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UHF频段近场RFID读写器天线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06 12:03

  本文关键词:UHF频段近场RFID读写器天线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场均匀性 近场天线 UHF RFID系统


【摘要】: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其中超高频近场RFID系统是研究热点之一。作为近场RFID系统的关键部件,近场读写器天线的设计方法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天线近场不均匀会导致RFID系统中标签的漏读和误读,因此近场的均匀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天线近场变化剧烈、分布复杂且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近场的均匀性研究是近场天线设计的一个难点。本文针对天线近场的均匀性问题,研究了三种近场天线的设计方法,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基于截止波导的电磁泄漏原理,通过地板开孔,提出了场均匀的近场天线设计新思路。利用该思路设计研制的两款天线,保证了天线上方近场场强分布的均匀性。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天线地板上孔径的尺寸可控制天线的泄露场强大小。(2)通过缩短天线单元间距、增大单元互耦的方法有效抑制天线的远场辐射特性,进一步改变单元间馈线长度、调整单元馈点相位,从而改善天线的近场均匀性。所设计近场长天线的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该天线正上方300mm处的场强波动仅有2dB,其测试阻抗带宽为68MHz(880-948MHz),覆盖了美标UHF频段。(3)将分段电容加载技术应用到近场长天线的设计中,通过加载电容的相位补偿改善天线的近场均匀性。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天线正上方100mm处的近场场强波动也仅有6dB,其测试阻抗带宽为15MHz(918-933MHz),覆盖了国标UHF频段。(4)最后,搭建了UHF频段RFID应用系统,通过回波信号功率(RSSI)和标签阅读距离测试,证明了本文设计研制天线的近场均匀性良好,从而再次验证了本文的三种近场天线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场均匀性 近场天线 UHF RFID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4;TN8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概述11-12
  • 1.1.2 近场天线在RFID智能管理系统中的应用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16
  • 1.2.1 RFID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RFID读写器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 本文主要结构与内容16-18
  • 第二章 基于截止波导理论的近场天线设计方法研究18-31
  • 2.1 截止波导理论18-19
  • 2.2 基于截止波导理论的悬置微带近场天线设计19-26
  • 2.2.1 设计思路19-20
  • 2.2.2 天线设计20-21
  • 2.2.3 天线性能分析21-24
  • 2.2.4 天线近场均匀性研究24-26
  • 2.3 基于截止波导理论的微带近场天线设计26-30
  • 2.3.1 设计思路26
  • 2.3.2 天线设计26-27
  • 2.3.3 天线性能分析27-28
  • 2.3.4 天线近场均匀性研究28-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基于强耦合技术的近场长天线设计方法研究31-40
  • 3.1 天线单元设计31-32
  • 3.2 长天线设计32-34
  • 3.3 长天线性能分析34-37
  • 3.4 长天线近场均匀性研究37-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基于电流相位补偿技术的近场长天线设计方法研究40-52
  • 4.1 传输线基本理论40-42
  • 4.2 传输线天线性能研究42-43
  • 4.3 电容加载长天线性能研究43-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近场天线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研究52-62
  • 5.1 基于截止波导理论的近场天线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研究52-56
  • 5.1.1 应用背景52-53
  • 5.1.2 系统搭建53-54
  • 5.1.3 数据分析54-56
  • 5.2 基于强耦合技术的近场长天线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研究56-59
  • 5.2.1 应用背景56
  • 5.2.2 系统搭建56-58
  • 5.2.3 数据分析58-59
  • 5.3 基于电流相位补偿技术的近场长天线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研究59-61
  • 5.3.1 系统搭建59
  • 5.3.2 数据分析59-61
  • 5.4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62
  • 6.2 不足与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8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新宇;虞慧群;;基于实时UML顺序图的物联网交互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4年11期

2 汪炜;李民权;陈林;黄魏;;一种UHF频段小型圆极化微带天线[J];无线通信技术;2013年04期

3 童廷洋;马振洲;;超高频RFID标签一致性的近场检测技术[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04期

4 邵晓岚;;浅谈RFID图书智能馆藏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年03期

5 聂妍;王艳丽;;关于具有空气隙的矩形微带天线的谐振频率探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豆刚;蒋洪川;张万里;彭斌;;基于LC谐振的无线无源应变传感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12期

7 杜太行;王国华;刘旭;;UHF射频读写器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20期

8 刘起坤;邢锋;张广求;;一种新型双陷波超宽带天线设计[J];微波学报;2011年01期

9 张银龙;楼建东;杜峰;欧阳凯;;利用加载技术设计对数周期天线及其结果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徐亮;;缝隙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邢自健;RFID系统中的读写器天线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周恩;微带线漏波的利用与抑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尚福财;基于超材料的微带圆极化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蔡文琦;具有防碰撞功能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李文勋;基于物联网应用的RFID天线设计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李鹏;RFID系统中双向认证协议的应用与设计[D];西华大学;2012年

5 李旭彦;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模块射频电磁场抗干扰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杜晓琳;3G上网卡天线OTA性能及低SAR终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白曦源;基于列表式读取方式的RFID系统性能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夏宏锋;RFID在J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应莹;基于缺陷接地结构的双频微带天线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9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629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