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屏幕内容的样本自适应补偿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屏幕内容的样本自适应补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满足视频应用的多样化和高清化,VCEG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和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联手制定了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HEVC,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标准。在第一个版本的HEVC定稿后,许多研究工作扩展到可伸缩HEVC编码、多视角立体编码和屏幕内容编码等。屏幕内容视频广泛存在于许多设备,比如远程桌面控制、视频会议、网络课堂等等。不像自然视频,屏幕内容视频由电脑、移动电话或其他电子设备生成。通常,屏幕内容包括文本和图表。HEVC依旧采用混合编码框架,但几乎在每个模块都引入了新的技术。针对环内滤波,HEVC改进了去块滤波,并且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滤波方案:样本自适应补偿。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提出了一种针对屏幕内容的样本自适应补偿的提高方案。通过分析环路滤波器的有效性,我们发现条带补偿(Band Offset, BO)过程对文本区域能获得更好地编码增益。通常,这些区域都采用帧内块拷贝预测模式。帧内块拷贝预测模式使用当前帧已经重建好像素值做运动补偿,类似帧间预测。样本自适应补偿在低延时(Low Delay)和随机介入(Random Access)这两种编码结构下能获得更好的编码增益。如果在一个编码树单元(Coding Tree Unit, CTU)编码完成后执行BO过程,原始像素和重构像素之间的失真就会减少。这样在编码下一个CTU时,帧内块拷贝预测模式能得到更好地预测。并且BO过程计算复杂度低,容易操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获得3.4%的比特率降低,并且没有增加编解码时间。2.提出了一种去块滤波改进方案。对去块滤波来说,SCM1.0中帧内快拷贝预测模式被看作是传统的帧内编码块进行滤波操作。这意味着当两个相邻块有一个采用帧内块拷贝模式时,块边界强度设为2。但是帧内块拷贝预测模式是一种类似于帧间预测的模式,当两个相邻块的运动矢量没有残差,也就是说两个块边界是连续的。对于这种情况,本章提出了修改了去块滤波的边界强度判断条件,把帧内块拷贝预测模式看成是帧间编码块来做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图像的主观质量。
【关键词】:HEVC 屏幕内容编码 样本自适应补偿 帧内块拷贝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9.8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9-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2-14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14-15
- 第二章 HEVC标准简介及屏幕内容新编码工具15-31
- 2.1 HEVC标准简介15-25
- 2.1.1 编码单元16-17
- 2.1.2 预测单元17-18
- 2.1.3 变换单元18-19
- 2.1.4 帧内预测模式19-20
- 2.1.5 帧间预测模式20-24
- 2.1.6 变换量化24-25
- 2.1.7 环路滤波技术25
- 2.2 HEVC范围扩展标准25-27
- 2.3 屏幕内容编码27-31
- 2.3.1 帧内块拷贝预测模式28-29
- 2.3.2 调色板模式29-30
- 2.3.3 自适应颜色空间变换30
- 2.3.4 其他改进30-31
- 第三章 基于屏幕内容的样本自适应补偿研究31-42
- 3.1 引言31-32
- 3.2 SAO技术32-34
- 3.3 SAO增强方案34-39
- 3.3.1 环路滤波器分析34-36
- 3.3.2 SAO增强方案36-38
- 3.3.3 方案讨论38-39
- 3.4 实验结果39-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基于屏幕内容的去块滤波研究42-48
- 4.1 引言42
- 4.2 去块滤波技术42-43
- 4.3 去块滤波改进方案43-46
- 4.3.1 边界强度的获取43-45
- 4.3.2 边界强度改进方案45-46
- 4.4 实验结果46-47
- 4.5 本章小结47-4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8-50
- 4.1 主要结论48
- 4.2 研究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4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兆礼,张晓光,段高燕,王刚,李喜红,张晓光,杨伯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PMD自适应补尝中的应用[J];现代有线传输;2005年02期
2 郑丽丰,刘国梁;毫米波降雨去极化自适应补偿技术[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Z1期
3 张国庆;孙世基;陶德馨;黄焕镐;;微量在线称重检测系统自适应补偿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1期
4 陈敏;陈林;文双春;;WDM系统PMD自适应补偿的研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7年04期
5 杜延;双极化频率复用通信系统的去极化及自适应补偿[J];无线通信技术;2004年01期
6 周光涛,张晓光,沈昱,于丽,郑远,李朝阳,杨伯君;10Gb/s光通信传输系统中一阶PMD自适应补偿实验[J];光子学报;2004年04期
7 马广勇;白成林;许恒迎;;基于LNAFSA算法的WDM系统PMD自适应补偿[J];光通信技术;2012年10期
8 殷严刚;王小华;;基于FPGA技术的PMD自适应补偿技术研究与设计[J];光通信研究;2010年03期
9 席丽霞,张晓光,郑远,沈昱,周光涛,杨伯君;基于DOP反馈的10Gb/s系统PMD自适应补偿实验[J];半导体光电;2004年01期
10 于霜;刘国海;丁煜函;;生物发酵过程的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丽霞;张晓光;郑远;沈昱;周光涛;;基于DOP取样的10Gbit/s系统PMD自适应补偿的实验[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川;基于屏幕内容的样本自适应补偿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妍;PMD自适应补偿系统控制模块中新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屏幕内容的样本自适应补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45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