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06:10

  本文关键词: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网络节点受“电子瓶颈”的限制,难以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处理要求,构建以相位编码全光信号处理为基础的全光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针对DPSK信号数据包的时隙交换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SOA中的NPR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明确了基于SOA中NPR效应的光开关工作原理,为基于该效应的应用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2.对SOA中NPR效应中输出信号光的线偏振态劣化现象的影响因素,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输入光初始偏振态在邦加球上的位置对输出线偏振态劣化的影响可略,SOA初始偏置电流和输入光功率是劣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SOA中NPR效应的应用系统,为减小输出线偏振态劣化的影响,应工作在大偏置电流、小输入光功率状态。3.进行了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的一级以及四级实验系统的搭建工作,实际调制出10 Gb/s的DPSK信号,完成了相应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对基于SOA中NPR在全光开关、全光信号处理等应用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半导体光放大器 非线性偏振旋转 差分相移键控 时隙交换 线偏振态 偏振劣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21
  • 1.1 相位编码格式10-13
  • 1.2 光域时隙交换13-18
  • 1.2.1 光交换的分类13-15
  • 1.2.2 时隙交换及其研究意义15-16
  • 1.2.3 时隙交换技术的研究进展16-18
  • 1.3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18-19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19-21
  • 2 SOA偏振旋转效应应用的理论基础21-30
  • 2.1 SOA中的基本方程21-22
  • 2.2 SOA中的非线性效应22-23
  • 2.2.1 交叉增益调制22-23
  • 2.2.2 交叉相位调制23
  • 2.3 SOA中的非线性偏振旋转23-29
  • 2.3.1 非线性偏振旋转理论24-25
  • 2.3.2 非线性偏振旋转的模拟分析25-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 基于SOA偏振旋转的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系统30-38
  • 3.1 一级时隙交换30-35
  • 3.2 多级时隙交换35-37
  • 3.3 本章小结37-38
  • 4 SOA中NPR信号光线偏振劣化的影响因素研究38-47
  • 4.1 基于SOA-NPR的光开关系统38-41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41-45
  • 4.2.1 信号光偏振态在邦加球上初始位置的影响41-43
  • 4.2.2 SOA初始偏置电流的影响43-44
  • 4.2.3 SOA输入光功率的影响44-45
  • 4.3 本章小结45-47
  • 5 总结与展望47-48
  • 5.1 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47
  • 5.2 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英文缩写词索引52-54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4-56
  • 学位论文数据集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kira Hirano,Yutaka Miyamoto,Shoichiro Kuwahara;A Spectral-Mode-Splitting Scheme for CSRZ and CSRZ-DPSK Signal Transmission[J];光学学报;2003年S1期

2 邓大鹏;林初善;赵峰;李洪顺;;DPSK/SCM组合调制在光标记交换中的应用性能评估[J];光通信技术;2007年06期

3 ;The effects of PMD and PDL on the performance of OOK and DPSK systems[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08年01期

4 季福良;史忠科;;DPSK调制方式在S模式数据链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8年04期

5 苏翼凯;昌庆江;;光载无线信号的OCS-DPSK调制格式[J];中兴通讯技术;2009年03期

6 殷爱菡;周薇;焦曰里;刘方仁;;基于仿真软件的DPSK光纤传输性能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0年03期

7 张俊文;邵宇丰;方武良;黄博;陶理;朱江波;迟楠;;Novel orthogonal modulation format DRZ-FSK/DPSK for high-speed long-haul optical communication[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0年09期

8 尹立强;高玲;;2DPSK系统克服反相工作的分析[J];内江科技;2011年10期

9 刘东华,袁嗣杰;一种基于数字测频的PCM/DPSK解调方法[J];电讯技术;2004年06期

10 刘东华,王元钦,冯春燕;PCM/DPSK信号软件解调方法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付奔;胡毅;;光DPSK调制原理[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任宇林;刘贤炳;;差分相移键控DPSK在40Gb/sDWDM系统中的仿真[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锦南;袁学光;任晓敏;黄永清;张阳安;张明伦;;采用下行IRZ上行DPSK信号的新型再调制DWDM-PON方案[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王地;袁嗣杰;;基于虚拟无线电的DPSK信号解调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曾晓东;;自动补偿型DPSK光零差接收技术[A];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郑建;颜恒平;高天德;;一种超声波2DPSK编码通信系统[A];第三届上海——西安声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王昕;;基于DPSK调制的PC机无线设备监控设计[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刘竹;许渤;;DPSK与DQPSK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因素比较[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地;袁嗣杰;章兰英;;一种新颖的DPSK信号软件解调算法[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国栋;面向相位调制信号的若干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铮;面向新型调制格式的全光信号处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黄学田;下一代光网络中的全光信息处理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5年

4 张铮;面向新型调制格式的全光信类号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师严;光标记交换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哈米迪(Mahamadou Hamidine);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信号质量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何舟;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先进调制格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邵宇丰;高速光通信中新型调制码的产生及传输[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鸣;DPSK信号解调及传输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天雍;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方静;基于ASK、DPSK的XCTD剖面仪时变信道调制技术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4 袁泉;多模式解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宋伟伟;基于保偏光纤和半导体光放大器的DPSK信号2R再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武晓霞;基于DPSK的新型调制格式在高速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卢宏旺;高速DPSK与相干光通信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杨俊麒;40G DPSK模块平衡接收的研究[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袁博;采用平衡接收直接检测的DPSK接收机噪声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10 马磊;RZ-DPSK光信号新型解调译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461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