调制机构的电子束泵浦可见光通信系统验证与研究


灯塔照明通信实验场景[26]

示意图,科学家,系统原理,德国


第1章绪论3相比于日本而言,欧洲对于照明通信系统的研究更加集中在通信系统结构及通信物理层的优化设计。2006年,德国科学家Afgani搭建了如图1.2所示的照明通信系统,研究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照明通信系统强度调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高峰均比(PAR)对误码率的影响,最终实现了通信距离达1m的照明通信。2008年,欧盟启动了的OMEGA工程项目,该工程中囊括了照明通信技术的研究。如图1.3所示,该工程项目所支持的研究于2009年实现了照明通信系统的展示,该系统采用16个LED通信光源并利用OFDM技术,实现了实时视频的传输[27]。虽然该照明通信系统实现了100Mbps的高清数据流传输,但是仍然受到了功率增益带宽积的制约。图1.2德国科学家Afgani搭建的系统原理示意图图1.3照明通信展厅[27]2010年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利用多载波技术(DMT)实现了通信速率为513Mbps的照明通信实验,该实验采用了带宽为100MHz的LED作为通信光源,其通信光源的照度可达1000lx,其中DMT子波个数为128个,每个子波的间隔为0.78MHz[28]。2012年,意大利圣安娜特克普高等学院采用采用更高带宽的LED、更多的子波个数、更小子波间隔的DMT技术,并结合QAM调制实现了1Gbps的通信验证[29]。当单个通信光源的照明通信系统潜力被挖掘到极限时,研究人员们逐渐走向了多个通信光源组成的照明通信系统。2012年,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改进了文献[28]中的通信系统,并将DMT技术与波分复用(WDM)相结合,采用三基色LED搭建了通信速率高达1.25Gbps的照明通信系统[30]。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采用多进多出(MIMO)技

示意图,展厅,通信系统


第1章绪论3相比于日本而言,欧洲对于照明通信系统的研究更加集中在通信系统结构及通信物理层的优化设计。2006年,德国科学家Afgani搭建了如图1.2所示的照明通信系统,研究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照明通信系统强度调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高峰均比(PAR)对误码率的影响,最终实现了通信距离达1m的照明通信。2008年,欧盟启动了的OMEGA工程项目,该工程中囊括了照明通信技术的研究。如图1.3所示,该工程项目所支持的研究于2009年实现了照明通信系统的展示,该系统采用16个LED通信光源并利用OFDM技术,实现了实时视频的传输[27]。虽然该照明通信系统实现了100Mbps的高清数据流传输,但是仍然受到了功率增益带宽积的制约。图1.2德国科学家Afgani搭建的系统原理示意图图1.3照明通信展厅[27]2010年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利用多载波技术(DMT)实现了通信速率为513Mbps的照明通信实验,该实验采用了带宽为100MHz的LED作为通信光源,其通信光源的照度可达1000lx,其中DMT子波个数为128个,每个子波的间隔为0.78MHz[28]。2012年,意大利圣安娜特克普高等学院采用采用更高带宽的LED、更多的子波个数、更小子波间隔的DMT技术,并结合QAM调制实现了1Gbps的通信验证[29]。当单个通信光源的照明通信系统潜力被挖掘到极限时,研究人员们逐渐走向了多个通信光源组成的照明通信系统。2012年,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改进了文献[28]中的通信系统,并将DMT技术与波分复用(WDM)相结合,采用三基色LED搭建了通信速率高达1.25Gbps的照明通信系统[30]。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采用多进多出(MIMO)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声光调制的线性扫频激光器[J]. 李宏博,谭中伟,孔梦龙,高洪培.  中国激光. 2019(12)
[2]钙钛矿的Rashba效应及其对载流子复合的影响[J]. 魏应强,徐磊,彭其明,王建浦.  物理学报. 2019(15)
[3]电子束泵浦XeCl准分子激光器输出特性[J]. 黄超,易爱平,钱航,安晓霞,李高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10)
[4]高速实时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J]. 陈雄斌,李洪磊.  科技导报. 2018(05)
[5]基于LED灯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仿真分析[J]. 沈振民,蓝天,王云,王龙辉,倪国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08)
[6]基于可编程逻辑门器件的高速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设计[J]. 林明杰,杨燕,朱韧,侯霞.  中国激光. 2014(09)
[7]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J]. 许银帆,黄星星,李荣玲,迟楠.  中国照明电器. 2014(04)
[8]基于光纤声光调制的轮廓检测技术研究[J]. 高传梅,王辉林.  应用光学. 2013(06)
[9]LED在室内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刘婷婷,屈渲婷.  机电技术. 2013(04)
[10]环境噪声检测终端设计[J]. 胡艳红,姚爱琴,孙运强,高晶.  电子测试. 2010(11)

博士论文
[1]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输运特性与气体传感应用研究[D]. 冯志宏.天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35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135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