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在Femtocell切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7:43

  本文关键词: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在Femtocell切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Femtocell 切换管理 自组织网络 自组织映射算法 K均值算法


【摘要】:随着4G网络的普及,LTE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改善室内用户的通信质量,Femtocell技术应运而生,Femtocell基站体积小、功耗低、即插即用,但是Femtocell基站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常常应用于室内环境。因为室内用户经常会在Femtocell网络与Macrocell网络之间频繁切换,所以本文注重研究从Femtocell网络到Macrocell网络的切换管理过程,并针对该过程提出合适的优化算法。室内的无线环境相对复杂,移动终端从Femtocell网络切换到Macrocell网络的过程中,乒乓效应频繁发生,为了减少切换过程中乒乓切换发生的次数,可以利用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组织映射算法优化切换的过程。本文根据Femtocell网络与Macrocell网络之间切换的实际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函数的自组织映射算法,并且引入K均值算法与自组织映射算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二阶聚类算法,通过该二阶聚类算法的优化,Femtocell网络的切换系统将能够根据手机发送的测量报告,自主地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的区域,对移动终端发出的切换请求进行判决。最终达到提升Femtocell切换系统性能的目的,抑制大部分不必要的切换,有效地减少乒乓效应的发生,同时从总体上减少切换的次数,切换过程中的掉话现象也会相应地有所降低,同时也会减少整个系统的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Femtocell 切换管理 自组织网络 自组织映射算法 K均值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专用术语注释表8-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1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11-14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11-13
  • 1.3.2 论文的结构13-14
  • 第二章 Femtocell的网络分析和切换过程简介14-25
  • 2.1 Femtocell的网络架构14-16
  • 2.2 Femtocell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问题16-21
  • 2.2.1 干扰抑制问题17-18
  • 2.2.2 接入控制问题18-19
  • 2.2.3 时间同步问题19
  • 2.2.4 小区切换问题19-20
  • 2.2.5 链路自适应问题20-21
  • 2.3 Femtocell网络的切换过程21-25
  • 2.3.1 Macrocell小区向Femtocell小区的切换21-23
  • 2.3.2 Femtocell小区向Macrocell小区的切换23-24
  • 2.3.3 Femtocell小区之间的切换24-25
  • 第三章 自组织网络25-29
  • 3.1 自组织网络的概述25
  • 3.2 自组织网络的主要功能25-26
  • 3.3 自主计算与SON的关系26-27
  • 3.4 自组织网络在小区切换过程中的应用27-29
  • 第四章 SOM和K-means结合算法的应用29-46
  • 4.1 SOM算法简介29-32
  • 4.1.1 SOM算法工作原理29-30
  • 4.1.2 SOM算法实现的基本流程30-32
  • 4.1.3 SOM算法的优缺点32
  • 4.2 K-means算法简介32-35
  • 4.2.1 K-means算法工作原理32-33
  • 4.2.2 K-means算法实现的基本流程33-34
  • 4.2.3 K-means算法的优缺点34-35
  • 4.3 SOM+K-means算法在Femtocell切换过程中的应用35-36
  • 4.4 贝叶斯信息准则概述36-37
  • 4.4.1 贝叶斯定理36-37
  • 4.4.2 贝叶斯信息准则37
  • 4.5 核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37-39
  • 4.5.1 核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7-39
  • 4.5.2 核函数在机器学习邻域的应用39
  • 4.6 KSOM算法在Femtocell切换过程中应用39-46
  • 4.6.1 利用BIC确定聚类数目的方法40-42
  • 4.6.2 基于核函数的SOM+K-means算法的计算过程42-46
  • 第五章 建立仿真模型和分析算法性能46-57
  • 5.1 建立仿真模型和设定仿真参数46-48
  • 5.2 仿真结果的分析48-50
  • 5.3 测试KSOM算法的性能50-57
  • 5.3.1 用户位置误差对KSOM算法的影响50-52
  • 5.3.2 KSOM算法对切换性能指标的影响52-54
  • 5.3.3 三种算法的性能比较54-5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7-59
  • 6.1 全文总结57-58
  • 6.2 未来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运安,夏正友,杨明;802.11MAC层切换过程的代数验证[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年07期

2 窦赫蕾;马楠;王莹;田辉;张平;;基于IEEE802.16e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切换过程分析与实现[J];世界电信;2006年05期

3 吉弦;;LTE中切换过程的安全性研究[J];电子制作;2013年13期

4 戴晓光;刘云;;WLAN快速切换过程中的认证及授权[J];现代电信科技;2006年01期

5 胡蓉;成彬;;浅析LTE系统的切换过程[J];中国新通信;2012年10期

6 牛婧;;郑西客专RBC切换流程探讨[J];硅谷;2013年13期

7 谢慧;魏莉;段筠;;基于面向方面的S1AP协议切换过程中的时间方面分析[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年09期

8 焦风鸣;张德民;李小文;;LTE系统RRC子层切换过程的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11年12期

9 张大伟;夏寅贲;田霖;谭敏;;移动IP中一种基于双链路的切换协议[J];计算机工程;2006年08期

10 邓全;;CDMA网络优化中不必要的双向邻区优化初探[J];中国电子教育;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蕾;李小平;董庆宽;;一种基于IPSec的移动IPv6安全注册技术[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付建军;WiMAX切换实现和对业务影响的评估[N];网络世界;2007年

2 ;WiMAX切换实现和对业务影响的评估[N];人民邮电;2007年

3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付建军;WiMAX切换保证业务连续性[N];通信产业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邋付建军 智;WiMAX的切换实现[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文朱新亚;与802.11r的零距离[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帅;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在Femtocell切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2 何弦;高速铁路TD-LTE系统切换过程及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黄波;TDD-LTE切换过程与参数优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韩验龙;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切换过程的协调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5 于恩程;柴油机相继增压切换过程的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赵伦;LTE系统中的S1切换技术研究与设计[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2年



本文编号:819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819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