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圆极化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设计

发布时间:2017-07-31 12:38

  本文关键词:圆极化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相控阵天线 圆极化 宽角扫描 微带天线


【摘要】:相控阵天线就是通过控制各单元天线的相位以达到波束扫描的阵列天线。相控阵天线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战术雷达,如搜索、引导、火控及导弹制导雷达;一些民用雷达,如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着陆系统、气象雷达、卫星通信等,其中卫星通信一般要用到宽角扫描的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因此宽扫描角的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卫星通信中相控阵天线一般都要求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抗辐射等特性,介于微带天线具有的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特性,本文设计中采用微带天线作为基本单元天线,设计加工测试了两套K频段的相控阵天线,这两套天线分别为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分别用着接收和发射天线。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相控阵天线作了概述;阐述了相控阵天线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圆极化相控阵天线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分析方法。(2)在传统微带天线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两款单元天线。贴片天线的贴片开缝能增加带宽,同时本文通过开缝还把馈电位置调整到天线的几何中心,改善了轴比特性。(3)采用微带天线作为单元天线,通过周期性旋转设计优化了一款64元接收相控阵天线。分析验证了常规天线布局的缺陷,通过4元小阵列经0°、45°、135°、270°旋转能够改善轴比特性和轴比带宽,并在此基础上建模仿真设计了一个8×8接收天线。此阵列天线加工测试效果较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4)采用微带天线作为单元天线,通过0°、90°、180°、270°周期旋转仿真设计了一个8×8发射天线,仿真效果良好。对天线进行加工,并测试了天线的有源驻波和阵中单元方向图。
【关键词】:相控阵天线 圆极化 宽角扫描 微带天线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2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13
  • 1.4 本文组织安排13-15
  • 第二章 相控阵天线的基本理论15-30
  • 2.1 天线基本参数15-19
  • 2.1.1 输入阻抗15-16
  • 2.1.2 带宽16
  • 2.1.3 辐射方向图16-17
  • 2.1.4 方向性系数、增益17-18
  • 2.1.5 极化方式18-19
  • 2.2 微带圆极化天线理论19-25
  • 2.2.1 微带天线分析方法19-21
  • 2.2.2 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21-25
  • 2.3 平面相控阵天线理论25-29
  • 2.3.1 方向图乘积原理25-27
  • 2.3.2 阵列天线单元互耦及分析方法27-28
  • 2.3.3 栅瓣抑制条件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圆极化单元天线设计30-37
  • 3.1 同轴馈电圆极化天线设计30-33
  • 3.1.1 天线结构及设计参数30-31
  • 3.1.2 天线设计及仿真结果31
  • 3.1.3 天线仿真及测试结果31-33
  • 3.2 几何中心探针馈电圆极化天线设计33-36
  • 3.2.1 天线结构及设计参数33-34
  • 3.2.3 天线优化仿真结果34-36
  • 3.3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K频段接收相控阵天线设计37-57
  • 4.1 接收天线指标37
  • 4.2 天线布阵分析37-39
  • 4.3 常规矩形排部阵列天线仿真39-40
  • 4.4 周期旋转阵列设计40-44
  • 4.4.1 单元天线改进40-42
  • 4.4.2 2×2 旋转阵列仿真设计42-44
  • 4.5 接收天线仿真设计44-47
  • 4.6 天线加工测试结果47-56
  • 4.7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K频段发射相控阵天线设计57-68
  • 5.1 阵列天线指标57
  • 5.2 阵列天线方案分析57-60
  • 5.3 阵列天线仿真设计60-63
  • 5.4 天线加工及测试结果63-67
  • 5.5 本章小结67-6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6.1 全文总结68
  • 6.2 未来展望68-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4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清宗,王颖;用于相控阵天线的光纤真延时技术[J];半导体光电;2002年04期

2 徐晓文;基于测试不变性方程的矩阵分解技术在相控阵天线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束咸荣,李建新;平面相控阵天线极限扫描空域分析[J];现代雷达;2005年07期

4 ;波音公司向雷声交付首批相控阵天线[J];航天电子对抗;2010年03期

5 洪流;俞石云;刘云志;;车载光控相控阵天线设计[J];微波学报;2010年S2期

6 刘捷;杨春山;韩志奎;杨建华;;相控阵天线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王侃;朱瑞平;;相控阵天线的电磁环境分析[J];电子学报;2012年03期

8 阎鲁滨;;星载相控阵天线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航天器工程;2012年03期

9 潘宇虎;牛宝君;李小秋;高铁;何丙发;;相控阵天线模式项散射特性研究[J];微波学报;2012年03期

10 陈敬熊;相控阵天线的“盲点”问题[J];电子学报;197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流;俞石云;刘云志;;车载光控相控阵天线设计[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尚军平;苏道一;;相控阵天线单元故障鉴别方法[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何亚东;;一种相控阵天线结构设计[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从思;平丽浩;王猛;徐慧娟;;基于阵元互耦的相控阵天线结构变形影响分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匡勇;于春国;聂晓初;周卫;郭林;;有限扫描固态相控阵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于晓乐;倪大宁;刘少东;王五兔;;低剖面圆极化六角形相控阵天线的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高军;曹祥玉;文曦;;机载相控阵天线辐射场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曹祥玉;高军;姚旭;;相控阵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马津芬;;传热学理论在某相控阵天线温度分析中的应用[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石吉锋;洪家财;陈丹;;浅谈相控阵天线技术在未来深空探测中的应用[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阳特;如何成就“星际实时对话”[N];中国航天报;2013年

2 陈佳佳;“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N];中国航天报;2014年

3 冯卫东;世界最复杂硅相控阵芯片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尚军平;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与校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晨;光学真时延相控阵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陈曦;相控阵天线相位中心及卫星通信圆极化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樊芳芳;超宽带天线与相控阵天线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松华;异向介质与基于EBG的相控阵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赵红梅;星载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李曙光;面向光控相控阵天线的光纤真时延迟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李彪;国产大飞机防撞雷达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孔庆功;海事卫星通信立体相控阵天线的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李玮;相控阵天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与软件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罗天光;大间距相控阵天线栅瓣抑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牛娟;Ku波段圆极化微带相控阵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永华;两维相扫天线波束优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健;相控阵天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孔祥国;高速公路ETC系统相控阵天线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10 程开明;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与校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9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599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a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