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发射端损伤的MIMO信道容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21:01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工具的普及,移动通信手段日益遍及,社会对通信容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者们加大对新通信技术的研究力度,成果不断涌现,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道频谱效率,尤其是近些年来的3D MIMO,是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的一个新技术,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在本文中主要研究不同的MIMO信道模型的信道容量并探究发射端损伤情况下的信道容量表现。信道建模是模拟信号传输最直观、经济的方法,为了更精确的评估和仿真不同环境中的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必要提出不同的信道模型来描绘信道。而频谱效率是每个复数值样本可以可靠传输的信息量,最大的频谱效率由信道容量决定,它不可能大于信道容量,因此本文将研究不同MIMO信道模型的信道容量,它是评估模型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本文中对MIMO信道容量进行了推导分析。推导出单输入单输出(Simple Input Simple Output,SISO)、MIMO信道容量表达式,通过比...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MIMO信道模型研究现状
        1.2.2 发射端损伤时MIMO通信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MIMO信道容量基础
    2.1 引言
    2.2 信道容量
        2.2.1 频谱效率
        2.2.2 SISO信道容量
        2.2.3 MIMO信道容量
        2.2.4 SISO与 MIMO信道容量对比
    2.3 信道模型容量分析
        2.3.1 标准化信道模型
        2.3.2 基于几何的随机信道模型
        2.3.3 相关性信道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3DMIMO模型信道容量
    3.1 引言
    3.2 3D MIMO信道模型
        3.2.1 3D MIMO技术优势
        3.2.2 3D与2D MIMO信道容量对比
    3.3 新型3DMIMO毫米波信道模型容量
        3.3.1 信道模型的设计
        3.3.2 信道模型的影响因子
        3.3.3 信道模型容量仿真
        3.3.4 新型信道模型与3D Kronecker信道模型容量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射端损伤对3DMIMO信道容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发射端损伤的情况
        4.2.1 信道模型
        4.2.2 信道容量分析
        4.2.3 信道容量仿真
    4.3 发射端损伤的新型毫米波信道模型
        4.3.1 毫米波信道模型
        4.3.2 毫米波信道模型容量分析
        4.3.3 毫米波信道模型容量仿真
    4.4 发射端损伤的Kronecker信道模型
        4.4.1 Kronecker信道模型容量分析
        4.4.2 Kronecker信道模型容量仿真
        4.4.3 新型信道模型与3D Kronecker容量比较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IMO系统信道容量研究[J]. 孙丹,张晓光.  现代电子技术. 2006(19)



本文编号:3168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168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