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率空间激光通信LDPC信道编码技术
本文关键词:高速率空间激光通信LDPC信道编码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激光通信 BP算法 IEEE802.16e标准 最小和译码算法 LDPC构造法
【摘要】:空间激光通信中影响通信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几年来对于纠错码的研究也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本文经过简单的对比三种纠错码,即RS码,Turbo码以及LDPC码,分析了LDPC码的优势,然后介绍了差错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LDPC码的分类,同时对LDPC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分析LDPC码的编码和译码方法,LDPC码的编码方法有很多,各种编码的复杂度也各不相同,从复杂度方面考虑,在IEEE802.16e标准下,利用快速编码方法可以使运算的复杂度大大降低,对三种不同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一是:是否采用编码的仿真分析;二是:不同码率的仿真分析;三是:不同码长的仿真分析。本文又对LDPC码的译码方法进行了分析,LDPC码的译码方法分为硬判决译码算法和软判决译码算法两大类,对比了3种译码算法的复杂度,再综合性能方面,最小和译码算法是可以采用的。
【关键词】:空间激光通信 BP算法 IEEE802.16e标准 最小和译码算法 LDPC构造法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1.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空间激光通信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8-10
- 1.1.1 空间激光通信的发展历史8
- 1.1.2 空间激光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8-9
- 1.1.3 空间激光通信的发展趋势9-10
- 1.2 LDPC码的发展现状和应用10-11
- 1.2.1 LDPC码的发展历史10
- 1.2.2 LDPC码的优势10
- 1.2.3 LDPC码的应用10-11
- 1.3 论文结构安排11-12
- 第2章 基本理论12-18
- 2.1 差错控制编码基础12-14
- 2.1.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12
- 2.1.2 差错控制系统12-13
- 2.1.3 纠错码的分类13-14
- 2.2 几种常用的纠错码14-16
- 2.3 LDPC码的介绍16-18
- 2.3.1 LDPC码的概述16
- 2.3.2 LDPC码的分类16-17
- 2.3.3 LDPC码的性能特点17-18
- 第3章 LDPC码的构造方法18-23
- 3.1 随机构造方法18-20
- 3.1.1 Gallager构造方法18-19
- 3.1.2 Mackay构造方法19-20
- 3.1.3 π矩阵构造方法20
- 3.2 结构构造法20-22
- 3.2.1 几何构造方法20-21
- 3.2.2 组合构造方法21-22
- 3.3 结构构造方法和随机构造方法的比较22-23
- 第4章 LDPC码的编码算法23-29
- 4.1 LDPC码的标准编码方法23
- 4.2 LU分解编码算法23-24
- 4.3 部分迭代算法24-25
- 4.4 基于IEEE802.16e标准的LDPC码的编码方法25-29
- 4.4.1 IEEE802.16e标准LDPC码的构造25-27
- 4.4.2 单位矩阵的循环右移27
- 4.4.3 IEEE802.16e标准LDPC码的快速编码方法27-29
- 第5章 LDPC码的译码29-41
- 5.1 LDPC码硬判决译码算法29-31
- 5.1.1 比特翻转算法29-30
- 5.1.2 加权比特翻转译码算法30-31
- 5.2 LDPC码软判决译码算法31-35
- 5.2.1 概率域BP译码算法31-32
- 5.2.2 对数域BP译码算法32
- 5.2.3 最小和译码算法32-35
- 5.3 LDPC译码算法的比较35
- 5.4 LDPC码不同情况下的仿真35-41
- 5.4.1 相同码率是否编码的仿真分析35-36
- 5.4.2 LDPC码不同码率的仿真分析36-38
- 5.4.3 LDPC码不同码长的仿真分析38-41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41-42
- 6.1 总结41
- 6.2 展望41-42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东堂,魏急波,庄钊文;空间激光通信及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3年02期
2 ;武大空间激光通信填补国内空白[J];光机电信息;2007年12期
3 付强;姜会林;王晓曼;刘智;佟首峰;张立中;;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光学;2012年02期
4 李静;赵树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试;2013年Z2期
5 杜筱诚;;迅速发展中的空间激光通信技术[J];激光与红外;1978年10期
6 孙东青;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与开发[J];现代通信;1995年10期
7 聂文强,曾小东,詹玉书;空间激光通信技术[J];电子科技;1998年02期
8 谢木军,付承毓,马佳光;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J];光电工程;1999年S1期
9 陈媛,余成波,万文略;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闻传花,李玉权;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光学系统[J];光通信技术;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空间激光通信现状、展望与设想[A];2008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08年
2 蒋丽娟;;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周莉;郑勇;;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吴金泉;宋述燕;林兆祥;;自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学生实验装置[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蒋丽娟;朱道伟;;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高薇;;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在我国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初探[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陈桂芬;尹福昌;;光放大器在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岳炜;佟首峰;李宏柞;;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发射单元电光调制系统的设计方案[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娅冰;竞相发展空间激光通信[N];解放军报;2002年
2 贾彦彬邋本报记者 李林岩;为走向太空“架桥”[N];吉林日报;2007年
3 张全友 记者 赵凤华;7.5G速率40km距离空间激光通信试验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鄢永耀;空间激光通信光学天线及粗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王怡;空间激光通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旭来;四象限探测器在空间激光通信中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柳;高速率空间激光通信LDPC信道编码技术[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3 柯善勇;空间激光通信中的信道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德瑞;空间激光通信中智能数据模拟源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5 于志良;基于空间激光通信的光混沌保密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令军;空间激光通信组网跟踪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7 任斌;空间激光通信系统高精度光束伺服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8 程杨;空间激光通信光斑跟踪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连锴;空间激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放大器[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吴星煜;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7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0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