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角模型的航空自组网地空通信连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角模型的航空自组网地空通信连通性研究
【摘要】:航空自组网是指飞机飞行时相互间无中心、自组织形成的网络,作为一种新的航空通信方式有望成为跨洋民用航空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跨洋民用航空自组网网络规模大、节点随机分布并高速运动、通信链路高动态变化,组网可行性及航空自组网连通性的研究对设计航空自组网各层协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航线的航空自组网连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航线单、双航路和单航线多航路,而对多航线航空自组网连通性的研究甚少。由此,针对交叉多航线的航空自组网的特点和需求研究其连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析了航空自组网的特点,总结了航空自组网网络连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现有的基于固定交叉多航线的航空自组网连通性研究,分析了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基于空中飞机通过空-空链路和地-空链路接入地基站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民航飞机沿航线飞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模型的航空自组网连通性研究方法,对多航线航空自组网的连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推导了航空自组网连通概率表达式。结合相关航空规约,将三维航线压缩到一个三角网格的二维平面中,给出了任意交叉多航线的节点度分布计算公式,得到了航空自组网的连通概率,并分析了在不同飞机通信半径下,飞机节点密度与连通概率的关系;(2)提出了多航线航空自组网飞机节点到地基站连通概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多航线航空自组网端到端连通的特点,搜索起始飞机节点到地基站的所有路径并建立相关邻接矩阵,根据邻接矩阵判别端到端的有效路径并删除所有无效路径,最后计算起始飞机节点到地基站至少存在一条路径的概率,即节点连通到地基站的概率;(3)在多航线航空自组网仿真场景下,对所提出的理论推导计算公式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节点度分布、航空自组网连通概率以及地空通信端到端连通概率公式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影响航空自组网连通性的一些关键参数,为航空自组网的组网可行性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航空自组网 多航线 三角网格 连通概率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351.36;V243.1;TN92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2 航空自组网研究现状9-14
- 1.3 网络连通性研究现状14-17
- 1.4 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17-19
- 2 固定航线的航空自组网连通性研究19-24
- 2.1 一维航线连通概率19-20
- 2.2 航线网连通概率20-22
- 2.2.1 分支连通概率21
- 2.2.2 图的连通概率21-22
- 2.3 固定航线模型连通性研究的局限性22
- 2.4 本章小结22-24
- 3 基于三角模型的航空自组网连通概率24-43
- 3.1 引言24-25
- 3.2 多航线航空自组网网络模型介绍25-27
- 3.2.1 多航线航空自组网场景25
- 3.2.2 基于三角模型的多航线模型25-27
- 3.3 节点连通概率27-30
- 3.3.1 节点度分布27-30
- 3.3.2 节点连通概率30
- 3.4 仿真分析30-42
- 3.4.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30-34
- 3.4.2 度分布的仿真分析34-39
- 3.4.3 连通概率的仿真分析39-42
- 3.5 本章小结42-43
- 4 航空自组网地空通信多跳连通分析43-61
- 4.1 相关数学理论43-44
- 4.2 端到端连通概率44-54
- 4.2.1 端到端的有效路径44-47
- 4.2.2 路径合并47-51
- 4.2.3 多跳连通概率51-54
- 4.2.4 地空通信连通概率54
- 4.3 仿真分析54-60
- 4.3.1 仿真理论统计54-55
- 4.3.2 仿真场景55
- 4.3.3 仿真结果分析55-60
- 4.4 本章小结60-61
- 5 总结与展望61-62
- 5.1 论文总结61
- 5.2 展望61-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67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博;黄国策;张衡阳;任清华;;甚高频航空自组网的组网概率及连通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郑博;张衡阳;孙鹏;黄国策;;航空自组网单、双向航路连通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颜俊,刘沛,苗世洪;自组网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5年17期
4 常促宇;向勇;史美林;;车载自组网的现状与发展[J];通信学报;2007年11期
5 潘鸣宇;贺家胜;迟忠君;赵建勇;;基于短距无线通信的电动公交车自组网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3年01期
6 王小军;赵玉亭;;基于博弈论的自组网数据链资源调度分析[J];电子制作;2013年10期
7 李文锋;梁健;;网络中心战下的雷达自组网技术[J];信息化研究;2009年11期
8 杨路刚;赵玉亭;王茹意;;一种基于纳什议价解的自组网时隙分配策略[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武磊磊;刘力天;;短波自组网路由技术研究与实现[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彩莲;郭志强;张宏伟;韩冬冬;;基于压制武器系统的自组网实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亮;夏玮玮;沈连丰;;车辆自组网车载单元的设计与实现[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毓高;李丽君;刘鸿飞;王涛;袁仲君;;车用自组网广播吞吐量建模与优化[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赵璐;刘南杰;黄波;;车载自组网中车辆相对定位研究[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伟;王建平;刘伟;张崇巍;;基于城市配电网结构的分层无线传感自组网链路质量路由算法研究[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皮罡;夏玮玮;沈连丰;宋铁成;;一种应用于安全服务的车辆自组网路边单元路由算法[A];第十六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1年
6 任雄伟;王宏远;;自组网中周期路由更新机制的性能分析[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福;信丰电信有效遏制私自组网[N];人民邮电;2004年
2 英春 史美林;新兴的“自组网”技术[N];人民邮电;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志明;跨洋民用航空通信组网及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刘学;航空自组网连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谢旭;车载自组网的通信策略与协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彭鑫;车载自组网节点定位及频谱分配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聂敏;战术自组网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郑相全;基于负载均衡的无线自组网关键技术与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林英撑;民用航空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周伯生;移动自组网络中可扩展性路由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9 谷文哲;航空自组网QoS路由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月明;基于WIFI的自组网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陈小龙;ZigBee技术在电力检测中的应用及其自组网路径寻优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甄伟娜;车载自组网的认证和隐私保护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4 袁宗胜;在433MHz下基于DSR算法的MANET设计与实现[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团文董(Doan Van Dong);基于能量效率的协作车联网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何琛;基于ADS-B的航空自组网路由协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李少雄;自组网接入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刘s,
本文编号:596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9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