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数字助听器中声源定位算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22:17

  本文关键词:数字助听器中声源定位算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数字助听器能够有效改善听损患者的听力水平,声源定位是数字助听器中的核心算法之一。本文重点研究数字助听器中的声源定位算法,并提出了改进算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了数字助听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语音增强、响度补偿以及回声消除等数字助听器中的关键技术。对当前常用的声源定位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选择运算量低、实时性好的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算法作为本文重点研究的定位方法。详细介绍了语音信号数字模型、房间脉冲响应模型,并分别建立麦克风接收信号的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2)重点研究了当前广泛应用的广义互相关(Generalized Cross Correlation,GCC)时延估计算法,讨论了其各种加权函数的性能特点,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针对GCC法的缺点,结合相关峰精确插值算法(Fine Interpolation of Correlation Peak,FICP),提出了基于二次相关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GCC法相比,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抗噪声性能和时延估计精度。(3)深入研究了互功率谱相位(Cross-power Spectral Phase,CSP)时延估计算法。针对CSP法在强噪声和混响条件下性能下降严重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CSP法。改进算法引入语音端点检测(Voice Activity Detection,VAD)来去除非语音帧,减少运算量的同时降低了噪声和混响的干扰,并引入一个非线性白化参数来对加权函数进行改进,然后通过多帧累加互功率谱相位来得到估计时延,进一步锐化相关函数的峰值,提高时延估计的精度。(4)对定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设计实现。简单介绍了几何定位法和目标函数空间搜索定位法的原理和特点,然后设计了一个四元麦克风阵列的定位模型。该模型时延估计模块采用基于二次相关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而定位模块采用的是空间几何关系定位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模型实现简单,运算量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数字助听器 声源定位 时延估计 广义互相关 互功率谱相位 麦克风阵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64.5;TN91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
  • 1.2 助听器发展历史8-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
  • 1.4 数字助听器基本原理11-12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二章 数字助听器中的关键算法14-22
  • 2.1 声源定位14-17
  • 2.1.1 声源定位方法的分类14-16
  • 2.1.2 声源定位方法的比较16-17
  • 2.2 语音增强17-19
  • 2.3 响度补偿19-20
  • 2.4 回声消除20-21
  • 2.5 本章总结21-22
  • 第三章 声源信号模型的建立22-31
  • 3.1 语音信号基础知识22-23
  • 3.2 语音信号数字模型23-27
  • 3.2.1 激励模型24-25
  • 3.2.2 声道模型25-26
  • 3.2.3 辐射模型26-27
  • 3.3 房间脉冲响应模型27-28
  • 3.4 麦克风阵列的信号模型28-30
  • 3.4.1 理想模型29
  • 3.4.2 实际模型29-30
  • 3.5 本章总结30-31
  • 第四章 时延估计算法的研究与改进31-48
  • 4.1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31-35
  • 4.1.1 基本互相关法31-32
  • 4.1.2 广义互相关法32-33
  • 4.1.3 实验仿真与分析33-35
  • 4.2 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35-41
  • 4.2.1 二次相关时延估计算法35-36
  • 4.2.2 相关峰精确插值算法36-38
  • 4.2.3 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38-39
  • 4.2.4 实验仿真与分析39-41
  • 4.3 互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算法41-42
  • 4.4 改进的互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算法42-47
  • 4.4.1 语音端点检测42-43
  • 4.4.2 CSP加权函数的改进43-44
  • 4.4.3 多帧累加CSP44
  • 4.4.4 改进的互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算法44-45
  • 4.4.5 实验仿真与分析45-47
  • 4.5 本章总结47-48
  • 第五章 基于时延估计的定位方法的设计与实现48-57
  • 5.1 声源定位的几何模型48-49
  • 5.2 麦克风阵列拓扑结构和远近场模型49-51
  • 5.2.1 麦克风的阵列拓扑结构49-50
  • 5.2.2 远近场模型50-51
  • 5.3 球型插值法51-53
  • 5.4 基于搜索的最大似然法53-54
  • 5.5 角度距离定位法54-55
  • 5.6 实验仿真与分析55-56
  • 5.7 本章总结56-5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7-59
  • 6.1 工作总结57-58
  • 6.2 研究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62-63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应丽美;张瑛;程丽娟;王付言;聂云智;徐存来;梅婷婷;钱小棋;沈燕;樊蓓琼;狄海波;;不同声音刺激对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声源定位评分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2年05期

2 刘锦峰;王宁宇;;低频音声源定位的内部延迟机制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3 朱利红;王宁宇;张旭;徐先发;全海英;程凯;;声源定位仪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05期

4 冯雪飞;齐娜;;头部官能结构对HRTF的影响及主观验证实验[J];声学技术;2013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增福;刘克辉;王东;韩文善;;基于声压幅度比的声源定位[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1年

2 饶丹;谢菠荪;;声源指向性对双耳可听化质量的影响[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饶丹;谢菠荪;;声源指向性对双耳可听化质量的影响[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4 沈常宇;郭宝金;姜守军;蒋坤军;;小区域高精度实时三维声源定位系统[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5 原晶晶;;3-7岁正常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的研究[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全海英;张旭;邓军民;于红玉;徐瑾;孙涌;何宝新;水玉海;王宁宇;;声源定位测听系统的设计[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刘哲;陈日林;罗伦楷;滕鹏晓;杨亦春;;探测距离对声源定位精度的影响[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黄益旺;杨士莪;吕钱浩;;基于时延的匹配场声源定位[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刘红云;刘桂礼;罗倩;;基于改进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方法实现[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胜佳;任海鹏;;基于混沌共轭梯度法的二维声源定位方法研究[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函;人是如何定位声源的?[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腾;高速车辆的声源定量识别方法[D];清华大学;2014年

2 丁浩;可识别声源深度的三维声聚焦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杨志国;马尔可夫状态—空间模型下的声源定位与跟踪[D];浙江大学;2013年

4 周成;人耳声源定位与编码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刘松;基于相位共轭方法进行声源识别和定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益旺;浅海远距离匹配场声源定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张承云;虚拟听觉环境实时绘制系统平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韶华;海洋声源信息获取与传输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徐勤奇;基于正四面体传声器阵列的机器人声源定位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10 饶丹;双耳可听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贺;基于波束形成算法的声源定位研究及DSP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刘慧珠;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方位估计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薛伟诚;锯齿尾缘翼型降噪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肖骏;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实时声源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茜茜;基于人耳听觉系统的盲声源分离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扬;基于小型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李哲;声源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8 仲维灿;不确定性条件下机器人声源定位模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杨博元;传感器声源目标定位算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10 徐亦达;时变海洋声速剖面移动声源反演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数字助听器中声源定位算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427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