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喷泉码的编译码算法研究与仿真实现

发布时间:2017-09-04 12:17

  本文关键词:喷泉码的编译码算法研究与仿真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喷泉码 编译码算法 度分布 不等差错保护


【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无线通信发送和接收质量、效率的要求都越来越高,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而无线信道的信道质量通常比较差,就会影响了通信的可靠性,喷泉码作为一种前向纠错技术,能够有效对抗信道干扰,很适合应用在无线网络中,本文以喷泉码为研究对象,在编译码算法和不等差错保护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喷泉码是一种不需要信道反馈来保证数据可靠性的一种编码,它作为一种无码率码,可以灵活地配置信道资源,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而且喷泉码的编译码复杂度相对较低,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以LT码和Raptor码为代表的喷泉码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来自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喷泉码为研究对象,在喷泉码的度分布、编译码算法、不等差错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喷泉码的基本概述,包括它的特点、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对几种有代表性的喷泉码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以LT码和Raptor码为对象介绍了喷泉码是如何编译码的。其次,对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喷泉码度分布函数——平均度分布、度-1分布、二项分布、理想孤波分布和鲁棒孤波分布进行了研究,决定喷泉码的编译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喷泉码的度分布设计,然后从度分布的设计出发,针对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喷泉码——LT码和Raptor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它们的编译码的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对喷泉码在不同度分布条件下进行了译码成功率、误码率的仿真;最后,针对不等差错保护编码方案的具体应用,论文研究了UEP喷泉码的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UEP喷泉码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分析了现有UEP喷泉码设计方法的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现有的UEP喷泉码,基于一定的信道条件情况,全局优化了重要信息和不重要信息的编码方式和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UEP喷泉码方法相比,优化设计的UEP喷泉码具有更好的整体译码性能。
【关键词】:喷泉码 编译码算法 度分布 不等差错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1.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符号对照表10-11
  • 缩略语对照表11-14
  • 第一章 绪论14-22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4-15
  • 1.2 纠错编码技术的发展历史15-16
  • 1.3 喷泉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6-20
  • 1.3.1 喷泉码的研究意义16-17
  • 1.3.2 喷泉码的研究现状17-20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20-22
  • 1.4.1 论文研究内容20-21
  • 1.4.2 论文章节安排21-22
  • 第二章 喷泉码技术概论22-36
  • 2.1 喷泉码的基本概念22-24
  • 2.1.1 删除信道模型22-23
  • 2.1.2 数字喷泉码的原理及定义23-24
  • 2.2 LDPC码和Tornado码24-26
  • 2.2.1 LDPC码24-25
  • 2.2.2 Tornado码25-26
  • 2.3 随机线性喷泉码26-28
  • 2.4 LT码28-31
  • 2.4.1 LT码的编译码过程29-30
  • 2.4.2 LT码的码度分布30-31
  • 2.5 Raptor码31-34
  • 2.6 本章小结34-36
  • 第三章 喷泉码的编译码器设计36-52
  • 3.1 LT码度分布36-41
  • 3.1.1 经典投球过程36-37
  • 3.1.2 传统度分布37
  • 3.1.3 理想孤波分布37-39
  • 3.1.4 鲁棒孤波分布39-41
  • 3.2 LT码编译码方法41-44
  • 3.2.1 LT码编码方法41-42
  • 3.2.2 LT码的置信传播译码算法42-43
  • 3.2.3 LT码的高斯消除译码算法43-44
  • 3.3 LT码译码算法性能分析44-45
  • 3.4 Raptor码的引入及编码器结构45-49
  • 3.4.1 Raptor码的思想45-46
  • 3.4.2 Raptor码的结构及预编码方法介绍46-49
  • 3.5 Raptor码的性能仿真49-50
  • 3.6 本章小结50-52
  • 第四章 不等差错保护喷泉码的设计52-66
  • 4.1 引言52-53
  • 4.2 早期UEP喷泉码技术方案53-56
  • 4.2.1 UEP-LT码53-54
  • 4.2.2 基于扩展窗的UEP喷泉码54-56
  • 4.3 分布式UEP喷泉码56-60
  • 4.3.1 与或树介绍56-58
  • 4.3.2 分布式UEP喷泉码概述58-60
  • 4.4 改进的分布式UEP喷泉码方案60-65
  • 4.4.1 编码原理60-62
  • 4.4.2 仿真分析62-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5.1 全文总结66
  • 5.2 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4
  • 作者简介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倩;曾小清;张树京;;一种适用于二进制循环不等保护码的译码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7年S1期

2 张长帅;宋黎定;刘泳;;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快速收敛译码算法研究[J];遥测遥控;2007年03期

3 李颖;魏急波;张炜;;球形译码算法中不均匀半径分配方案及性能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李小文;彭德义;谭兵;王振宇;;长期演进系统中一种低复杂度球形译码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2年03期

5 毛新宇;程宇新;项海格;;混合的深度优先及宽度优先球形译码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张立军;刘明华;卢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加权大数逻辑译码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周曼;林云;;一种基于统计裁剪的球形译码算法[J];广东通信技术;2013年05期

8 李颖;王欣;魏急波;;一种复数球形译码算法的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10期

9 张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及其译码算法实现[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章敏;唐宁;廖圣鹏;;Turbo CPM系统Log-MAP译码算法优化[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海勇;毕光国;;联合检测的均衡译码算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海涛;程型清;李道本;;低复杂度复球译码检测算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梁栋;李冬霞;;一种改进的Turbo码Log-MAP译码算法[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颖;岳殿武;;几何Goppa码的译码[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朝霞;王大勇;;一种高速并行的Turbo码译码算法[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童胜;王鹏;王单;王新梅;;LDPC码量化和积译码的高效实现[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卢而辉;赖信q;谢德望;李肇严;;可运用于线性区块码之新式软式判定译码算法[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8 路成业;孙蓉;王新梅;;Turbo码几种译码算法中的量化分析[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朱敏;孟庆民;高西奇;;球形译码在MIMO-OFDM系统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钊;李会勇;何子述;刘本永;;VBLAST的一种新的非线性译码算法[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极化码的译码算法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2 吴道龙;极化码构造与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林伟;多元LDPC码:设计、构造与译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崔俊云;LDPC码的构造及其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黄海艺;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改进译码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罗天放;通信系统中的Turbo码及Turbo均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王单;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陈晓刚;现代编码的性能分析与简化译码算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刘原华;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胡树楷;LDPC码构造及低复杂度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照;基于因子图与FPGA的LDPC码概率译码算法研究及实现[D];暨南大学;2015年

2 吴海东;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廖鑫;LDPC码低复杂度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继来;LDPC码编译码及码辅助的载波同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宋雷;极化码SC译码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韩明;低复杂度的TPC译码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孔宪章;LDPC编译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贺巍;卫星自适应LDPC码优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熊有志;干扰信道下分组检测和译码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功岑;基于FPGA的LTE-A系统中的Turbo编译码算法的并行化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1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791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