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电离层TEC建模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2 18:58
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精度一直以来是导航领域追踪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也比较多,如系统硬件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延迟和钟差等。自从美国取消SA政策后,电离层延迟是影响GPS卫星定位精度最重要的误差源之一。目前电离层经验模型和GIM的对电离层延迟的修正效果有限,尤其在我国境内的IGS站稀少,导致GIM在我国境内偏差比较大,所以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对提高该区域卫星定位精度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区域CORS的逐步建成,为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提供了数据保障,根据不同频率信号在电离层中延迟不同的理论,可以利用CORS的双频GPS信号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重点研究区域电离层建模和分析电离层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介绍电离层的基本情况和推导了信号发生电离层延迟的理论依据,分析影响电离层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单层电离层高度,太阳的活动强度和活动周期。比较各种电离层模型,总结了各种电离层模型的优缺点,本文基于CORS数据的区域电离层建模选用了多项式电离层模型。(2)研究周跳探测和修复的不同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选用电离层残差法和Melbourne-Wübbena法...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 2.1 电离层分层结构其影响因素程中,一般将电离层看成一个薄层,电离层电上的分布,而当把电离层整个压缩成一个薄层对信号延迟的情况,所以需要用电离层总电子述电离层对信号的延迟情况[20]。程的函数,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需要计算总电TEC= ds Ne s离层总电子含量是沿卫星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对积的沿信号传播途径中贯穿整个电离层的一或者电子数3/cm 。通常情况下,以1610 个电子
太阳辐射强度,将电离层看作是单层射与地方时有密切关系。在夜间的时0 之后,太阳逐渐升起,太阳辐射了大值,然后随着太阳的降落,太阳辐进入平静期,如图 2.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绘科学与技术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J]. 宁津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01)
[2]利用GPS观测值监测电离层的时空变化[J]. 寇瑞雄,李仲勤,高志钰. 全球定位系统. 2018(04)
[3]非滑动式与滑动式拉格朗日插值法在BDS精密星历内插中的比较分析[J]. 李振昌,李仲勤,寇瑞雄.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9(01)
[4]太阳活动高峰年山东区域电离层时空变化研究[J]. 史坤朋,郭金运,董正华,周长志. 测绘科学. 2017(12)
[5]利用GPS观测研究我国赤道异常驼峰区电离层TEC变化[J]. 余侯芳,朱云舟,邓忠新. 全球定位系统. 2017(06)
[6]近年来我国GNSS电离层延迟精确建模及修正研究进展[J]. 袁运斌,霍星亮,张宝成. 测绘学报. 2017(10)
[7]IGS电离层产品的时空特性研究[J]. 袁菲,李英冰,缪格. 全球定位系统. 2017(01)
[8]中国区域VTEC模型Kriging算法研究[J]. 黄玲,章红平,徐培亮,王成,刘经南.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06)
[9]Monitoring the ionosphere based on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J]. Yuan Yunbin,Li Zishen,Wang Ningbo,Zhang Baocheng,Li Hui,Li Min,Huo Xingliang,Ou Jiku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02)
[10]综合多种方法分析中国区域TEC时空变化特征[J]. 吴风波,吴仁攀,任晓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5)
博士论文
[1]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 马新欣.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2]沿子午链和纬圈电离层TE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李雪璟.武汉大学 2014
[3]基于地基GPS的中国区域电离层监测与延迟改正研究[D]. 章红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2006
[4]基于GPS的电离层监测及延迟改正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袁运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硕士论文
[1]GNSS区域电离层建模及在PPP中的应用研究[D]. 杨克凡.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
[2]GNSS周跳探测与修复的算法研究与程序实现[D]. 汪洋.安徽理工大学 2016
[3]GNSS周跳探测与修复融合算法研究[D]. 万军.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2016
[4]GPS周跳探测与修复问题研究[D]. 陈央央.长安大学 2014
[5]基于MATLAB的周跳探测与修复综合方法研究[D]. 杜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
[6]基于双频GNSS信号的电离层延迟模型的研究[D]. 梁秀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7]广播星历插值和精密星历外推方法研究[D]. 苟长龙.中南大学 2009
[8]基于GPS观测值构建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的研究[D]. 李卫国.合肥工业大学 2009
[9]区域GPS电离层TEC监测、建模和应用[D]. 韩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2006
[10]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若干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D]. 刘忠.长安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6916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 2.1 电离层分层结构其影响因素程中,一般将电离层看成一个薄层,电离层电上的分布,而当把电离层整个压缩成一个薄层对信号延迟的情况,所以需要用电离层总电子述电离层对信号的延迟情况[20]。程的函数,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需要计算总电TEC= ds Ne s离层总电子含量是沿卫星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对积的沿信号传播途径中贯穿整个电离层的一或者电子数3/cm 。通常情况下,以1610 个电子
太阳辐射强度,将电离层看作是单层射与地方时有密切关系。在夜间的时0 之后,太阳逐渐升起,太阳辐射了大值,然后随着太阳的降落,太阳辐进入平静期,如图 2.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测绘科学与技术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J]. 宁津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01)
[2]利用GPS观测值监测电离层的时空变化[J]. 寇瑞雄,李仲勤,高志钰. 全球定位系统. 2018(04)
[3]非滑动式与滑动式拉格朗日插值法在BDS精密星历内插中的比较分析[J]. 李振昌,李仲勤,寇瑞雄.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9(01)
[4]太阳活动高峰年山东区域电离层时空变化研究[J]. 史坤朋,郭金运,董正华,周长志. 测绘科学. 2017(12)
[5]利用GPS观测研究我国赤道异常驼峰区电离层TEC变化[J]. 余侯芳,朱云舟,邓忠新. 全球定位系统. 2017(06)
[6]近年来我国GNSS电离层延迟精确建模及修正研究进展[J]. 袁运斌,霍星亮,张宝成. 测绘学报. 2017(10)
[7]IGS电离层产品的时空特性研究[J]. 袁菲,李英冰,缪格. 全球定位系统. 2017(01)
[8]中国区域VTEC模型Kriging算法研究[J]. 黄玲,章红平,徐培亮,王成,刘经南.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06)
[9]Monitoring the ionosphere based on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J]. Yuan Yunbin,Li Zishen,Wang Ningbo,Zhang Baocheng,Li Hui,Li Min,Huo Xingliang,Ou Jiku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02)
[10]综合多种方法分析中国区域TEC时空变化特征[J]. 吴风波,吴仁攀,任晓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5)
博士论文
[1]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 马新欣.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2]沿子午链和纬圈电离层TE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李雪璟.武汉大学 2014
[3]基于地基GPS的中国区域电离层监测与延迟改正研究[D]. 章红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2006
[4]基于GPS的电离层监测及延迟改正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袁运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硕士论文
[1]GNSS区域电离层建模及在PPP中的应用研究[D]. 杨克凡.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
[2]GNSS周跳探测与修复的算法研究与程序实现[D]. 汪洋.安徽理工大学 2016
[3]GNSS周跳探测与修复融合算法研究[D]. 万军.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2016
[4]GPS周跳探测与修复问题研究[D]. 陈央央.长安大学 2014
[5]基于MATLAB的周跳探测与修复综合方法研究[D]. 杜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
[6]基于双频GNSS信号的电离层延迟模型的研究[D]. 梁秀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7]广播星历插值和精密星历外推方法研究[D]. 苟长龙.中南大学 2009
[8]基于GPS观测值构建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的研究[D]. 李卫国.合肥工业大学 2009
[9]区域GPS电离层TEC监测、建模和应用[D]. 韩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2006
[10]高精度GPS数据处理若干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D]. 刘忠.长安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6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4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