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Wi-Fi的无线多跳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02 00:12

  本文关键词:基于Wi-Fi的无线多跳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相互之间的通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由Wi-Fi联盟提出的Wi-Fi Direct技术是在Wi-Fi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该技术可以使用户之间不通过现有的基础设施网对等连接,实现短距离的通信。由于Wi-Fi本身的技术限制的原因,使得Wi-Fi Direct设备之间不能进行远距离通信,用户之间要想进行远距离通信就需要借助Mesh无线网络。Mesh无线网络实质上是一种Ad Hoc网络,该网络采用多点对多点的拓扑结构,可以满足用户之间远距离多跳通信的需求。这两种技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们都可以实现用户之间不通过基础设施网络的即时通信。本文主要对两种技术模式的即时通信进行了研究与实现,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针对于近距离无线通信,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i-Fi Direct的即时通信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对其进行分层和模块化设计。分层结构分别为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通信层和设备驱动层,模块化结构为Wi-Fi Direct模块、Socket通信模块和即时通信模块。Wi-Fi Direct模块完成设备搜索发现和连接功能;Socket通信模块通过创建套接字为即时通信提供基础服务;即时通信模块主要实现用户之间的即时信息传输。最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性测试,实现了用户之间点对点的即时通信。其次针对于远距离无线通信,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Mesh无线网路的即时通信系统。当通信距离较远时,Wi-Fi Direct技术不能满足通信要求,此时需要搭建Mesh无线网络来完成通信功能。研究中对Mesh网络架构和路由协议分类做了简单介绍,着重对OLSR路由协议原理、三种控制信息和信息库进行了研究分析。详细讲解了将OLSR路由协议部署在openwrt中的实现方法,成功搭建Mesh无线网络,并实现了基于Wi-Fi的Mesh无线多跳网络通信。
【关键词】:Wi-Fi Direct Mesh无线多跳网络 即时通信 OLSR路由协议 openwr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Wi-Fi Direct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Mesh无线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
  • 1.3.1 Wi-Fi Direct技术的信息传输设计与实现13
  • 1.3.2 Wi-Fi的Mesh无线多跳网络信息传输设计与实现13
  • 1.4 论文总体结构13-14
  • 1.5 本章小结14-15
  • 第二章 Wi-Fi Direct技术的信息传输设计与实现15-40
  • 2.1 Android开发技术简介15-18
  • 2.2 Wi-Fi Direct技术原理18-24
  • 2.3 即时通信平台的模型与性能需求24-26
  • 2.4 即时通信平台的设计26-34
  • 2.4.1 平台总体结构26-27
  • 2.4.2 业务处理过程27-28
  • 2.4.3 模块功能设计28-34
  • 2.5 Wi-Fi Direct即时通信功能部分代码实现34-35
  • 2.5.1 Wi-Fi Direct功能的代码实现34
  • 2.5.2 Socket通信模块代码实现34-35
  • 2.5.3 即时通信功能代码实现35
  • 2.6 Wi-Fi Direct即时通信系统的实现35-39
  • 2.6.1 平台环境介绍35-36
  • 2.6.2 Wi-Fi Direct即时通信实现36-39
  • 2.7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Wi-Fi的Mesh无线多跳网络信息传输设计与实现40-60
  • 3.1 Mesh无线多跳网络的网络结构40-41
  • 3.2 Mesh无线多跳网络路由技术分析41-53
  • 3.2.1 路由协议分类41-43
  • 3.2.2 Mesh无线网络路由技术研究背景43-44
  • 3.2.3 OLSR路由协议原理44-53
  • 3.3 openwrt路由器的OLSR路由协议实现53-56
  • 3.3.1 openwrt环境与网络接口53-55
  • 3.3.2 OLSR路由协议在Linux平台上的实现55-56
  • 3.4 Wi-Fi的Mesh无线多跳网络即时通信实现56-58
  • 3.4.1 Mesh网络测试环境56
  • 3.4.2 Mesh网络多跳通信实现56-58
  • 3.5 本章小结58-60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60-61
  • 总结60
  •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新荣;宋建新;;无线多跳网络运用不同连接技术性能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陈庆;牛志升;;基于图论的无线多跳网络合作机会调度[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3 陈心瑜;舒兆港;赖晓燕;魏芬;阮凯斌;;基于无线多跳网络有限理性节点博弈分析[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年03期

4 赵瑞琴;申晓红;张效民;刘增基;王海燕;;无线多跳网络最佳转播模型及广播机制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4年02期

5 赵莉;嵌入式无线多跳网络终端的实现[J];电子技术;2005年11期

6 刘永强;严伟;赵通;赵慧周;;面向路径的无线多跳网络端-端吞吐量分析[J];电子学报;2007年05期

7 陈心瑜;许力;;无线多跳网络中节点效用的博弈机制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0年10期

8 许力;蒋佳铭;;无线多跳网络中基于声誉机制的可靠组播协议[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9 樊帅;张林;王耀希;任勇;;无线多跳网络基于位势博弈的传输调度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3期

10 谢鲲;孙家奇;伏梦盈;;无线多跳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协作激励机制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学侃;宁雪晶;;小区域无线多跳网络误码率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东洋;无线多跳网络中路由及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王侃;量子无线多跳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赵瑞琴;无线多跳网络中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亚涛;无线多跳网络的认证、密钥协商及信任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由磊;无线多跳网络跨层设计与优化的相关理论和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游之洋;面向领域的无线多跳网络故障诊断协议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7 田克;高效无线多跳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王晓梅;无线多跳网络路由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基于QoS的无线多跳网络中机会路由算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邵程光;典型室内场景下无线多跳网络阴影衰落相关性建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郝瑞敏;异构无线多跳网络的安全路由协议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4 祁家胜;基于Wi-Fi的无线多跳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研究与实现[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5 陈心瑜;基于博弈论无线多跳网络性能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浩;分布式异构无线多跳网络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0年

7 林力伟;无线多跳网络的拓扑容错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强;无线多跳网络路由协议研究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刘梅;不改变原TCP安装的semi-TCP实现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牟建宏;无线多跳网络性能仿真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Wi-Fi的无线多跳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39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4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