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电台特征动态识别算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短波电台特征动态识别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短波通信电台的特征识别是对信号进行盲分析、侦查与反侦查和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短波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抗毁能力强、机动灵活、网络重构便捷等优点,是军事和应急通信的重要手段。短波信号虽然也可以用地面波的形式传播,但此时距离受限,因此,主要依靠天波的形式传播。由于信号的长距离传输需要依靠不稳定的大气电离层反射电波进行传播,短波信道具有多径传播、时变色散、衰落严重、干扰复杂等特点。目前,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短波频段日益拥挤,其面临的电磁环境不断恶化,而面对近来日趋复杂的短波通信环境,要有效地监视和识别不同的短波电台,关键在于对短波通信电台信号特征的准确地识别。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如何根据对短波电台信号本身的特征和信道对信号影响来识别不同的短波电台信号;(2)分析了如何获取短波电台发射机的细微特征,其中包括杂散特征和高阶统计量特征。根据对杂散特征识别效果的分析,高阶J特征和LZC聚类法的分类效果最好,而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的效果则次之,此外高阶统计量特征的包络峰度也有很好的聚类效果;(3)为分析短波信道的优劣和相关特性对信号识别的影响,研究了如何构建一个基于Watterson模型的短波通信仿真平台,介绍了Watterson模型的原理和仿真平台的系统架构,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多普勒频移、多径时延和AWGN噪声对短波信号的影响;(4)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短波通信电台的个体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K近邻估计和SVM分类器组合分类的短波信号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模式识别领域先进组合器分类算法,识别效果达到了预定的识别要求;(5)远距离的短波通信的主要传播路径依靠天波,但电离层是不稳定的,具有昼夜、季节、太阳黑子周期、经纬度等多种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VOACAP预测软件的短波电台特征动态识别算法,通过测试仿真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优化,使得识别系统能够动态适应电离层的变化,维持一个较高的识别率。
【关键词】:动态识别 信号特征 SVM分类器 K近邻估计 短波电台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概述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短波电台特征提取的现状11-13
- 1.2.2 短波信道研究的现状13-14
- 1.2.3 短波电台识别分类器设计的现状14-15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安排15-16
- 第二章 短波电台特征的研究16-33
- 2.1 引言16
- 2.2 短波电台特征的构成因素16-21
- 2.2.1 短波电台发射机的暂态特征17
- 2.2.2 短波电台发射机的稳态特征17-20
- 2.2.3 短波信道的特征20-21
- 2.3 短波电台信号的杂散特征21-30
- 2.3.1 信号包络特征21-22
- 2.3.2 高阶J特征22-25
- 2.3.3 盒维数、信息维数、LZC特征25-30
- 2.4 短波电台信号的高阶统计特征30-32
- 2.5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短波通信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33-44
- 3.1 引言33
- 3.2 短波通信33-35
- 3.2.1 多径传播33-34
- 3.2.2 多普勒频移34-35
- 3.2.3 频谱扩散35
- 3.2.4 信道噪声、干扰和衰落35
- 3.3 基于Watterson模型的短波通信仿真平台35-43
- 3.3.1 Watterson模型原理35-37
- 3.3.2 实验结果和分析37-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基于SVM的短波电台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44-58
- 4.1 引言44
- 4.2 SVM分类器44-48
- 4.2.1 线性分类器44-47
- 4.2.2 非线性分类器47-48
- 4.3 Kn近邻估计法的算法设计48-49
- 4.4 基于SVM分类器和kn近邻估计法的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49-57
- 4.4.1 识别算法设计49-52
- 4.4.2 识别系统实现52-55
- 4.4.3 实验结果和分析55-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短波电台动态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58-69
- 5.1 引言58
- 5.2 动态识别的机理58-64
- 5.2.1 电离层的基本特性58-60
- 5.2.2 VOACAP软件预测60-64
- 5.3 短波电台动态识别算法设计与实现64-68
- 5.3.1 动态识别算法设计64-65
- 5.3.2 实验结果和分析65-68
- 5.4 本章小结68-69
- 总结与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5
- 英文缩写检索表75-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78
- 附表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聆听;;入门级短波电台选购指南[J];现代通信;2009年05期
2 胡晓润;刘兴忠;王海深;;气象应急短波电台网络通信优化措施[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年05期
3 方明;;短波电台高级操作进阶[J];现代通信;2010年06期
4 刘波;蔡卓;陈潇;;短波电台遥控与组网新思路初探[J];通信技术;2013年06期
5 ;欧洲最大的短波电台[J];电子技术;1972年01期
6 汪源,吴嗣亮,王旭;一种短波电台无人值守值班机系统的设计[J];电讯技术;2002年03期
7 赵洪利;短波自适应综合通信网络系统[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王晓宇,谢维信,黄建军,黄敬雄;短波电台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的组建[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03期
9 屈战国,韩军,尚小燕,王尧;机载航空短波电台控制盒的设计与实现[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文杰;;澳大利亚宝丽550专业型短波电台使用探秘[J];现代通信;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祝颖军;;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短波电台自动测试系统[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小黑;李永卿;郭红霞;王澈;王群;;短波电台电磁辐射干扰分析[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戴晖;王春江;于全;;一种分层分布式的短波电台组网性能分析[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潘红兵;叶晓慧;黄靖;;基于虚拟仪器的短波电台自动测试系统[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蒋国峰;蒋晓松;;某机载短波电台自动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圣和;;短波电台烧CCU芯片问题分析和处理[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7 舒畅;涂建华;谭项林;;某型装备短波情报网模拟训练器设计[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8 龚淑秋;高健;贺彬;;基于LabVIEW DT-100短波电台功放板的测试系统[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9 盛中学;;试论短波通话静噪的可能性及简述科力S_8短波电话终端机[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7)[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伍一军;短波发烧宝[N];北京电子报;2001年
2 北京·伍一军;短波发烧之宝[N];电子报;2001年
3 彼文;未成为新闻的新闻[N];中国保险报;2001年
4 黑龙江·王秀军;数调收音机精品——德劲DE101[N];电子报;2002年
5 于希海 王友文 张丽娟 本报记者 于莘明;为中国陆军信息化奠基[N];科技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木人;观念转变天地宽[N];中国电子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柳添;短波电台特征动态识别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效武;短波高速体制电台组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饶志宏;短波最低限度通信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崔烁;短波数字化抗干扰电台的控制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冷冰;软交换系统中的短波接入设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郭凌云;数字化短波电台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霞;基于短波技术的无线森林火灾报警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姜圣;新一代边海防短波电台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的实现[D];东北大学;2012年
9 洪作鑫;短波电台故障自动诊断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10 常京海;无线电短波监测站选址的技术探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短波电台特征动态识别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0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