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的OCDMA编解码系统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8:09

  本文关键词: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的OCDMA编解码系统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通信 光学码分多址 跳频-扩时 编解码器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SS)和光纤时延线结构的动态可重构、高码片速率的二维跳频-扩时(WH/TS)编解码器实现方案,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进行了系统实验验证与仿真研究。设计实现了数据速率为2.5 Gbit/s的光码多分址(OCDMA)实验系统,完成了40 km的传输实验,并实际测得编码器的群时延和插损特性,利用VPI软件仿真验证了编解码器的码片速率可达500 GChip/s。实验结果表明:基于WSS和光纤时延线的编解码器不仅能够正确完成脉冲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而且传输系统实验的误码率(BER)优于1.00×10-9。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关键词】光通信 光学码分多址 跳频-扩时 编解码器
【分类号】:TN929.1
【正文快照】: 1引言光码分多址技术(OCDMA)是无线通信中的码分多址(CDMA)技术和光通信技术的结合,既具有CDMA的抗干扰和提高系统容量的优点,又具备光通信丰富的带宽资源的优势,尤其是OCDMA在光网络信息的安全和抗截获方面可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1-3]。二维OCDMA采用跳频-扩时(WH/TS)编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峰,杨淑雯;基于OCDMA的全光网络关键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2年06期

2 辛雨,余重秀,吴强,郑文潇,刘刚;一种新的OCDMA二维码字结构及其实现方法[J];光通信研究;2003年03期

3 张居梅,任菁圃,牛忠霞;全光OCDMA技术分类及发展[J];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15期

4 张居梅,任菁圃,牛忠霞;全光OCDMA技术[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OCDMA Network and Key Technology[J];光学学报;2003年S1期

6 董海峰,马志钢,吴迪,杨淑雯;多维码OCDMA通信系统的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3年04期

7 董海峰;OCDMA通信技术及其新发展[J];光子技术;2003年01期

8 吉建华,徐铭,王可,杨淑雯;一种混合WDMA-O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J];光学技术;2004年05期

9 吉建华,杨淑雯,徐铭,马君显;波分复用O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4年10期

10 张琦,余重秀,徐大雄,陈卓,王守源,王旭,桑新柱,忻向军;OCDMA频域/时域的新型线性组合编码[J];光电子·激光;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世盛;;OCDMA+WDM技术与并不遥远的全光网络[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蒲涛;徐铭;杨淑雯;李玉权;;基于OCDMA技术的城域网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3 吴伟磊;卢麟;朱勇;;基于等效相移光栅编解码器的单用户OCDMA系统仿真[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石婷;王炳和;王海潼;朱清超;;OCDMA系统中地址码的性能研究[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迪;周建华;严新民;;温度变化对多波长OCDMA系统频谱效率的影响[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何对燕;;全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蒲涛;李玉权;耿焱;;采用OCDMA技术的全光网[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吴迪;周建华;严新民;;FFH OCDMA系统的色散补偿及误码率性能的改善[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袁明辉;孙晓菡;;基于SSFBG的OCDMA系统模型及其Q值分析[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10 闫辉;揭水平;;混合WDM和OCDMA的PON技术应用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秀丽;无线OCDMA编码技术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小磊;OCDMA系统中混沌光地址码编解码方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安晓强;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部分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陈荷;基于OCDMA的混合PON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郭昌建;基于码分多址技术的光通信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万生鹏;光CDMA系统及其关键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7 张宁;光码分多址(OCDMA)塑料光纤接入网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8 拉提夫(Abdul Latif);光码分多址接入网络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徐海磊;基于光纤光栅的安全通信[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陈小刚;高速时域扩频OCDM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隆冰;OCDMA系统信息侦听技术的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08年

2 房杰;OCDMA中纠错码及OCDM标记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张勇;OCDMA系统地址码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王梅倩;OCDMA地址码及系统编码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时安琦;基于混沌序列的相移OCDMA编解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成亮;新型OCDMA系统及OCDMA无源光网络[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陈剑波;OCDMA-PON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周燕燕;二维OCDMA系统的多用户实验和多速率仿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陈允;二维OCDMA通信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福昌;光码分多址(OCDMA)通信系统研究及实现[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6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836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