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联网终端非法无线通信链路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1-06-06 20:06
散布于电力系统各处的配用电终端及输电系统在线监测物联网终端多采用2G的通信无线分组业务(GPRS),通过电信服务商的无线虚拟专网通信,存在接入非法无线通信链路的安全风险。尽管3G和4G支持双向身份认证,可避免接入非法无线通信链路,但在物联网终端向下兼容特性影响下,相关风险在支持GPRS的通信物联网终端退出运行前将始终存在。针对电力物联网终端可能接入非法无线通信链路的问题,利用电力物联网终端和通信基站均为固定位置部署、物联网终端感知的合法通信基站信号强度具有相同变化趋势的特点,将真、伪通信基站在信号强度变化模式上的差异性特征用作无线通信基站的特征指纹,提出基于基站信号强度历史曲线密度聚类的非法无线通信链路检测方法。数值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可在有限计算资源和通信资源的约束下、在设置的时间窗内有效甄别非法无线通信链路,提高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安全防护水平。
【文章来源】:电工技术学报. 2020,35(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配用电系统无线虚拟专网Fig.1Powersystemwirelessvirtualprivatenetwork往蔽后端
化呈规律性变化的特点,提出将体感终端间感知信号强度的变化规律作为身份指纹,实现计算资源有限物联网终端的身份认证。该类方法采用秒级的稳态信号进行身份识别,已在体感物联网终端中得到实际应用。借鉴相关思路,深入挖掘配用电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特性,同样有可能为其在接入无线基站时进行身份认证提供技术方法。2真/伪通信基站行为模式差异性分析与手机等移动终端相比,配用电物联网终端的突出特点是安装位置固定。因无线通信基站信号覆盖范围有限,且同为固定位置安装,配用电物联网终端一般只能如图2接收周边几个无线基站的网络信号,并选择接入其中信噪比最高的基站。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主要和通信基站的距离、房屋遮挡及天气等环境因素有关[21]。因配用电终端与无线基站间距离及房屋遮挡等因素固定,其收到周边基站的信号强度主要受天气条件影响。由图3中配用电终端在一天内接收到基站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可见,各基站无线信号强度随距离远近各有不同;在大雾天气影响下,各基站信号强度从凌晨3:00点起有明图2配用电终端与无线通信基站位置示意图Fig.2Locationofdistribution&meteringterminalandneighboringbasestations图3信号强度曲线Fig.3Signalstrengthprofileofbasestatio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能源服务系统架构研究[J]. 王赞,陈光,董晓,沈国辉,刘群,秦俭,李晓光,张世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0(03)
[2]智能电网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J]. 何奉禄,陈佳琦,李钦豪,羿应棋,张勇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0(03)
[3]泛在物联的配用电优化运行: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视角[J]. 刘念,余星火,王剑辉,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0(01)
[4]一种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密度聚类算法[J]. 陈皓,冀敏杰,郭紫园,夏雨.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9(08)
[5]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 王毅,张宁,康重庆,奚巍民,霍沫霖. 电工技术学报. 2019(10)
[6]考虑电力业务重要性的电力通信网关键节点识别[J]. 李昌超,康忠健,于洪国,郑世超,Ri Kihong. 电工技术学报. 2019(11)
[7]物联网对能源转型的支撑[J]. 薛禹胜,朱洪波,王琴,赵海涛. 物联网学报. 2019(01)
[8]考虑供能可靠性与风光不确定性的城市多能源系统规划[J]. 周贤正,陈玮,郭创新. 电工技术学报. 2019(17)
[9]面向海量用户用电数据的集成负荷预测[J]. 杨德昌,赵肖余,何绍文,杜松怀,苏娟,巨云涛. 电网技术. 2018(09)
[10]大规模可控负荷被恶意控制场景下配电网风险分析[J]. 吴亦贝,李俊娥,陈汹,刘权莹,王宇,罗剑波,倪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10)
硕士论文
[1]GSM网络安全协议漏洞研究[D]. 金东勋.北京邮电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15054
【文章来源】:电工技术学报. 2020,35(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配用电系统无线虚拟专网Fig.1Powersystemwirelessvirtualprivatenetwork往蔽后端
化呈规律性变化的特点,提出将体感终端间感知信号强度的变化规律作为身份指纹,实现计算资源有限物联网终端的身份认证。该类方法采用秒级的稳态信号进行身份识别,已在体感物联网终端中得到实际应用。借鉴相关思路,深入挖掘配用电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特性,同样有可能为其在接入无线基站时进行身份认证提供技术方法。2真/伪通信基站行为模式差异性分析与手机等移动终端相比,配用电物联网终端的突出特点是安装位置固定。因无线通信基站信号覆盖范围有限,且同为固定位置安装,配用电物联网终端一般只能如图2接收周边几个无线基站的网络信号,并选择接入其中信噪比最高的基站。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主要和通信基站的距离、房屋遮挡及天气等环境因素有关[21]。因配用电终端与无线基站间距离及房屋遮挡等因素固定,其收到周边基站的信号强度主要受天气条件影响。由图3中配用电终端在一天内接收到基站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可见,各基站无线信号强度随距离远近各有不同;在大雾天气影响下,各基站信号强度从凌晨3:00点起有明图2配用电终端与无线通信基站位置示意图Fig.2Locationofdistribution&meteringterminalandneighboringbasestations图3信号强度曲线Fig.3Signalstrengthprofileofbasestatio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能源服务系统架构研究[J]. 王赞,陈光,董晓,沈国辉,刘群,秦俭,李晓光,张世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0(03)
[2]智能电网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J]. 何奉禄,陈佳琦,李钦豪,羿应棋,张勇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0(03)
[3]泛在物联的配用电优化运行: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视角[J]. 刘念,余星火,王剑辉,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0(01)
[4]一种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密度聚类算法[J]. 陈皓,冀敏杰,郭紫园,夏雨.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9(08)
[5]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 王毅,张宁,康重庆,奚巍民,霍沫霖. 电工技术学报. 2019(10)
[6]考虑电力业务重要性的电力通信网关键节点识别[J]. 李昌超,康忠健,于洪国,郑世超,Ri Kihong. 电工技术学报. 2019(11)
[7]物联网对能源转型的支撑[J]. 薛禹胜,朱洪波,王琴,赵海涛. 物联网学报. 2019(01)
[8]考虑供能可靠性与风光不确定性的城市多能源系统规划[J]. 周贤正,陈玮,郭创新. 电工技术学报. 2019(17)
[9]面向海量用户用电数据的集成负荷预测[J]. 杨德昌,赵肖余,何绍文,杜松怀,苏娟,巨云涛. 电网技术. 2018(09)
[10]大规模可控负荷被恶意控制场景下配电网风险分析[J]. 吴亦贝,李俊娥,陈汹,刘权莹,王宇,罗剑波,倪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10)
硕士论文
[1]GSM网络安全协议漏洞研究[D]. 金东勋.北京邮电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15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21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