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针对NFC点对点模式的传输认证改进方案

发布时间:2017-07-18 03:12

  本文关键词:针对NFC点对点模式的传输认证改进方案


  更多相关文章: NFC 点对点模式 着色Petri网 数据加密 可信认证


【摘要】:为完善目前NFC点对点模式的漏洞,设计出一套全新的传输认证协议。采用着色Petri网进行理论建模,查找并论证安全风险的存在。通过融合多种已有的优秀算法,结合设备实际,给出全新的加密及认证方法,生成基于近场通信协议栈的安全隧道,并从算法复杂度的角度分析改进后协议的安全性。新协议能够抵御针对近场通信的多种攻击方式,稳健运行的同时更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安全上予以更高层次的保证,真正实现"碰一碰"即可完成交互的目标。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NFC 点对点模式 着色Petri网 数据加密 可信认证
【分类号】:TN92;TN915.04
【正文快照】: 0引言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短距离(10厘米内)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1],可使通讯设备间不相接触即可交互数据。NFC起先只是遥感与普通互联网技术的归并,目前已经发展成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这种短程交互极大简化了流程,带来了快速、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志蓬;林慕清;季东杰;徐剑;;无线局域网中基于身份签名的接入认证方案[J];计算机工程;2014年12期

2 刘永磊;金志刚;;无线局域网WPS安全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21期

3 孙成丹;彭木根;;近场通信技术(1)[J];中兴通讯技术;2013年04期

4 郑君杰;肖军模;杨明;刘志华;叶松;周延年;;基于有色Petri网的安全协议安全性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佳伟;金志刚;马莹莹;;针对NFC点对点模式的传输认证改进方案[J];信息技术;2016年12期

2 林玉梅;章喜字;;高校校园WLAN安全方案设计与实施[J];软件导刊;2016年06期

3 李云;陈庞森;孙山林;;基于近场通信认证的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协议的安全性设计[J];计算机应用;2016年05期

4 蔡锁德;;无线局域网中基于可靠广播的文件共享[J];现代电子技术;2016年05期

5 孙肇杰;;近场通信专利技术综述[J];中国新通信;2016年04期

6 高深;;关于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的浅析[J];工业设计;2015年10期

7 宋贵山;柴群;王东;;高校无线局域网部署方案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年15期

8 徐苏宁;;NFC与移动支付安全专利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年02期

9 王丽丽;方贤文;方欢;蔡瑞文;;P/T_网中的同步距离[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23期

10 田志辉;金志刚;王颖;;EAP-MD5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J];计算机工程;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寒;郭楠;朱志良;;节点证书与身份相结合的HMIPv6网络接入认证机制[J];软件学报;2012年09期

2 孙涛;叶新铭;刘靖;杨蒙;;一种基于CPN的协议测试序列生成方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张招亮;陈海明;黄庭培;崔莉;赵泽;;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抗无线局域网干扰的信道分配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2年03期

4 朱俊;郭长国;吴泉源;;一种基于CPN的运行时监控服务交互行为的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12期

5 王文化;沈庆国;韩春永;王滨;戴三明;;基于染色Petri网的BGP连接过程模型[J];计算机工程;2011年06期

6 姜奇;马建峰;李光松;马卓;;基于WAPI的WLAN与3G网络安全融合[J];计算机学报;2010年09期

7 杨力;马建峰;裴庆祺;马卓;;直接匿名的无线网络可信接入认证方案[J];通信学报;2010年08期

8 刘振华;周颢;赵保华;;无线局域网自适应安全管理框架及其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朱辉;李晖;苏万力;王育民;;基于身份的匿名无线认证方案[J];通信学报;2009年04期

10 彭华熹;;一种基于身份的多信任域认证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立,杨宜禾,周维真;一种新型点模式模糊松驰匹配成象跟踪算法[J];红外研究;1989年05期

2 王峰;王浩;王秀友;;一种基于点模式的指纹分阶段匹配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11期

3 郑江花,刘天时;基于点对点模式的消息机制与数据传输[J];航空计算技术;2003年04期

4 周达洋;;BYOD中国现实[J];上海国资;2013年12期

5 张莹;许国;刘玉良;张勇;;基于点模式的快速指纹匹配算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0期

6 ;世界上第一支电子笔诞生[J];电信技术;2001年08期

7 张昌芳;杨宏文;胡卫东;郁文贤;;基于局部匹配和全局验证的辐射源匹配方法[J];信号处理;2009年07期

8 特列克·巨马夏力甫;丁向民;;基于一种新型分类方法的知识点识别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年24期

9 袁鹏;胡跃明;黄恢乐;刘海明;;基于点模式的BGA芯片定位算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年06期

10 丁向民;;一种新型课件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广东 夜猫;点对点模式VS基站模式[N];电脑报;2002年

2 国海;爱立信蓝牙笔问世[N];通信产业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芳;空间统计学及其在空间模式分析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洋;基于点模式的自动指纹识别算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3 杨元;仿真假体视觉下面孔识别的神经生理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5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55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