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通信中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继通信中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 时隙切换 功率分流 能量收集 物理层安全
【摘要】:无线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又称为无线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是无线通信技术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前沿研究方向。利用无线电磁波既能承载信息又能承载能量的特性,实现信息与能量的并行传输,即在信息传输的同时完成能量的传输与收集,从而提高发射功率的利用率,符合绿色通信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无线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的实现主要靠接收机的处理策略,现有的接收机处理策略有:时隙切换接收策略和功率分流接收策略。由此衍生出三种接收机结构:时隙切换式、功率分流式以及分离式。在单天线系统中,考虑能量受限节点在信息接收的同时进行能量收集,因此主要采用功率分流和时隙切换式接收机结构;而在多天线系统中,主要采用分离式的接收机结构,利用多天线的空间自由度,进行波束赋形设计,满足信息接收端的速率要求以及能量接收端能量收集约束。本文主要研究了中继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着重针对单天线中继系统中的能量收集中继的接收处理策略、多天线中继系统中的波束赋形方案进行了研究,并且进一步地考虑了物理层安全中继系统中的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将无线通信中的绿色通信与信息安全结合起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单天线能量收集中继场景下,对单天线中继的接收机处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基于功率分流以及基于时隙切换的中继策略,研究了在两种策略下系统传输速率最大化问题。通过数学推导,得到系统速率分别是关于功率分流系数以及时隙切换分配系数的凸函数,由此给出系统传输速率最大化下最优功率分流系数以及最优时隙切换分配系数的设计。并且分析了不同源节点功率以及不同中继位置下,最优功率分流系数以及最优时隙切换分配系数的设计选取。其次,针对多天线中继系统,研究了在中继功率受限以及满足能量收集约束的限制下使系统传输速率最大化的中继波束赋形设计方案,由于现有凸优化求解的方法复杂度较高,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单线性预编码的中继波束赋形方案。对比了这两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我们所提出的基于简单线性预编码的波束赋形方案的性能接近基于凸优化求解的最优波束赋形方案,并且有复杂度低等优点;接着给出了传输速率与能量收集之间的域界。最后,将中继系统中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和物理层安全相结合。针对基于功率分流策略进行能量收集的安全多中继协作系统,讨论了系统功率分流系数与安全波束赋形的设计,分别对固定功率分流系数下安全波束赋形方案以及功率分流系数与安全波束赋形的联合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针对带分离式能量收集的安全多中继协作系统,对中继波束赋形进行设计,研究了在中继功率受限以及满足能量收集约束的限制下使安全速率最大化的最优波束赋形方案以及基于窃听信道零空间的次优波束赋形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 时隙切换 功率分流 能量收集 物理层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6
- 第一章 绪论16-25
- 1.1 研究背景16-17
- 1.2 无线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概述17-1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9-22
- 1.3.1 点对点系统中接收机处理策略19
- 1.3.2 多天线系统中波束赋形问题19-20
- 1.3.3 中继系统中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20-21
- 1.3.4 物理层安全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21-22
- 1.4 本文结构与贡献22-25
- 1.4.1 本文结构23
- 1.4.2 本文贡献23-25
- 第二章 单天线中继系统中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研究25-38
- 2.1 引言25-26
- 2.2 系统模型及技术方案26
- 2.3 基于功率分流策略的无线能量收集中继传输方案26-30
- 2.4 基于时隙切换策略的无线能量收集中继传输方案30-32
- 2.5 仿真结果及分析32-37
- 2.6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多天线中继系统中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研究38-49
- 3.1 引言38-39
- 3.2 多天线SWIPT中继系统模型39-40
- 3.3 基于凸优化求解的中继波束赋形方案40-43
- 3.4 基于简单线性预编码的中继波束赋形方案43-45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45-48
- 3.6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物理层安全中继系统中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研究49-69
- 4.1 引言49-50
- 4.2 基于能量收集中继的物理层安全中继系统50-58
- 4.2.1 固定功率分流系数下安全中继波束赋形设计51-54
- 4.2.2 安全中继功率分流系数与波束赋形的联合设计54-58
- 4.3 分离式能量接收的物理层安全中继系统58-65
- 4.3.1 基于安全速率最大化的波束赋形方案60-62
- 4.3.2 基于零空间波束赋形方案62-65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65-68
- 4.5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全文总结69-70
- 5.1 本文总结69
-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69-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5
- 个人简历75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研究成果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亮军;谢显中;;发射波束赋形消除感知用户对主用户干扰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赵霞;;基于种群技术的数字波束赋形算法分析[J];信息技术;2013年02期
3 高倩;张福金;;基于高速铁路通信的多波束机会波束赋形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18期
4 张凤林;;一种新型波束赋形天线[J];遥测遥控;1990年05期
5 黄莹;吕刚明;朱世华;;接收矢量估计辅助的协调波束赋形算法[J];通信学报;2014年02期
6 蒋新聪;陈丹;刘琳;;天线阵列的波束赋形仿真[J];山西电子技术;2008年02期
7 曾云宝;赵义忠;朱永芬;王文博;;一种基于特征值分布的波束赋形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12期
8 赵霞;;4G系统中波束赋形技术的研究[J];移动通信;2011年24期
9 刘龙伟;李文刚;李凤娇;;卫星导航定位信息辅助的协作波束赋形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刘毅;陈晓鹏;张继光;向文豪;张博勋;;协作网络中基于中继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洋;方建新;;波束赋形干扰雷达网[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马静;朱瑞平;何炳发;;一种仅相位加权并局部微扰的波束赋形方法[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3 李绪平;李斌;;波导缝隙阵列天线波束赋形方法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王春波;庞亮;;TD-SCDMA维护思路探讨[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5 彭中卫;王建;;一种实现宽带波束赋形的相位优化方法[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张权;沈建靓;严继军;玄晓波;李欣;;差分进化算法在阵列天线波束赋形中的应用[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谢振;陈肇安;聂少波;;中国移动WLAN建设新思路探讨[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路志勇;杜彪;杨可忠;;椭圆波束赋形双偏置天线的设计[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破解四大测试难题[N];通信产业报;2012年
2 大唐移动 索士强;占领LTE制高点:大唐移动推演TD-LTE-A[N];通信产业报;2010年
3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TD—LTE测试解决方案已成型[N];通信产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伟鹏;多源多宿场景下的波束赋形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程梦;高铁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赋形与大规模多天线传输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耿健;基于TDD的较大规模天线系统发端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黄帆;移动通信系统中协作传输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祥乐;高铁场景下Massive MIMO技术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勇;宽带集群系统群组场景下行链路波束赋形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武龙;随机波束赋形在MIMO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黎;多用户MIMO广播信道波束赋形与能效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丁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协作波束赋形及其旁瓣抑制算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姜昌旭;基于基站选择的网络干扰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帆;面向3D MIMO的协作传输技术以及无线资源调度算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陈培磊;新一代无线局域网中多用户波束赋形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施洋;TD-LTE下行链路波束赋形技术研究[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10 徐雨晴;IEEE802.11ax波束赋形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27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2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