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窄缝隙超宽带天线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平面窄缝隙超宽带天线的设计
【摘要】:天线是空间电磁波与导行电磁波之间的转换器,是空间电波和电路系统之间的一座桥梁,在无线通信系统之中位于电路最前端。随着如今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天线的重要性日趋提高,其性能的好坏对于整个通信系统至关重要。在天线家族中,平面缝隙天线以其体型小、频带宽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本文中,作者设计了三款新型的平面窄缝隙超宽带天线,工作主要集中在天线尺寸的小型化技术以及天线的输入阻抗调节技术。论文内容安排如下:首先,基于对已有的天线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成果,利用天线辐射缝隙以及天线耦合馈电结构共同形成的多谐振模式,实现了对天线阻抗带宽的拓宽,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模谐振原理的平面窄缝隙超宽带天线(参考阻抗为140Ω)。实验结果显示,其阻抗带宽达到了3.8-20GHz(相对带宽为140%);其次,利用史密斯圆图工具对天线馈电处的输入阻抗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参考阻抗为50Ω的平面窄缝隙超宽带天线。该天线结构简洁,在测试时无需引入额外的阻抗匹配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的相对带宽达到了96.2%;最后,根据天线耦合馈电处输入阻抗的变化规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小型化窄缝隙超宽带天线。在阻抗带宽保持基本不变(85.7%)的前提下,该天线辐射缝隙的宽度能够缩小到原有宽度的三分之一以内,实现了尺寸缩减的目的。
【关键词】:缝隙天线 平面天线 多谐振模式 超宽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2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7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7-14
- 1.2.1 超宽带天线定义7-8
- 1.2.2 缝隙天线定义8-11
- 1.2.3 宽带缝隙天线的研究现状11-14
- 1.3 论文主要工作14-15
- 1.4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15-17
- 第二章 天线理论基本介绍17-31
- 2.1 引言17
- 2.2 天线基本参数17-26
- 2.2.1 特征阻抗、输入阻抗和负载阻抗17-18
- 2.2.2 反射系数和驻波比18-20
- 2.2.3 阻抗匹配20-22
- 2.2.4 天线带宽22
- 2.2.5 方向图与波束宽度22-24
- 2.2.6 天线的前后比24-25
- 2.2.7 极化方向和轴比25
- 2.2.8 增益与效率25-26
- 2.3 天线分析方法26-29
- 2.3.1 解析法27
- 2.3.2 数值分析法27-28
- 2.3.3 软件分析法28-29
- 2.4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超宽带窄缝隙天线设计31-50
- 3.1 多谐振模辐射以及耦合馈电结构31-38
- 3.2 超宽带窄缝隙天线的设计38-43
- 3.3 阻抗匹配网络设计43-46
- 3.4 等效电路模型分析46-47
- 3.5 加工与测试47-49
- 3.6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超宽带窄缝隙天线的改进50-65
- 4.1 馈电点的阻抗调节50-54
- 4.2 设计实例:一种免匹配超宽带窄缝隙天线设计54-58
- 4.3 缝隙天线的小型化技术58-60
- 4.4 设计实例:一种细缝隙超宽带天线设计60-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65-67
- 5.1 全文工作小结65-66
-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66
- 5.3 全文结束语66-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鸿雁,龙云亮;实现小型超宽带天线的新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向晖,刘小龙,蒋延生,汪文秉;平面波激励的超宽带天线口径辐射特性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3期
3 肖志文;卢万铮;何建国;马嘉俊;;一种平面超宽带天线的优化设计及其分析[J];微波学报;2006年04期
4 张卓;尹浩;苏凯;陈思;;超宽带天线时频域参数及设计方法[J];微波学报;2007年S1期
5 王长华;王秩雄;宋爱民;;一种超宽带天线的分析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年03期
6 邓茗春;田波;王春阳;;基于遗传算法的超宽带天线优化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4期
7 邓云丹;闫丽萍;董金生;;具有带阻特性的新型超宽带天线的设计[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袁海军;马云辉;;一种改进的杠铃形超宽带天线[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9 田雨波;谭冠南;;频率可重构超宽带天线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齐本胜;魏庆娟;李昕昕;肖江雨;;一种改进的小型超宽带天线[J];微波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博识;边莉;吴昱明;吴群;;超宽带天线设计综述[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2 王建朋;韩兴亮;张光甫;王国利;;一种蝶形超宽带天线设计[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3 刘健;;可重构带陷型超宽带天线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曹保锋;宋立军;;高功率超宽带天线研究综述[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肖金祥;李国剑;;双面印刷C形超宽带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张学勇;刘少斌;李春早;卞博锐;;基于分形技术的超宽带天线[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李长勇;刘浏;双涛;康小平;杨士中;;电阻加载火山烟雾形平面超宽带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高菲;张福顺;宁舒曼;;一种具有带阻特性的新型超宽带天线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廖勇;马弘舸;杨周炳;谢平;李科;孟凡宝;;超宽带天线中同轴到平板过渡研究[A];四川省电子学会高能电子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金凤;刘少斌;;基于开口谐振环的平面超宽带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左;深层探地雷达可见百米地下[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江牛;小型超宽带天线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爱婷;小型平面超宽带天线及自动化设计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刘祥龙;小型超宽带天线设计及其时域特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军会;超宽带天线及其阵列的若干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春青;小型化脉冲及超宽带天线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丁敏;小型化宽带天线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严忠民;小型化超宽带天线及其阵列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张金平;超宽带天线及其阵列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萨尔曼;基于超宽带天线的仿真,设计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吴琦;新型超宽带天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曹政;超宽带天线及陷波特性的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晋宁;一种典型的圆形单极子平面超宽带天线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汪然;基于开口谐振环的陷波超宽带天线设计[D];安徽大学;2016年
4 赵方雷;基于半波长阻抗谐振器微带陷波超宽带天线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童波;双陷波超宽带天线及其可重构性的设计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贺乐乐;双阻带超宽带天线和可穿戴天线的设计[D];兰州大学;2016年
7 黄梦雅;3G通讯用超宽带天线的理论与设计研究[D];贵州大学;2012年
8 宋虹莹;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超宽带天线设计[D];郑州大学;2016年
9 林涛;弹载超宽带天线设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徐宏岭;超宽带天线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09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0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