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相消技术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斗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相消技术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斗导航 抗干扰技术 空时联合滤波 FPGA实现
【摘要】: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卫星导航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实时性以及覆盖范围广等特性逐渐深入到军事建设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刻面临着各种干扰的威胁,为了保证其在各领域中所发挥作用不受到影响,提高其抗干扰性能势在必行。本文以北斗双频抗干扰天线项目作为研究背景,在北斗双频抗干扰天线的整体研制中,着重对北斗RNSS-B1和北斗RDSS-S双频点的抗干扰处理能力进行研究,先对抗干扰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再将算法应用到天线样机进行实验,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抗干扰天线的研制。首先分析研究了北斗卫星导航信号常受到的干扰类型和常用的抗干扰技术,在此基础上对阵列信号处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不同阵元阵型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其次依据阵列信号处理理论,对纯空域自适应滤波技术的结构原理进行阐述,并对滤波中权值系数的最优化准则和权值的自适应迭代算法进行了研究。再将纯空域模型扩展到空域-时域二维联合滤波模型,在此模型上以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功率倒置算法作为核心进行仿真分析。然后依据算法编写Verilog HDL代码在FPGA上实现,并利用Signal Tap II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在实现过程中,对协方差矩阵的截位处理通过计算协方差矩阵对角线上元素的最大值的最高位,作为截位起始位,最大程度保留矩阵有效位数。最后,将算法在实际的实验环境中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天线搜星、定位的能力,验证算法的抗干扰性能。通过Matlab仿真以及实际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基于功率倒置阵列的空-时二维滤波算法能够使北斗双频抗干扰天线在多个干扰的环境下起到良好的抗干扰效果。
【关键词】:北斗导航 抗干扰技术 空时联合滤波 FPGA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67.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1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14-18
- 1.2.1 国内外导航系统的研究现状14-16
- 1.2.2 卫星导航系统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6-17
- 1.2.3 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7-18
- 1.3 章节安排18-21
- 第2章 北斗导航信号概述及其抗干扰技术21-29
- 2.1 北斗导航信号22-24
- 2.1.1 北斗B1频点信号结构22
- 2.1.2 北斗B1频点信号的相关特性22-23
- 2.1.3 北斗B1频点测距码23-24
- 2.1.4 导航电文24
- 2.2 常见抗干扰方法24-26
- 2.2.1 时域滤波技术24-25
- 2.2.2 空域滤波技术25-26
- 2.2.3 空域-时域联合滤波技术26
- 2.3 不同抗干扰滤波技术的性能26-27
- 2.4 本章小结27-29
- 第3章 北斗导航系统空域-时域联合抗干扰算法原理29-63
- 3.1 阵列自适应信号处理理论29-34
- 3.1.1 阵列模型分析30-33
- 3.1.2 阵列设计33-34
- 3.2 空域自适应滤波34-36
- 3.3 最优化准则36-41
- 3.3.1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36-38
- 3.3.2 最大信干比准则(MaxSIR)38
- 3.3.3 最小二乘准则(LS)38-40
- 3.3.4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LCMV)40-41
- 3.4 自适应滤波算法41-51
- 3.4.1 最陡下降算法(SDM)42-43
- 3.4.2 最小均方(LMS)算法43-45
- 3.4.3 比较SDM和LMS算法的性能45-48
- 3.4.4 基于功率倒置的自适应算法48-51
- 3.5 空时二维联合抗干扰处理模型51-53
- 3.6 空时二维联合抗干扰算法的仿真分析53-62
- 3.6.1 纯时域的滤波仿真53-55
- 3.6.2 纯空域和空时域性能仿真对比55-57
- 3.6.3 空时滤波不同阵元数和不同时间抽头数仿真对比57-60
- 3.6.4 干扰来波方向的仿真分析60-61
- 3.6.5 抗干扰自由度的分析61-62
- 3.7 本章小结62-63
- 第4章 算法的FPGA实现63-83
- 4.1 总体框图设计63-66
- 4.1.1 抗干扰天线实验平台64-65
- 4.1.2 抗干扰处理的模块框图65-66
- 4.2 FPGA中PLL的实现66-68
- 4.2.1 PLL的IP核设计66-68
- 4.2.2 PLL的仿真分析68
- 4.3 四路通道AD采样68-70
- 4.4 数字下变频70-76
- 4.4.1 FPGA中NCO的实现70-73
- 4.4.2 FPGA中混频器的配置73
- 4.4.3 FPGA中低通滤波器的配置73-76
- 4.5 权值的迭代模块76-79
- 4.5.1 协方差矩阵的计算76-77
- 4.5.2 权值迭代77-79
- 4.6 实验结果79-81
- 4.7 本章小结81-83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83-85
- 参考文献85-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9-91
- 致谢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业内佚名;;北斗导航会成为标配吗?[J];音响改装技术;2013年02期
2 杨光;廖炳瑜;袁洪;;北斗导航业务处理系统的评估[J];计算机仿真;2008年11期
3 ;“北斗导航走进校园”调研活动圆满结束[J];数字通信世界;2011年06期
4 刘基余;;增强北斗导航性能的几点建议[J];数字通信世界;2011年02期
5 游建;;推动北斗导航社会化应用,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京隆重召开[J];数字通信世界;2011年12期
6 刘丹;田银枝;曹红杰;梁涛;;基于北斗导航的“天地一体化”公安扁平化指挥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12期
7 刘玉;;北京打造北斗产业聚集区——“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J];数字通信世界;2012年12期
8 王寅;;北斗导航,我们自己的[J];中国报道;2012年12期
9 冯阳萍;;论北斗导航在道路运输业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4年01期
10 殷春燕;;价格缩水10倍! 北斗导航跑步进入民用市场[J];集成电路应用;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晓松;菜洪亮;魏俊峰;刘文平;;北斗导航产业建设效益评价研究[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 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4年
2 贺鹏;乌萌;高扬;;北斗导航定位仪系统平台设计[A];2008年船舶通信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汉增;;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介绍及其发展设想[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无线电导航学组“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程飞翔;陈金鹰;;北斗导航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北斗导航产业:即将迎来产业爆发年[N];证券时报;2012年
2 孙霞云;军地合作共推北斗导航应用普及[N];中国质量报;2012年
3 翟羽佳 徐凌晖;北斗导航产品在旅游行业实现规模应用[N];中国航天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于长洹;北斗导航手机将量产 核心芯片为东莞智造[N];东莞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李国敏;“北斗导航”应用成果亮相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N];科技日报;2014年
6 记者 王瑜婷;北斗导航产业产值破百亿[N];中国测绘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舒晴;产业链形成 市场看好北斗导航[N];中国改革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欧阳春香;北斗导航产业扶持新政酝酿推出[N];中国证券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孙维锋;北斗导航产业化应用提速[N];东莞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徐红;我国北斗导航产业总产值逾百亿元[N];经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飞飞;《2013-2014年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发展蓝皮书》(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湘潭大学;2015年
2 刘定封;SC公司北斗导航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薛涛;北斗导航接收机的硬件设计与实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毛锐;北斗导航模块性能测试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16年
5 钱春雷;北斗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相消技术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6 成川川;北斗导航接收机捕获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何予;基于北斗导航及LTE的位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8 谭婷;北斗导航接收机的宽动态数字反馈式AGC的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锐敏;基于GIS技术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吕翠改;基于空时域的北斗导航抗干扰接收算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73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7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