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本文关键词:D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摘要】:数字通信具有保密性高的特点,兼具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还具有通信质量受距离的影响小的优点。当今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这期间又提出了软件无线电的构想。以数字通信为基础的软件无线电技术使无线通信技术充满活力蓬勃发展。本文主要是对调制解调板卡系统进行研究,选用以FPGA为核心的通用CPCI板卡作为系统下位机,PCI总线为上下位机传输总线,Visual Studio 2010编写上位机软件。开篇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然后从上位机和下位机以及PCI总线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DPSK调制解调板卡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能够通过上位机发送接收数据,误码率在10-7以下,可以实时修改载波频率、信号幅度、信噪比,可以对不同的数据协议进行帧同步检测。可以通过参数修改,让本系统成为能够适配多种调制参数、适应多种信道的软件无线电发送接收机。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较低的误码率,稳定性好,并且有一定的升级能力。
【关键词】:数字通信 上位机 PCI总线 FPGA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5.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1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8-9
- 1.2 项目内容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4 论文结构安排10-11
- 2 调制解调板卡系统方案设计11-18
- 2.1 系统概况11
- 2.2 系统组成11-12
- 2.3 系统性能12-13
- 2.3.1 上行遥控性能指标12-13
- 2.3.2 下行遥测性能指标13
- 2.4 方案设计13-17
- 2.4.1 上位机系统设计13-14
- 2.4.2 通道方案设计14-15
- 2.4.3 总线传输方案设计15-16
- 2.4.4 遥控遥测方案设计16-17
- 2.5 总体方案设计17
- 2.6 本章小结17-18
- 3 调制解调板卡硬件实现18-23
- 3.1 主要硬件介绍18-19
- 3.1.1 FPGA芯片18
- 3.1.2 紧凑型PCI接口(CPCI)18-19
- 3.2 输入输出通道电路设计19-21
- 3.2.1 输出通道19-21
- 3.2.2 输入通道21
- 3.3 实物展示21-22
- 3.4 本章小结22-23
- 4 PCI总线及PCI9054简介23-35
- 4.1 PCI9054简介23-27
- 4.1.1 PCI9054概述23
- 4.1.2 PCI9054功能特点与结构23-25
- 4.1.3 PCI9054工作原理25-27
- 4.2 PCI局部总线简介27-30
- 4.2.1 PCI局部总线操作27-28
- 4.2.2 PCI局部总线地址空间28-30
- 4.3 PCI本地总线设计30-34
- 4.3.1 接口模块设计31
- 4.3.2 译码模块设计31-33
- 4.3.3 中断产生模块33-34
- 4.4 本章小结34-35
- 5 FPGA调制解调模块的设计简介35-40
- 5.1 上行遥控调制模块35-37
- 5.1.1 数据预处理模块35-36
- 5.1.2 信道编码模块以及交织模块36
- 5.1.3 同相正交调制模块36-37
- 5.1.4 输出通道模块37
- 5.2 下行遥测解调模块37-39
- 5.2.1 数据预处理模块37-38
- 5.2.2 科斯塔斯环载波同步模块38
- 5.2.3 超前-滞后码元同步模块38
- 5.2.4 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38-39
- 5.2.5 帧同步模块39
- 5.3 本章小结39-40
- 6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0-57
- 6.1 硬件驱动模块40-44
- 6.1.1 PCI硬件设备驱动获取方法40
- 6.1.2 驱动接口介绍40-42
- 6.1.3 驱动安装42-44
- 6.2 需求规格说明44-48
- 6.2.1 上位机软件外部接口需求44-45
- 6.2.2 上位机软件功能需求45-46
- 6.2.3 数据协议需求46-48
- 6.3 概要设计说明48-51
- 6.3.1 打开板卡48-49
- 6.3.2 板卡启动49
- 6.3.3 板卡复位49
- 6.3.4 遥控遥测配置49-50
- 6.3.5 数据指令配置50
- 6.3.6 数据指令发送50
- 6.3.7 数据接收50-51
- 6.3.8 数据存储51
- 6.3.9 数据显示51
- 6.3.10 日志显示51
- 6.4 上位机软件功能模块使用说明51-56
- 6.4.1 主界面51-52
- 6.4.2 板卡配置模块52
- 6.4.3 遥控/遥测配置模块52-53
- 6.4.4 日志信息模块53-54
- 6.4.5 指令配置模块54-55
- 6.4.6 数据接收模块55
- 6.4.7 数据发送模块55-56
- 6.4.8 其他功能模块56
- 6.5 本章小结56-57
- 7 总结57-58
- 7.1 论文工作总结57
- 7.2 未来工作展望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kira Hirano,Yutaka Miyamoto,Shoichiro Kuwahara;A Spectral-Mode-Splitting Scheme for CSRZ and CSRZ-DPSK Signal Transmission[J];光学学报;2003年S1期
2 邓大鹏;林初善;赵峰;李洪顺;;DPSK/SCM组合调制在光标记交换中的应用性能评估[J];光通信技术;2007年06期
3 ;The effects of PMD and PDL on the performance of OOK and DPSK systems[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08年01期
4 季福良;史忠科;;DPSK调制方式在S模式数据链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8年04期
5 苏翼凯;昌庆江;;光载无线信号的OCS-DPSK调制格式[J];中兴通讯技术;2009年03期
6 殷爱菡;周薇;焦曰里;刘方仁;;基于仿真软件的DPSK光纤传输性能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0年03期
7 张俊文;邵宇丰;方武良;黄博;陶理;朱江波;迟楠;;Novel orthogonal modulation format DRZ-FSK/DPSK for high-speed long-haul optical communication[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0年09期
8 尹立强;高玲;;2DPSK系统克服反相工作的分析[J];内江科技;2011年10期
9 刘东华,袁嗣杰;一种基于数字测频的PCM/DPSK解调方法[J];电讯技术;2004年06期
10 刘东华,王元钦,冯春燕;PCM/DPSK信号软件解调方法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付奔;胡毅;;光DPSK调制原理[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任宇林;刘贤炳;;差分相移键控DPSK在40Gb/sDWDM系统中的仿真[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锦南;袁学光;任晓敏;黄永清;张阳安;张明伦;;采用下行IRZ上行DPSK信号的新型再调制DWDM-PON方案[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王地;袁嗣杰;;基于虚拟无线电的DPSK信号解调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曾晓东;;自动补偿型DPSK光零差接收技术[A];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郑建;颜恒平;高天德;;一种超声波2DPSK编码通信系统[A];第三届上海——西安声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王昕;;基于DPSK调制的PC机无线设备监控设计[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刘竹;许渤;;DPSK与DQPSK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因素比较[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地;袁嗣杰;章兰英;;一种新颖的DPSK信号软件解调算法[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国栋;面向相位调制信号的若干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铮;面向新型调制格式的全光信号处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黄学田;下一代光网络中的全光信息处理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5年
4 张铮;面向新型调制格式的全光信类号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师严;光标记交换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哈米迪(Mahamadou Hamidine);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信号质量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何舟;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先进调制格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邵宇丰;高速光通信中新型调制码的产生及传输[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鸣;DPSK信号解调及传输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马磊;RZ-DPSK光信号新型解调译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天雍;DPSK数据包时隙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方静;基于ASK、DPSK的XCTD剖面仪时变信道调制技术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5 袁泉;多模式解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蒋文皓;基于DPSK调制模式的高速空间光通信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7 解锐静;基于DPSK的光调制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8 姜斐;D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D];烟台大学;2016年
9 沙川;基于FPGA的DPSK调制解调板卡设计[D];烟台大学;2016年
10 宋伟伟;基于保偏光纤和半导体光放大器的DPSK信号2R再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5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6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