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火控雷达和电子战一体化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机载火控雷达和电子战一体化问题研究
【摘要】:现在的战斗机都装载有火控雷达(FCR)、电子战系统(EWS)和无线数据链等。这些系统都是独立工作的,且相互之间很少有信息交换。为有效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出了各系统之间的四级融合机制:初级融合、原始数据级融合、分系统级融合、组网级融合。其中前三级融合均基于单个多功能传感器,最后一级融合基于多功能传感器组网。四级融合机制大大提高了雷达和电子战系统的效率,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94362部队;空军预警学院;
【关键词】: 战斗机 火控雷达 电子战 协作 融合
【分类号】:TN959.73;V271.4
【正文快照】: 0引言现代战斗机一般都装载有火控雷达(FCR)和电子战(EW)等设备,通常机载火控雷达主要是用来探测和跟踪对方目标,为发射导弹等攻击型武器提供目标的位置数据及其它参数;而EW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它要全方位全频段探测对本机有威胁的目标,及时向驾驶员发出告警,并进行电子干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成伟;高扬;;直升机载雷达电子战系统面临的作战环境及发展趋势[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0年03期
2 赵锋;王雪松;肖顺平;;雷达电子战系统分布式仿真时间管理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7年01期
3 蒙洁,汪连栋,王国良,戚宗锋;雷达电子战系统电磁环境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战立晓;李蕾义;汤子跃;张袁鹏;;机载火控雷达和电子战一体化问题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16年06期
2 赵培聪;;舰载雷达/电子战一体化系统构架和技术发展研究[J];现代雷达;2016年11期
3 马静;;电磁对抗干扰仿真的装备性能评估方法[J];现代防御技术;2015年05期
4 张杨;石川;耿宏峰;乔会东;;空战场雷达电磁环境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5年10期
5 唐鑫;杨建军;冯松;张磊;;美军机载RWR/ESM系统现状与发展[J];电讯技术;2015年03期
6 高红友;张允;江友平;;一种多功能雷达信号环境模拟器设计[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7 黎铁冰;黄高明;黄傲林;毛盾;;海上联合信息作战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年02期
8 官正涛;;一种直升机载X/Ka双频段雷达共口径天线[J];电讯技术;2013年06期
9 卢小勇;闫抒升;王晓军;韩阳阳;;电磁环境模拟雷达脉冲宽度建模与仿真研究[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田智;刘卫东;王正元;;一种战场电磁信号识别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凌云,姜振东;HLA/RTI中时间管理服务研究[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黄健,黄柯棣;HLA中的时间管理[J];计算机仿真;2000年04期
3 康锡章,康健;雷达系统设计中电子对抗环境的确定[J];航天电子对抗;1998年01期
4 何杰;;多信号模拟仿真软件[J];电子对抗技术;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电子战的发展趋势[J];航天电子对抗;2000年03期
2 缪青荣;188/56智能通讯计算机在电子战系统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对抗;2000年02期
3 曲长文,何友;舰载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J];舰载武器;2000年03期
4 ;美国会议员发表评论呼吁立即加强电子战自卫能力[J];电子对抗技术;2001年03期
5 余强;法国海军电子战系统Sidewind/Cuirasse[J];舰船电子对抗;2001年06期
6 王贤彪;新世纪面临的电子战威胁[J];电子对抗技术;2003年06期
7 P.L.罗;张国良;;舰艇防御用的电子战系统[J];国外舰船技术.雷达与对抗;1982年06期
8 P.H.白克斯;刘良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电子战活动概况[J];国外舰船技术.雷达与对抗;1983年06期
9 张运良;;机载电子战系统[J];航空电子技术;1984年03期
10 李春玉;;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J];航天电子对抗;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柯宏发;陈永光;;电子战系统试验中的灰色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涛;吴京;周一宇;安玮;;基于HLA的综合电子战仿真系统设计[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宫萍;赵洪利;;电子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哲坤;黄志英;;基于排队论的电子战系统目标干扰能力分析[A];2010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邓如航;;舰载电子战系统半实物仿真中仿真数据以太网实时传输[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山爱;印打造电子战中心“对抗中巴”[N];中国国防报;2011年
2 刘晓辉;电子战系统,可应对精确打击[N];中国国防报;2014年
3 谭龙;俄总统:将对美东欧反导发动电子战[N];中国国防报;2008年
4 夏效生 本报特约记者 张学峰;解读未来电子战[N];中国国防报;2011年
5 蒲小勃;国际先进战斗机电子战系统浅析[N];中国航空报;2011年
6 耿一冬 陈万军;王有朝和海上电子战系统[N];解放军报;2001年
7 草木;“白雪”电子战行动[N];中国航空报;2000年
8 本报专稿 何适;日本欲在钓鱼岛打电子战[N];世界报;2013年
9 孙振武 王大伟;浅析电子控制战[N];中国国防报;2010年
10 本报专稿 陈光文;“无形之手”神秘莫测 ——美国升级AN/SLQ—32舰载电子战系统[N];世界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加祥;美军电子战试验与鉴定及其启示[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黄胜鲁;电子战仿真综合效能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3 孙纪尧;“电子战”的维度识别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李婧娇;多功能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仿真[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杰;电子战中实时模拟高密度多体制雷达脉冲信号产生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胡谨贤;电子战系统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1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65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