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6 19:43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电的应用也因其便捷性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信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无线电测向技术既是军事科技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民用领域发展的重点方向。无线电监测就是利用电子设备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截获和分析,并利用无线电测向技术对发射站进行定位。由于当前的违法无线电设备等干扰源体积小、携带自由、运动灵活、不易被发现定位,以人工和车载方式的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已经无法快速精准的对非法信号源进行定位,并且该方式耗时、耗力、耗材。针对无线电监测技术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无线电测向技术,该技术能实现对非法信号源的快速测向和定位,具有实时监控、灵活机动测向等特点,能够对人、车难以到达但电磁环境复杂的地点,如机场周边、铁路沿线、丛林高山等地区,实现对非法或未知信号源的快速搜索、监测、定位。本文以无线电测向技术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了干涉仪测向技术、无源时差定位技术、双通道测向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算法、基于三次相关的时延估计算法等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本文首先对当前的无线测向的几种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工作原理和测向特点等。文章分别对几种无线电测向体制的工作原...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无线电测向技术
2.1 测向体制的介绍
2.1.1 测向方法的分类
2.1.2 无线电测向技术指标
2.2 常见的测向体制
2.2.1 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
2.2.2 比幅式测向技术
2.2.3 多普勒测向技术
2.2.4 干涉仪测向技术
2.2.5 无源测向定位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干涉仪测向技术
3.1 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
3.1.1 一维单基线相位干涉仪测向
3.1.2 二维单基线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
3.2 双通道相关干涉仪测向
3.2.1 测向原理
3.2.2 双通道干涉仪测向系统的特点
3.3 样本库的建立
3.3.1 五阵元相位样本库
3.3.2 相关系数计算
3.4 双通道干涉仪测向仿真
3.4.1 仿真流程
3.4.2 测向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无源时差定位技术
4.1 无源定位技术
4.1.1 无源定位技术的分类
4.1.2 主要技术指标
4.2 无源时差定位
4.2.1 无源时差定位原理
4.2.2 传统的互相关算法
4.2.3 三次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4.2.4 仿真结果和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测向系统的测试与应用
5.1 系统的方案设计
5.2 系统组成
5.2.1 SLA-GH170无人直升机
5.2.2 五阵元天线
5.2.3 双通道测向接收机
5.3 测试流程
5.4 系统的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无人机空中监测平台在电磁频谱监测测向领域的应用[J]. 吴向晖. 中国无线电. 2019(12)
[2]基于TDOA的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研究[J]. 周恭谦,杨露菁,刘忠. 舰船电子工程. 2018(07)
[3]基于目标高度先验信息的多站时差无源定位方法[J]. 秦兆涛,王俊,魏少明,毕严先,魏子翔.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09)
[4]基线引导式快速相关干涉仪测向性能分析及提升方法[J]. 杜政东,魏平. 信号处理. 2016(03)
[5]基于对称天线相位干涉仪的入射角估计及跟踪[J]. 魏子翔,胡永芳,崔嵬,吴嗣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10)
[6]基于TOA和TDOA的三维无源目标定位方法[J]. 雷文英,陈伯孝,杨明磊,朱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4(05)
[7]复杂环境下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技术研究[J]. 张大威,鲍长春,夏丙寅. 通信学报. 2014(01)
[8]基于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的声发射定位技术[J]. 金中薇,姜明顺,隋青美,赛耀樟,路士增,曹玉强,张法业,贾磊. 传感技术学报. 2013(11)
[9]利用二次相关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J]. 周康辉,董万胜,刘恒毅,杨磊,马祥.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3(06)
[10]基于机载平台的干涉仪测向技术研究[J]. 胡知非,盛骥松. 现代电子技术. 2013(09)
博士论文
[1]星载无源探测长基线无模糊测向方法研究[D]. 辛金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2]TDOA被动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万鹏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3]基于时差频差的多站无源定位与跟踪算法研究[D]. 朱国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单无人平台干扰源测向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 龙杰.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基于相关干涉仪的双通道测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田.兰州交通大学 2018
[3]长基线干涉仪测向关键技术研究[D]. 王国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4
[4]多通道测向接收机信号模拟与控制技术[D]. 孟庆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机载平台对通信目标无源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高元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6]机载无源定位中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 华德宏.电子科技大学 2006
[7]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无源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D]. 郭丽娜.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8]五通道相位干涉仪测向的研究和实现[D]. 张海燕.成都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0093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无线电测向技术
2.1 测向体制的介绍
2.1.1 测向方法的分类
2.1.2 无线电测向技术指标
2.2 常见的测向体制
2.2.1 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
2.2.2 比幅式测向技术
2.2.3 多普勒测向技术
2.2.4 干涉仪测向技术
2.2.5 无源测向定位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干涉仪测向技术
3.1 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
3.1.1 一维单基线相位干涉仪测向
3.1.2 二维单基线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
3.2 双通道相关干涉仪测向
3.2.1 测向原理
3.2.2 双通道干涉仪测向系统的特点
3.3 样本库的建立
3.3.1 五阵元相位样本库
3.3.2 相关系数计算
3.4 双通道干涉仪测向仿真
3.4.1 仿真流程
3.4.2 测向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无源时差定位技术
4.1 无源定位技术
4.1.1 无源定位技术的分类
4.1.2 主要技术指标
4.2 无源时差定位
4.2.1 无源时差定位原理
4.2.2 传统的互相关算法
4.2.3 三次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4.2.4 仿真结果和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测向系统的测试与应用
5.1 系统的方案设计
5.2 系统组成
5.2.1 SLA-GH170无人直升机
5.2.2 五阵元天线
5.2.3 双通道测向接收机
5.3 测试流程
5.4 系统的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无人机空中监测平台在电磁频谱监测测向领域的应用[J]. 吴向晖. 中国无线电. 2019(12)
[2]基于TDOA的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研究[J]. 周恭谦,杨露菁,刘忠. 舰船电子工程. 2018(07)
[3]基于目标高度先验信息的多站时差无源定位方法[J]. 秦兆涛,王俊,魏少明,毕严先,魏子翔.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09)
[4]基线引导式快速相关干涉仪测向性能分析及提升方法[J]. 杜政东,魏平. 信号处理. 2016(03)
[5]基于对称天线相位干涉仪的入射角估计及跟踪[J]. 魏子翔,胡永芳,崔嵬,吴嗣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10)
[6]基于TOA和TDOA的三维无源目标定位方法[J]. 雷文英,陈伯孝,杨明磊,朱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4(05)
[7]复杂环境下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技术研究[J]. 张大威,鲍长春,夏丙寅. 通信学报. 2014(01)
[8]基于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的声发射定位技术[J]. 金中薇,姜明顺,隋青美,赛耀樟,路士增,曹玉强,张法业,贾磊. 传感技术学报. 2013(11)
[9]利用二次相关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J]. 周康辉,董万胜,刘恒毅,杨磊,马祥.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3(06)
[10]基于机载平台的干涉仪测向技术研究[J]. 胡知非,盛骥松. 现代电子技术. 2013(09)
博士论文
[1]星载无源探测长基线无模糊测向方法研究[D]. 辛金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2]TDOA被动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万鹏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3]基于时差频差的多站无源定位与跟踪算法研究[D]. 朱国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单无人平台干扰源测向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 龙杰.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基于相关干涉仪的双通道测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田.兰州交通大学 2018
[3]长基线干涉仪测向关键技术研究[D]. 王国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4
[4]多通道测向接收机信号模拟与控制技术[D]. 孟庆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机载平台对通信目标无源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高元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6]机载无源定位中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 华德宏.电子科技大学 2006
[7]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无源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D]. 郭丽娜.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8]五通道相位干涉仪测向的研究和实现[D]. 张海燕.成都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46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