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低轮廓平面及共形天线阵列散射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2:00

  本文关键词:低轮廓平面及共形天线阵列散射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雷达散射截面(RCS) 微带缝隙阵列天线 平面反射阵 共形阵列 超材料吸波体


【摘要】:隐身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高科技电子战中出奇制胜的关键技术之一。既要保证装备之间的通信,又要保证装备不被敌军探测到,这就对装备上天线系统的隐身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证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其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成为为提高目标整体隐身性能的重要问题。低轮廓平面及共形天线有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是高速飞行器上常用的天线。本文以微带缝隙天线为例,针对其天线阵的RCS缩减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对共形微带缝隙天线阵的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力求在不影响天线辐射性能的情况下,降低天线阵的RCS。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设计了一种4×4平面微带缝隙天线阵,分析天线阵各组成部分对其总散射场的贡献,为后续降低天线阵整体的RCS提供理论依据。2.利用平面反射阵天线的相位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超材料并加载到微带缝隙阵列天线上,通过控制天线阵散射场的相位,使散射场向四个方向偏转,实现了缝隙阵列天线宽频带的单站RCS减缩和宽角域的双站RCS减缩,与此同时保持阵列天线的辐射特性基本不变。3.研究了微带缝隙阵列天线由平面阵列变为圆柱共形阵列时,辐射特性和散射特性的变化,并研究了曲率半径对圆柱共形微带缝隙阵列天线辐射及散射性能的影响。4.分析了超材料吸波体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宽入射角、高吸波率以及极化不敏感的超薄吸波体,加载到共形缝隙阵列的开缝贴片上,实现天线阵的带内RCS减缩。
【关键词】:雷达散射截面(RCS) 微带缝隙阵列天线 平面反射阵 共形阵列 超材料吸波体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23.2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10-12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12-14
  • 2 基本理论14-25
  • 2.1 雷达散射截面的定义14-15
  • 2.2 天线的散射理论15-18
  • 2.3 微带缝隙天线的基本原理18-22
  • 2.3.1 缝隙单元的理论模型及辐射分析18-20
  • 2.3.2 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20-22
  • 2.4 共形天线的分析方法22-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3 平面微带缝隙阵列天线散射特性研究25-45
  • 3.1 微带缝隙阵列天线设计及其散射特性分析25-30
  • 3.1.1 微带缝隙阵列天线的设计25-28
  • 3.1.2 微带缝隙阵列天线的散射特性28-30
  • 3.2 平面反射阵加载的微带缝隙阵列天线30-39
  • 3.2.1 平面反射阵的原理30-32
  • 3.2.2 双正方形环单元平面反射阵的设计32-34
  • 3.2.3 平面反射阵加载的低散射微带缝隙阵列天线34-39
  • 3.3 微带缝隙阵列天线的RCS缩减改进方案39-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4 共形微带缝隙阵列天线散射特性研究45-63
  • 4.1 圆柱共形微带缝隙阵列天线的散射特性分析45-54
  • 4.1.1 圆柱共形微带缝隙阵列天线的设计45-49
  • 4.1.2 曲率半径对天线辐射特性和散射特性的影响49-54
  • 4.2 超材料吸波体的分析与设计54-57
  • 4.2.1 超材料吸波体的原理54-55
  • 4.2.2 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与吸波性能分析55-57
  • 4.3 超材料吸波体加载的低散射共形微带缝隙阵列天线57-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5 结论63-65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63
  • 5.2 后续工作与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8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70
  • 学位论文数据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彦南;葛德彪;杨利霞;;卫星模型散射FDTD计算的共形边界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魏永华,鄢泽洪,张小苗;一种宽带天线单元及其在共形相控阵中的应用[J];空间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3 常军;张正慧;何伍斌;赵楠;徐况;;共形窗口像差特性与检验方法的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09年05期

4 郑京亮,王大中,杨弃疾;敷介质大圆柱面周向共形缝隙列天线的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5 杨娟,梁昌洪;共形同轴线电容的变分解[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李荣军;;一种适用于圆柱形平台的共形数据链天线设计[J];微波学报;2012年S2期

7 金谋平;齐美清;邹永庆;;柱面共形波导裂缝天线阵列设计[J];微波学报;2012年S2期

8 戴婧怡;杨阳;李强兵;鲍卓如;;共形HIE-FDTD方法的稳定性分析及改进[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9 杨超,阮颖铮,冯林;圆柱共形微带线辐射特性的理论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10 杨超,练学辉,李明;圆柱共形微带线的场分析[J];电子对抗技术;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柏艳英;肖绍球;唐明春;王秉中;;基于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共形圆弧阵列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蓝朝晖;江中和;胡希伟;;FDTD建模中介质共形研究[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琛;张敏;吴睿;张欢;;弹载共形导引头天线的仿真优化[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4 何页;曹群生;;复杂目标散射的双加权共形FDTD方法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张阔;李秀梅;;波导柱面共形缝隙阵天线方向图优化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达砾;F—16长胖了![N];中国国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欧昱伟;N-体问题中椭圆共形解与紧凸超曲面上闭特征的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岩;复杂载体共形天线阵的分析与综合[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陈光祖;(α,,β)—空间某些重要射影性质和共形性质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4 胡雪;共形紧流形上若干几何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明;圆柱共形微带阵列天线[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超;共形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并行研究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韩运皓;低轮廓平面及共形天线阵列散射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戴婧怡;共形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云鹤;共形曲线的几何特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德健;共形粘合的离散逼近[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7 杨帆;共形Schouten泛函及其临界度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武超;复杂目标共形网格建模及电磁特性计算[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杨晔;共形宽频带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杨飞;拟共形手术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6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36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