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编码参数HEVC视频重压缩检测
发布时间:2021-09-30 02:06
目的视频重压缩是视频取证技术的重要辅助性手段。目前,不同编码参数进行压缩的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视频重压缩检测已经取得较高的准确度,而在前后采用相同编码参数压缩过程中,HEVC视频重压缩操作的痕迹非常小,检测难度大。为此,提出了在相同编码参数下基于视频质量下降机制的视频重压缩检测算法。方法在经过多次相同编码参数压缩后,可以观察到视频的质量趋于不变,利用视频质量下降程度可以区分单压缩视频和重压缩视频。本文提出I帧预测单元模式(intra-coded picture prediction unit mode,IPUM)和P帧预测单元模式(predicted picture prediction unit mode,PPUM)两类视频特征,即分别从I帧和P帧中的亮度分量(Y)提取预测单元(prediction unit,PU)的模式。从待测视频中提取IPUM和PPUM特征,将HEVC视频以相同的编码参数压缩3次,每次提取上述特征。由于I帧、P帧中不同尺寸的PU数量相差较大,应选取数量较多的PU作为统计特征。统计平均每一I帧、P帧在相...
【文章来源】: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20,2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平均每一P帧的PU数量
预测单元PU是HEVC进行预测运算的基本单元,只能定义在不再划分的最底层的CU中,包括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两类。CU中所有的PU为同一种预测方式,即在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中选择其一。如图1所示,一个编码单元CU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预测单元PU,CU到PU仅允许一层划分。划分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其中,L、R、U、D分别代表左、右、上、下,不对称的划分是上下或者左右以1∶3或3∶1的方式进行划分。帧内预测只允许2N×2N或者N×N方式,帧间预测可以在这8种方式中任意选择。图2是Akiyo视频由Gitl HEVC/H.265 Analyzer(Li和Chao,2016)解码的P帧,图片由粗线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为64×64像素的CTU。CTU被细线递归划分为若干个CU,白色块CU为帧间预测,绿色块CU为帧内预测。CU到PU仅允许一次划分或者不划分,标有星号的CU节点表示其到PU的一次划分,虚线代表PU的划分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纹理越复杂,分区的CU尺寸越小,例如Akiyo面部区域。复杂区域可以用更精细的编码单元和预测单元进行编码,保证视频的质量。
P帧CU和P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视频区域篡改的检测与定位[J]. 姚晔,胡伟通,任一支,翁韶伟.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8(06)
[2]数字可视媒体取证[J]. 冯春晖,徐正全,郑兴辉,蒋力. 通信学报. 2014(04)
[3]多媒体取证[J]. 杨锐,骆伟祺,黄继武.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3(12)
[4]数字视频真实性和来源的被动取证[J]. 陈威兵,杨高波,陈日超,朱宁波. 通信学报. 2011(06)
本文编号:3414908
【文章来源】: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20,2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平均每一P帧的PU数量
预测单元PU是HEVC进行预测运算的基本单元,只能定义在不再划分的最底层的CU中,包括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两类。CU中所有的PU为同一种预测方式,即在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中选择其一。如图1所示,一个编码单元CU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预测单元PU,CU到PU仅允许一层划分。划分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其中,L、R、U、D分别代表左、右、上、下,不对称的划分是上下或者左右以1∶3或3∶1的方式进行划分。帧内预测只允许2N×2N或者N×N方式,帧间预测可以在这8种方式中任意选择。图2是Akiyo视频由Gitl HEVC/H.265 Analyzer(Li和Chao,2016)解码的P帧,图片由粗线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为64×64像素的CTU。CTU被细线递归划分为若干个CU,白色块CU为帧间预测,绿色块CU为帧内预测。CU到PU仅允许一次划分或者不划分,标有星号的CU节点表示其到PU的一次划分,虚线代表PU的划分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纹理越复杂,分区的CU尺寸越小,例如Akiyo面部区域。复杂区域可以用更精细的编码单元和预测单元进行编码,保证视频的质量。
P帧CU和P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视频区域篡改的检测与定位[J]. 姚晔,胡伟通,任一支,翁韶伟.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8(06)
[2]数字可视媒体取证[J]. 冯春晖,徐正全,郑兴辉,蒋力. 通信学报. 2014(04)
[3]多媒体取证[J]. 杨锐,骆伟祺,黄继武.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3(12)
[4]数字视频真实性和来源的被动取证[J]. 陈威兵,杨高波,陈日超,朱宁波. 通信学报. 2011(06)
本文编号:3414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41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