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毫米波全双工链路级仿真平台开发与数字自干扰消除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20:15
  目前第四代移动通信(The 4th Generation,4G)中采用半双工的双工方式,通信频段集中在6GHz及以下,由于无线带宽受限、频谱资源紧张,如何提高频谱效率和信息传输速率来满足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中大量数据的高速交互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同频全双工(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CCFD)相比半双工通信理论上可以提高一倍的频谱效率,是双工技术后续的发展愿景,其既可以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又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资源,适合频谱紧缺和碎片化等多种通信场景。而毫米波频段拥有丰富的空闲频谱资源,可有效满足未来5G对更高容量和速率的需求,可支持lOGbps以上的用户传输速率。因此,研究毫米波全双工对提高频谱效率、提升信息传输速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题来源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下一代毫米波密集蜂窝网络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4182955)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青年课题《面向5G毫米波的物理层相关算法性能研究》。由于毫米波器件硬件成本较高,无法构建一个低成本的毫米波硬件通用仿真平台,限制了研究的灵活性;且自干扰消...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毫米波全双工链路级仿真平台开发与数字自干扰消除算法研究


图2-5基带重构的主动模拟自干扰消除示意图??

系统模型图,点对点通信,系统模型


图2-8点对点通信系统模型??在长期演进计划(LongTermEvolution,LTE)的研宄中,3GPP给出了物理??层实现的理论和流程,如图2-8所示是一个点对点的通信模型。链路级仿真主要??采用连续时间驱动的动态仿真机制,其仿真框架如图2-9所示。在学术界和工业??合作中开发了很多仿真平台可以使用商业许可证购买,并且它们的源代码不能公??开获得。现有的链路级仿真开源平台主要有维也纳大学提出的基于Matlab的通??信链路仿真平台以及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提出的基于C++开发的仿真平台。维也??纳大学的项目从2009年开始进行,实现了具有多个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Modu丨ationandCoding,AMC)等?LTE?链路物理层仿真[56],同时该项??目不断更新迭代,目前基于5G新技术性能评估的链路级仿真平台正在开发和完??善中。都灵理工大学的项目支持单小区和多小区环境,更好地支持了用户移动性??和切换过程

流程图,面向对象编程,上变频,平台


?其中,通过链路即为通过完整的发送和接收流程,将每条链路展开即有发??送流程如图3-6所示和接收流程如图3-7所示。??产生数据流??帧格式封装??I??调制????I????空间映射??I?1? ̄?'??上变频?上变频?…?上变频??各? ̄r ̄? ̄nr ̄??PA?PA?…?PA?? ̄ ̄i ̄ ̄?I? ̄ ̄i ̄ ̄???]?[???(结束)??图3-6发送端流程图??(开始)??1?1?1? ̄i??LNA?LNA?…?LNA??去?I?I??下变频?下变频?…?下变频??”?U?1,.???空间解映射??数字自干扰消除??解调??f?J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olarization Oblique Projection Based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gainst PA Nonlinear Distortion in MIMO Full Duplex System[J]. Wen Zhao,Chunyan Feng,Fangfang Liu,Caili Guo.  中国通信. 2016(11)
[2]一种变窗长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信道估计算法[J]. 徐强,刘凤威,全欣,赵宏志,唐友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01)
[3]IMT-2020(5G)推进组发布5G技术白皮书[J]. 本刊讯.  中国无线电. 2015(05)
[4]室内环境下2.6GHz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信道测量与建模[J]. 吴翔宇,沈莹,唐友喜.  电子学报. 2015(01)
[5]全双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J]. 张丹丹,王兴,张中山.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08)



本文编号:3531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31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