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的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1-10-16 04:46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教育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工科具有融合、创新和共享等特点。探索了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自适应实践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制定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并进一步提供多方位育人机制,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氛围。另外,该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学习风格档案,用于指导个性化教与学,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39(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技术和知识架构
物联网工程自适应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面向“新工科”的新型模式。如图2所示,该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制定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案以及探索多方位育人机制层层递进的3个方面。(1)通过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2)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注重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通过探索多方位育人机制整合教学资源以及优化教学氛围。这3个方面中的每1个方面都和学习风格档案相关联,学习风格档案为其提供指导,而其实践教学情况又会反过来更新学习风格档案,形成自适应的教学促进和反馈。2.1 建立学习风格档案,自适应教学
在本科生的第1学年上半学期进行网络调查问卷,并结合各种基础考试获得学生的初始学习风格,以此作为衡量隐马尔可夫模型是否准确的基准。在此基础上,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过程如图3所示,首先随机初始化参数A,B,π得到一个未完成训练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然后在第1学年下半学期的各类课程和网络调查问卷中重复将学生的学习实践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输入隐马尔可夫模型,并将得到的结果与基准进行对比,若准确率不高则继续校准,直到该模型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最终建立一个经过训练的隐马尔可夫模型。使用经过训练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能够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其学习风格档案,该档案将会在后续学年的实践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而实践教学的结果又会更新该档案,形成自适应的教学反馈和促进。2.2 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工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 桂琼,程小辉. 高教学刊. 2018(12)
[2]“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苏晓光,于莉莉. 人才资源开发. 2018(10)
[3]“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实践》课程建设探究[J]. 田新志,陈晓范,申海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14)
[4]新工科语境下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 黄东军. 计算机教育. 2018(03)
[5]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 叶继华,王明文,王仕民,刘长红,雷震春. 计算机教育. 2018(03)
[6]“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J]. 张平川,白巧灵,高国红,曲培新,冯红玉,白林峰,张利伟,许睿. 西部素质教育. 2018(01)
[7]基于物联网工程的新工科实践平台建设[J]. 樊俊青,王改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12)
[8]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 顾佩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6)
[9]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以平顶山学院为例[J]. 王启明,周志青,时合生. 科技视界. 2017(24)
[10]“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 陶铭,曲超,洪小宇.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7(21)
本文编号:3439176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39(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技术和知识架构
物联网工程自适应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面向“新工科”的新型模式。如图2所示,该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制定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案以及探索多方位育人机制层层递进的3个方面。(1)通过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2)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注重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通过探索多方位育人机制整合教学资源以及优化教学氛围。这3个方面中的每1个方面都和学习风格档案相关联,学习风格档案为其提供指导,而其实践教学情况又会反过来更新学习风格档案,形成自适应的教学促进和反馈。2.1 建立学习风格档案,自适应教学
在本科生的第1学年上半学期进行网络调查问卷,并结合各种基础考试获得学生的初始学习风格,以此作为衡量隐马尔可夫模型是否准确的基准。在此基础上,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过程如图3所示,首先随机初始化参数A,B,π得到一个未完成训练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然后在第1学年下半学期的各类课程和网络调查问卷中重复将学生的学习实践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输入隐马尔可夫模型,并将得到的结果与基准进行对比,若准确率不高则继续校准,直到该模型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最终建立一个经过训练的隐马尔可夫模型。使用经过训练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能够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其学习风格档案,该档案将会在后续学年的实践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而实践教学的结果又会更新该档案,形成自适应的教学反馈和促进。2.2 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工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 桂琼,程小辉. 高教学刊. 2018(12)
[2]“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苏晓光,于莉莉. 人才资源开发. 2018(10)
[3]“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实践》课程建设探究[J]. 田新志,陈晓范,申海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14)
[4]新工科语境下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 黄东军. 计算机教育. 2018(03)
[5]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 叶继华,王明文,王仕民,刘长红,雷震春. 计算机教育. 2018(03)
[6]“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J]. 张平川,白巧灵,高国红,曲培新,冯红玉,白林峰,张利伟,许睿. 西部素质教育. 2018(01)
[7]基于物联网工程的新工科实践平台建设[J]. 樊俊青,王改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12)
[8]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 顾佩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6)
[9]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以平顶山学院为例[J]. 王启明,周志青,时合生. 科技视界. 2017(24)
[10]“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 陶铭,曲超,洪小宇.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7(21)
本文编号:3439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43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