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环的综合设计
本文关键词:锁相环的综合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锁相环 鉴相器 环形振荡器 环路滤波器 分频器 自动调节系统
【摘要】:锁相环的设计是现代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在射频无线通信、高速有线通信、光纤通信以及高性能数字电路等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任何无线接收发射器中都可以找到锁相环电路的身影。从锁相环问世到现在,该技术广泛应用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遥控、广播电视等领域,此外,锁相技术还应用在电力、水文地质、自动化生产、机械加工等工业生产领域。锁相环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PF)、压控振荡器(VCO)、分频器(FD)。它是一种自动调节系统,检测两信号的相位差,可以用于频率合成、时钟恢复以及时钟产生等。在设计中,鉴相器为一种采样鉴相器,振荡器是由三级反相延时单元组成的环形振荡器,用无源二阶低通滤波器作为环路滤波器。采用Cadence软件来设计各部分电路,进行前仿真,完成版图设计。通过设计规则检测(DRC)、版图和电路比较(LVS)及寄生参数提取(RCX),进行后仿真,最后比较前后仿真的结果,对电路作出相应改进,得到满意的结果,完成锁相环电路的设计。在本文中,锁相环采用SMIC0.18μm CMOS混合信号工艺库设计各部分电路的原理图及版图,工作电压为1.8V。仿真的结果表明该锁相环的功耗约为30mW, VCO的输出频率约为0.8GHz-1.2GHz,在1GHz处的锁定时间约为12μs。
【关键词】:锁相环 鉴相器 环形振荡器 环路滤波器 分频器 自动调节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1.8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4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具体工作12-14
- 2 锁相环的分类及其应用14-21
- 2.1 锁相环的类型14-17
- 2.1.1 模拟锁相环14
- 2.1.2 混合锁相环14-15
- 2.1.3 数字锁相环15-16
- 2.1.4 软件锁相环16-17
- 2.2 锁相环的应用17-21
- 2.2.1 频率合成器17-18
- 2.2.2 时钟恢复18-19
- 2.2.3 时钟产生19-20
- 2.2.4 抑制时钟歪斜20-21
- 3 锁相环的原理21-37
- 3.1 锁相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状态21-23
- 3.1.1 锁相环的基本结构21
- 3.1.2 锁相环的工作状态21-23
- 3.2 鉴相器23-26
- 3.3 环路滤波器26-29
- 3.4 压控振荡器29-33
- 3.4.1 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29-31
- 3.4.2 环形压控振荡器31-33
- 3.5 分频器33-34
- 3.6 锁相环环路的分析34-37
- 3.6.1 锁相环环路的跟踪34-35
- 3.6.2 锁相环的捕获性能35-36
- 3.6.3 锁相环的噪声36-37
- 4 锁相环的综合设计及仿真37-53
- 4.1 锁相环的电路设计37-48
- 4.1.1 鉴相器和电荷泵的设计37-42
- 4.1.2 环路滤波器的设计42-43
- 4.1.3 分频器的设计43-46
- 4.1.4 压控振荡器设计46-48
- 4.2 锁相环版图设计及后仿48-53
- 4.2.1 锁相环的版图设计50-52
- 4.2.2 锁相环的后仿真52-53
- 5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8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8-60
- 学位论文数据集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玮;王珂;;锁相环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2 刁应蒿;;锁相环路捕捉时间测量[J];计算机与网络;1977年03期
3 S.C.Gupta ,李宗杰;数字式锁相环路的现状[J];科技译报;1972年02期
4 ;一种简便的改进锁相环路牵引能力的方法[J];电讯技术;1973年01期
5 赵志喜;一种锁相环路快捕的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1984年04期
6 赵明江;;锁相环路的设计与研制[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7 高泽溪;王诞燕;;锁相环路实验综合装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1年05期
8 陈正良;;一种新的双D锁相环路锁定指示方法[J];电讯技术;1993年04期
9 何家祯,刘青田;一种实用的锁相环路[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9年03期
10 李尧;董姝敏;乔双;;锁相环的改进及仿真[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松;;微波取样锁相环设计与捕捉过程分析[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高人庄;;锁相环的特点及在通信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孔祥钊;李贵芳;柴宏贵;;锁相环路的初步调试[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任亮;吕明;;载波跟踪数字三阶锁相环分析与设计[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冯雷;;分谐波采样锁相环和分频式锁相环的性能比较[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6 王萍;张志强;;全站仪红外发射系统锁相环路设计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陆惠义;;八毫米半主动导引头锁相前端[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8 谢彦;蔡勇;;锁相环路对氢原子钟性能影响的实验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王峗;袁嗣杰;杨君;;二阶锁相环路的数字域相图法非线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小鱼;齐建中;宋鹏;;一种精确GPS授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泉;单片有源像素传感器中锁相环时钟发生器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马卓;面向高性能CPU的锁相环低抖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赵岩;高精度快速非陀螺寻北系统速度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郑永正;UWB系统中时钟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曼蓉;基于锁相环的超低差频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赵雪;锁相频率合成电路仿真分析及设计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5年
3 王传林;三相并网逆变器软件锁相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王峰;宽带光锁相环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宋艳红;基于FPGA的GNSS信号载波同步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徐汝云;MICS接收机中小数分频锁相环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侯力梅;CMOS锁相环的研究与设计[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白海强;数字延迟锁相环锁定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郑鹏;科斯塔斯锁相环在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丽;CMOS快速锁定锁相环的研究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47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4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