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容迟网络中基于友好社区模型的路由算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9:00

  本文关键词:容迟网络中基于友好社区模型的路由算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容迟网络 友好社区 数据转发 拷贝数 传递率


【摘要】:容迟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s, DTN)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络,具有节点分布稀疏、端到端连接不稳定、传递率低、平均延时高等特点。在绪论中,我们详细的介绍了DTN网络的研究现状,网络特点和应用领域。接着,在第2章总结了算法性能评估标准以及已有的一些著名路由算法的优缺点。由于DTN网络端到端连接不稳定,传统的路由方法不再适合,DTN网络通信主要采用“存储-携带-转发”的方式。源节点如何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携带数据,以及携带数据包节点如何寻找目的节点或更优的中继节点进行数据转发,最关键的是如何实现快速有效地将数据包传递到目的节点。第三章概述了用社交结构图表示的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节点的社会属性以及一些基于这些社会属性的路由算法。随着4G的推广、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中人们主导着节点的移动方式,节点被赋予了社会属性。其中的社会属性包括社区性、中心性、友好性、相似性以及自私性等,研究的热点是如何利用这些社区属性,设计新的路由算法。大部分路由转发算法只考虑网络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但本文考虑到DTN网络中节点的社会属性会导致存在很多网络节点频繁访问某个地理社区,根据节点访问社区的历史信息来定义节点的友好社区,提出了一种基于友好社区的路由算法(Friend community-based routing algorithm, FCR)。在该算法中,源节点首先将数据包传递给自身的友好社区AP点,然后源节点的友好社区AP点选择本社区中与目的节点友好社区AP点接触次数最多的节点作为中继点。从而数据包被快速地传递到目的节点的友好社区,并最终由目的节点的友好社区AP点将数据包传递到目的节点。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著名的Epidemic、Label和SGBR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保证接近Epidemic达到最大传递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明显地节约网络拷贝数。
【关键词】:容迟网络 友好社区 数据转发 拷贝数 传递率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19
  • 1.1 DTN网络概述15-16
  • 1.1.1 DTN网络的发展15
  • 1.1.2 DTN网络的特性15-16
  • 1.2 DTN网络的应用16-17
  • 1.3 研究现状与主要任务17
  •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7-18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18-19
  • 第二章 DTN网络的路由机制19-22
  • 2.1 DTN网络的路由评估指标19
  • 2.2 DTN网络路由算法分类19
  • 2.3 DTN网络路由算法19-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社会属性在DTN网络路由的应用22-28
  • 3.1 DTN网络节点的社会属性22
  • 3.2 基于节点社会属性的DTN网络路由算法22-26
  • 3.2.1 社区性22-23
  • 3.2.2 中心性23-25
  • 3.2.3 友好性25
  • 3.2.4 相似性25-26
  • 3.2.5 自私性26
  • 3.3 本章小结26-28
  • 第四章 基于友好社区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28-35
  • 4.1 引言28
  • 4.2 网络模型28-29
  • 4.3 基于友好社区的路由算法29-31
  • 4.3.1 基于友好社区的路由算法29-30
  • 4.3.2 算法分析30-31
  • 4.4 性能评价31-34
  • 4.4.1 FCR、Epidemic、Label和SGBR路由性能31-32
  • 4.4.2 阈值λ对FCR算法性能的影响32-34
  • 4.5 本章小结34-3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5-36
  • 参考文献36-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会群,蒋亚军,孙晶,李正熙,高远;路由联盟建模与震荡检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09期

2 曲荣欣;张春宏;高远;;基于安全配置准则的路由策略冲突级别的确定[J];计算机工程;2006年11期

3 徐昕;顾云丽;;自私路由及其解决方法[J];科技资讯;2008年29期

4 曹煦晖;;混合式P2P的路由搜索算法[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唐明董;张国清;杨景;张国强;;互联网可扩展路由[J];软件学报;2010年10期

6 杨锋;;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分析及实例一则[J];中国教育网络;2007年11期

7 陈弘,刘彦,高军,杨宇航;路由仲裁技术在交换网络中心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0年02期

8 赵玉震;骨干出口路由策略及节点增容方案探讨[J];电信建设;2003年06期

9 赵会群,孙晶,王国仁,高远;路由网络代数[J];计算机学报;2004年07期

10 段小荣,付爱英,鄢志辉;双网分流的路由策略[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会群;孙晶;高远;;一种基于路由网络代数的路由振荡检测算法[A];第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严钢;周涛;傅忠谦;汪秉宏;;复杂网络上的有效路由(英文)[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玉剑;杨涵新;汪秉宏;;信息处理延时情况下通讯网络中路由策略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4 郭成安;李建华;李明伟;;自适应分布式路由算法研究的新进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周万春;吴博;;一种优化的分层式移动IPv6路由策略的分析与研究[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孟涛;杜文建;侯志胜;;辽宁省联通169网网络扁平化的路由策略研究与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张雪松;胡九川;郑崇友;钟章队;;基于可能性分布的资源质量路由[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晶晶;;煤炭企业网络多出口路由平台的规划与实施[A];煤矿安全、高效、洁净开采——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姚谛;胡慧俐;朱培栋;;基于加同态加密机制的互联网路由异常检测[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赵会群;孙晶;高远;;路由“活锁”检测方法[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云;全面控制Internet路由[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线速交换 安全路由[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智能路由控制改进BGP[N];网络世界;2002年

4 潇潇;会诊中山大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5 林海;IP地址需双管齐下加速申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陈华其;以太网直接接入CERNet[N];网络世界;2001年

7 王;面向电信级核心[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清华比威推出路由器新品[N];通信产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志鹏;结构化P2P网络抖动的应对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赵丹;基于逻辑集中控制的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赵阳明;数据中心网络中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孙海峰;VANETs路由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于灏;复杂网络传输及资源限制下负载能力提升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6 王小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虚拟路由通信安全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陈良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及路由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苗笛;智慧协同标识网络可靠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苏申;Internet域间路由建模与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钟晓雄;面向多跳认知无线网络性能优化的路由与传输协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群;WSNs中基于网络资源利用效率的层次型路由算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徐金卯;可重构网络中元能力组合及服务路由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贺念;机会网络中的消息路由算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齐景好;移动社交网中基于社交属性的路由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李奕凯;低开销车联网路由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于竞一;移动社交网络中移动模型和路由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杜传震;内容中心网络路由时延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8 孔峰;层次化NoC拓扑结构与路由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9 姜树嘉;基于NDN的路由可扩展性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王太红;互联网前缀劫持检测与防御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2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652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