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及其多天线系统
本文关键词: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及其多天线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散射体密度均匀与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附近无建筑物的情形,建立一个适用于室内微蜂窝环境的3D空间信道模型。通过此几何信道模型,可以正确给出在无线信道中信号在MS处的到达角与到达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解析表达式,能够将其应用于多入多出系统信道性能仿真中。将该模型的数值仿真结果与其它文献中信道模型仿真结果相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参数估计结果符合理论和经验,该模型适用于微小区移动通信环境,拓展了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为仿真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日本国立新泻大学工学部;
【关键词】: 均匀分布 移动台 三维空间 空时参数 多入多出系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1153、61372128)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计划基金项目(14KJA510001)
【分类号】:TN919.3
【正文快照】: 2.日本国立新泻大学工学部电气电子工学科,新泻950-2181)0引言室内无线通信系统和局域网的应用逐渐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而室内无线信道的特性是研究的重点。一个准确的无线信道模型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很重要,亦为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 antenn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杰;曹志钢;菊池久和;;基于三维空间域模型的上行链路信道估计[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伟娜;周杰;蔡世清;;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及其多天线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年12期
2 周杰;姚颖莉;邵根富;沈晓燕;刘鹏;;基于车载通信标准街道场景的电磁散射信道模型[J];物理学报;2016年1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光;肖立民;姚彦;;一种无线信道模型的特征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9期
2 朱子行;梁俊;;基于高空平台站通信的三状态马尔科夫信道模型[J];通信技术;2009年06期
3 周龙;刘海萍;;无线通信系统信道模型研究[J];光机电信息;2010年04期
4 张正文;卓露;刘江涛;张永杰;;适用于350M集群信道的经典信道模型[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黄晓飞;徐池;张海勇;姜凤娇;;舰载卫星信道模型的探讨[J];通信技术;2011年07期
6 陈峥;李亚麟;许张生;吕星哉;;无线宽带信道模型的仿真与验证[J];电讯技术;2011年07期
7 聂欣;米红;武向军;;基于综合信道模型的星地信道性能研究[J];航天器工程;2012年01期
8 李萌;孙恩昌;张延华;;无线信道模型研究与展望(一)[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4期
9 李萌;孙恩昌;张延华;;无线信道模型研究与展望(二)[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江丽娜;魏琴芳;张祖凡;;无线统计信道模型的一种分解表示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娟;薄亚明;;三维三极化信道模型[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杉坚;张焱;芮艳华;周世东;王庭昌;;基于几何统计信道模型传播的特性动态衍变[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刚;郭漪;葛建华;;空时MIMO信道模型的研究与仿真实现[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长青;刘丹谱;乐光新;;UWB-OFDM系统中的信道模型分析[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海凛;张业荣;;一种三维统计随机多极化MIMO信道模型[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张小华;刘江涛;卓露;;Suzuki信道模型的研究与仿真[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艾山·吾买尔;吐尔根·依不拉音;早克热·卡德尔;;基于噪声信道模型的维吾尔语央音原音识别[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8 魏麟;;航空移动卫星通信信道模型及性能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石巍;周少山;申东娅;;基于Nakagami衰落的MIMO信道模型的研究与仿真[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凤山;朱雪田;周正;;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10GBase-T任务组就信道模型达成一致[N];计算机世界;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化;MIMO信道模型及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彭宏利;基于室内典型环境的WCDMA MIMO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志钢;MIMO无线统计信道建模与仿真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韩峰;煤矿井下MIMO信道模型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方娜燕;面向5G的下行多天线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徐霞;无线信道在网络仿真平台中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杨婧;毫米波MIMO星地链路信道模型及容量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翔;星载地基波束形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传顺;三维空间信道模型及其性能评估[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何昊宸;城乡结合地区Nakagami-K复合信道建模[D];重庆大学;2015年
9 刘畅;高速铁路中无线信道模型研究与系统性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王夕臣;火星探测器进入段导航问题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及其多天线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47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