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信道信息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4:13
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和新移动业务需求的急剧增加,未来2020年通信需求量将达到目前的1000倍。因此,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凭借其良好的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和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EE)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规模MIMO技术通过在基站端配置数以百计的天线并且同时满足较多用户的通信需求,具有充分挖掘空间维度资源的潜力,从而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获得极大的SE和EE。但是,在同一时频资源内进行大量用户的数据传输导致大规模MIMO系统成为一个严重的干扰系统,因此采用消除干扰的信号处理技术是必须的。考虑到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大量用户端的地理位置分散且自身处理能力有限,因此一般在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站端通过预编码技术来消除干扰。目前大多数研究预编码技术的文献都是基于瞬时信道状态消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然而,...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内容与贡献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大规模MIMO预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2.1 引言
2.2 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
2.2.1 单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
2.2.2 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
2.3 大规模MIMO预编码技术现状
2.3.1 线性预编码技术
2.3.2 非线性预编码技术
2.4 小结
第3章 收发两端为均匀线性阵列天线的预编码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天线架构
3.2.2 信号模型
3.3 最优预编码设计
3.3.1 三发N收预编码设计
3.3.2 四发N收预编码设计
3.3.3 M发N收预编码设计
3.4 数值与仿真结果
3.5 小结
第4章 发射端为均匀线性阵列和接收端为均匀圆形阵列的预编码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天线架构
4.2.2 信号模型
4.3 最优预编码设计
4.3.1 两发N收预编码设计
4.3.2 三发N收预编码设计
4.3.3 四发N收预编码设计
4.3.4 M发N收预编码设计
4.4 数值与仿真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收发两端为均匀圆形阵列天线的预编码设计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2.1 天线架构
5.2.2 信号模型
5.3 最优预编码设计
5.4 数值与仿真结果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本文编号:3799064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内容与贡献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大规模MIMO预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2.1 引言
2.2 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
2.2.1 单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
2.2.2 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
2.3 大规模MIMO预编码技术现状
2.3.1 线性预编码技术
2.3.2 非线性预编码技术
2.4 小结
第3章 收发两端为均匀线性阵列天线的预编码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天线架构
3.2.2 信号模型
3.3 最优预编码设计
3.3.1 三发N收预编码设计
3.3.2 四发N收预编码设计
3.3.3 M发N收预编码设计
3.4 数值与仿真结果
3.5 小结
第4章 发射端为均匀线性阵列和接收端为均匀圆形阵列的预编码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天线架构
4.2.2 信号模型
4.3 最优预编码设计
4.3.1 两发N收预编码设计
4.3.2 三发N收预编码设计
4.3.3 四发N收预编码设计
4.3.4 M发N收预编码设计
4.4 数值与仿真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收发两端为均匀圆形阵列天线的预编码设计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2.1 天线架构
5.2.2 信号模型
5.3 最优预编码设计
5.4 数值与仿真结果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本文编号:3799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79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