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2D-CAP的室内光无线传输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8:03

  本文关键词:基于2D-CAP的室内光无线传输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可见光通信(VLC)系统是室内高速数据传输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但LED有限的调制带宽极大地限制了VLC系统的传输速率。为满足室内可见光通信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可在VLC系统中引入无载波幅度相位(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 CAP)调制技术。本文依据CAP调制的概念,对无线及室内可见光信道环境下的2D-CAP系统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2D-CAP系统模型,分析了基于正交带通滤波器和基于希尔伯特变化两种形式的2D-CAP系统原理,并在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对QAM及2D-CAP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室内可见光视距(LOS)与非视距(NLOS)信道传输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CAP在可见光信道中的应用,提出了直流偏置光2D-CAP和单极性反转编码2D-CAP两种2D-CAP信号单极化方法,推导了直流偏置光2D-CAP系统误码性能的闭式解,分析了2D-CAP系统在室内可见光LOS信道中的误码性能。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2D-CAP技术在室内可见光环境下的频带利用率,同时考虑室内LED照明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即可以利用多LED实现室内VLC。本文对室内MIMO可见光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将2D-CAP与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 SM)相结合的2D-CAP-SM系统设计方案,分析并推导了室内LOS信道下2D-CAP-SM系统误码率的理论上界。给出了LOS传输环境下,LED发射机和接收机数量、位置等因素对系统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结果。最后,为进一步提升CAP系统的传输容量,本文将CAP技术从二维扩展到三维,并通过求解极大极小优化问题寻找到适用于2D-/3D-CAP系统的滤波器组。分析并推导了AWGN信道与LOS信道下3D-8CAP系统误符号率解析解,仿真结果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实验结果为CAP技术在室内可见光通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可见光通信 空间调制 误码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CAP调制技术概述10-11
  • 1.2 室内可见光通信发展背景11-13
  • 1.3 论文选题意义13-14
  • 1.4 本文研究重点与组织结构14-17
  • 第2章 2D-CAP技术17-32
  • 2.1 QAM调制17-22
  • 2.1.1 QAM调制的基本原理17-18
  • 2.1.2 QAM系统模型18-21
  • 2.1.3 QAM误码分析21-22
  • 2.2 2D-CAP调制22-29
  • 2.2.1 2D-CAP系统模型22-23
  • 2.2.2 基于正交带通滤波器的2D-CAP23-27
  • 2.2.3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2D-CAP27-29
  • 2.3 仿真结果分析29-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室内可见光2D-CAP系统32-51
  • 3.1 室内可见光传播模型32-39
  • 3.1.1 LOS传播模型33-35
  • 3.1.2 NLOS传播模型35-37
  • 3.1.3 LOS和NLOS信道仿真37-39
  • 3.2 可见光2D-CAP信号单极化39-42
  • 3.2.1 直流偏置光2D-CAP系统40-41
  • 3.2.2 单极性反转编码光2D-CAP系统41-42
  • 3.3 可见光2D-CAP性能分析42-50
  • 3.3.1 直流偏置光2D-CAP系统误码性能43-48
  • 3.3.2 单极性反转编码光2D-CAP系统误码性能48-49
  • 3.3.3 可见光2D-CAP单极化系统性能比较49-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4章 室内可见光2D-CAP-SM系统51-65
  • 4.1 SM系统51-53
  • 4.1.1 SM技术发展概述51
  • 4.1.2 SM可见光系统模型51-53
  • 4.2 光2D-CAP-SM系统原理53-56
  • 4.2.1 光2D-CAP-SM系统模型53-55
  • 4.2.2 LOS信道下2D-CAP-SM误码分析55-56
  • 4.3 光2D-CAP-SM系统性能仿真56-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第5章 多维CAP技术65-94
  • 5.1 多维CAP技术发展概述65-66
  • 5.2 多路复用系统的PR条件66-77
  • 5.2.1 M抽取和L内插66-68
  • 5.2.2 多相分解的两种形式68-70
  • 5.2.3 PR条件70-71
  • 5.2.4 多路复用系统71-77
  • 5.3 多维CAP系统原理77-87
  • 5.3.1 2D-CAP系统滤波器设计77-81
  • 5.3.2 3D-CAP系统滤波器设计81-87
  • 5.4 多维CAP性能分析87-92
  • 5.4.1 2D-CAP误码分析87-88
  • 5.4.2 3D-CAP误码分析88-92
  • 5.5 室内可见光3D-CAP系统92-93
  • 5.6 本章小结93-94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94-96
  • 6.1 论文工作总结94
  • 6.2 未来展望94-96
  • 参考文献96-102
  • 致谢102-103
  • 作者简介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丽莎;尹露;龚赛丹;李磊;何旭;肖悦;;基于空间调制的天线选择和能效优化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刘飞;易林;;非线性空间调制对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孤子演化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1年12期

3 刘文龙;王楠;金明录;;广义空间调制系统的稀疏检测算法[J];信号处理;2013年09期

4 宋茂忠;许宗泽;刘渝;;一种基于二维微波空间调制的通信跟踪系统[J];宇航学报;2008年01期

5 沈为民,时善进;紧凑型空间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J];半导体光电;2001年06期

6 候永宏;王丕超;向维;赵晓明;侯春萍;;空间调制系统的遍历容量分析(英文)[J];中国通信;2013年07期

7 郭明喜;贾冲;沈越泓;魏以民;侯兴康;;空间调制技术及其性能仿真[J];军事通信技术;2009年03期

8 吕群波;相里斌;黄e

本文编号:334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34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