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智能电网中通信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7-25 23:21

  本文关键词:智能电网中通信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配用电 接入网 组网分析 EPON TD-LTE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各类10kV及0.4kV配用电新业务逐渐开展应用,为满足智能电网业务的承载需要,通信接入网开始进行试点建设。这种为满足单一业务通信需求而进行建设的通信接入网,由于缺少技术体制的顶层设计,建设过程中各地技术体制选择不一,各种有线和无线的通信技术在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规模的试点应用,试点过程中各地通信接入网在技术体制、带宽、安全性、运维难度等方面差异较大,部分网络融合性较差无法满足后续新业务的承载需求,造成投资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试点应用的通信接入网现状进行研究,以全业务覆盖的要求对配电自动化及配变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信息采集等智能电网新业务的带宽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提出通信需求,通过对目前试点中光纤通信中EPON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和无线专网技术中MCWILL技术、WIMAX技术和TD-LTE技术应用优势与不足进行对比分析,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以经济性为原则,对比选取EPON技术和TD-LTE1800MHz技术作为最优技术体制选择,之后分别针对EPON技术和TD-LTE在建设应用过程中不同层面的组网模型、光功率预算、网络安全性保障等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研究内容为后期试点单位的技术体制选择和设计思路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设依据,符合后期通信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配用电 接入网 组网分析 EPON TD-LTE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6;TN915.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通信接入网发展现状10-13
  • 1.2.1 通信接入网定义10-11
  • 1.2.2 国外通信接入网发展现状11
  • 1.2.3 国内通信接入网发展现状11-13
  • 1.3 存在问题13-14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4-15
  • 第2章 智能电网通信业务需求研究15-19
  • 2.1 10kV侧通信网业务15-16
  • 2.1.1 带宽需求15
  • 2.1.2 安全性需求15-16
  • 2.2 0.4kV侧通信网业务16-18
  • 2.2.1 带宽需求16-17
  • 2.2.2 安全性需求17-18
  • 2.3 本章小结18-19
  • 第3章 通信接入技术研究19-27
  • 3.1 光纤通信技术19-22
  • 3.1.1 EPON技术19-21
  • 3.1.2 工业以太网技术21-22
  • 3.2 无线通信技术22-25
  • 3.2.1 WIMAX22-23
  • 3.2.2 MCWILL23-24
  • 3.2.3 TD-LTE24-25
  • 3.3 电力线载波技术25-26
  • 3.4 本章小结26-27
  • 第4章 通信接入网技术选择27-30
  • 4.1 预算充足的情况下27-28
  • 4.2 预算不足的情况下28-29
  • 4.3 本章小结29-30
  • 第5章 EPON技术应用设计30-39
  • 5.1 建设思路30-31
  • 5.1.1 光缆建设思路30
  • 5.1.2 EPON系统建设思路30-31
  • 5.2 10kV层面组网模式31-33
  • 5.2.1 系统部署位置31-33
  • 5.3 0.4kV组网模式33-34
  • 5.3.1 整体架构33
  • 5.3.2 0.4kV侧组网模型33-34
  • 5.4 光功率预算34-35
  • 5.5 骨干通信网要求35-36
  • 5.6 安全防护设计要求36-38
  • 5.6.1 整体要求36-37
  • 5.6.2 主站安全防护37
  • 5.6.3 子站/终端安全防护37-38
  • 5.6.4 信道防护措施38
  • 5.7 本章小结38-39
  • 第6章 TD-LTE技术应用设计39-47
  • 6.1 基站选址39
  • 6.2 无线覆盖提升策略39-40
  • 6.3 网络结构设计40-43
  • 6.3.1 系统组成40-41
  • 6.3.2 基本网络结构41-42
  • 6.3.3 TD-LTE与传输网融合模型42-43
  • 6.4 网管实现方案43-45
  • 6.4.1 功能需求43
  • 6.4.2 网管总体架构43-44
  • 6.4.3 网管部署方案44-45
  • 6.5 安全解决方案45-46
  • 6.5.1 网络安全架构45-46
  • 6.5.2 安全解决方案46
  • 6.6 本章小结46-47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47-48
  • 主要参考文献48-5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51-52
  • 致谢52-53
  • 作者简介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政府正式启动智能电网项目[J];电气技术;2009年06期

2 ;澳大利亚斥资1亿澳元建造智能电网[J];华东电力;2009年06期

3 ;关于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帅军庆6月1 6日接受东方早报记者独家采访[J];华东电力;2009年06期

4 张征容;;智能电网浅述[J];云南电力技术;2009年03期

5 方廷;白丹;;智能电网特点及发展趋势[J];云南电业;2009年07期

6 ;国外智能电网研究与应用[J];国家电网;2009年06期

7 ;第一届智能电网研究学术论坛召开[J];供用电;2009年04期

8 苗新;张逸飞;刘津;;智能电网的中国之路[J];国家电网;2009年07期

9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智能电网研究中心”成立[J];电气技术;2009年09期

10 韩晓平;;我们为什么需要智能电网[J];大众用电;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益民;;坚强智能电网的探索与实践[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卢强;何光宇;;智能电网及其工程实现[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余贻鑫;赵金利;;中国智能电网概况——2010年3月3日于东京智能电网研讨会[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丙镇;;日本智能电网的现状及发展[A];201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贺勋;;智能电网之初探[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之俭;;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建设简介[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俊;;智能电网统计指标研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锐;谢兰;吴文凯;杨昆;;智能电网及其发展态势分析[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熹;;智能电网配用电通信技术的现在时与将来时[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魏林;李博;李杨;;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及探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昊;发展“智能电网”需要统筹兼顾[N];中国电力报;2009年

2 楚新;美国正式启动智能电网项目[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早报记者 李晓辉;“智能电网不只是电网公司的事,电信等行业同样 面临很大机遇”[N];东方早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生锋;智能电网:工业转型新“推手”[N];扬州日报;2009年

5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 张锐;智能电网:全球经济的未来动力与引擎[N];国际商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曾静婕;美国81亿美元打造智能电网“盛宴”[N];中国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颖晖;一个小岛的智能电网图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徐炜旋;智能电网:看上去很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9 本报记者 唐烨 本报实习生 王文清;智能电网:一块被争夺的经济“蛋糕”[N];解放日报;2010年

10 黄晓华;《智能电网知识读本》《智能电网技术》出版发行[N];国家电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伟伟;车载智能电网[D];清华大学;2014年

2 马若飞;智能电网中异构通信网络的共存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任鹏;智能电网中通信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于君;智能电网无线传感监测及负荷预测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赵良;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电网规划评价模型与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陈乐;智能电网通信中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周黎莎;智能电网低碳效益关键指标选取与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马同涛;智能电网利益链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黄立新;智能电网条件下输电检修优化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芦翔;智能电网中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超;智能电网大数据相关应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飞;智能电网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陆金耀;智能电网用户行为多维度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玮;基于环签名和无证书签名的智能电网缴费方案[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刘淑婷;《智能电网拨款计划—进度报告》翻译报告[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徐毅;坚强智能电网低碳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韩祥璞;多网络服务环境下智能电网通信网络选择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范殨程;智能电网监控中的无线传感网络及其安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9 李利;智能电网中信息传输网络时间同步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10 肖雄;智能电网中馈线终端的研究与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73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73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8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