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带式SAR常用成像算法的误差及计算效率分析
本文关键词:条带式SAR常用成像算法的误差及计算效率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距离多普勒算法 Chirp Scaling算法 ωKA算法 误差分析 计算效率分析
【摘要】:针对条带式SAR系统设计中,二次相位误差的大小和计算效率是进行算法选择的重要依据,而一般文献只做定性分析的问题,该文对距离多普勒(近似)、距离多普勒(精确)、Chirp Scaling、ωKA(近似)和ωKA(精确)5种常用算法,推导了二次相位误差和计算量的公式,对条带式常用成像算法的二次相位误差及计算量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编写了一个带图形操作界面的计算程序,可供用户计算条带式模式下5种常用算法的二次相位误差及计算量。通过用户界面,可以方便地得到5种成像算法的相位误差及计算量,以及计算量和相位误差随入射角的变化,从而为用户成像算法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距离多普勒算法 Chirp Scaling算法 ωKA算法 误差分析 计算效率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1520)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5002)
【分类号】:TN957.52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处理中,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算法有:距离多普勒算法(Range Doppler Algorithm,RDA),其中包括近似实现二次距离压缩的距离多普勒算法(下文简称为近似RDA算法)和精确实现二次距离压缩的距离多普勒算法(下文简称为精确RDA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乐乐;黄琼;方广有;;基于压缩感知的频率步进探地雷达成像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2 刘继帮;韩松;;基于距离走动校正的星载SAR成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2期
3 朱宇涛;向家彬;;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的自适应积累成像算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孙泓波,顾红,苏卫民,刘国岁;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9期
5 何劲;实时成像算法在某8mm高分辨机载SAR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04年04期
6 雷文太;粟毅;黄春琳;;表层穿透雷达递归反向投影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5年12期
7 孙兵;周荫清;陈杰;李春升;;基于恒加速度模型的斜视SAR成像CA-ECS算法[J];电子学报;2006年09期
8 白霞;袁运能;孙进平;毛士艺;;0.1米分辨率机载SAR系统的带宽实现和成像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7年09期
9 李述为;高梅国;傅雄军;;步进频穿墙雷达成像算法[J];现代雷达;2007年12期
10 介利军;欧阳缮;杨洁;陈玉生;;一种穿墙雷达成像算法的快速实现方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远;;贝页斯层析成像算法在密度反演中的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邓黾;吴彦鸿;;双站合成孔径雷达ωk成像算法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3 马进;许会;;微波成像算法综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张云;赵昕;姜义成;;舰船目标的分数阶自相关瞬时成像算法研究[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5 赵满庆;贾鑫;;一端固定的双站SAR成像算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黄晓芳;马仑;刘峥;;基于最小熵准则的弹载SAR成像算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7 刘爱芳;朱晓华;刘中;;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算法[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白霞;孙进平;毛士艺;;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Chirp z变换成像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陈静;杨万麟;;机载双基地SAR的R-D成像算法[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浩;吴仁彪;刘家学;韩智勇;;基于NUFFT的探地雷达偏移成像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机/星载宽幅SAR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浩林;机载SAR快速后向投影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邵鹏;大斜视SAR成像及凝视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廖轶;圆迹环扫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孟自强;双基前视高机动平台SAR系统特性及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刘光平;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高效成像算法[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7 任百玲;主动毫米波安检成像算法及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8 钟华;双站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刘玉春;双基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左艳军;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成像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照法;THz频段SAR成像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谦;前视双基地SAR成像算法及运动补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志明;基于子空间优化方法的非线性电磁场逆成像算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陈红寰;基于二维频谱的双站SAR成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殷文昭;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的并行优化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婵;双基地前视SAR频域成像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志希;建筑物透视探测场景成像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梅治浩;弹载SAR大斜视角成像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班阳阳;基于后向投影的SAR成像算法与GPU加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0 张帆;弹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模式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40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84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