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SAR图像的海面溢油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1:06

  本文关键词:基于SAR图像的海面溢油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AR 单极化 全极化 溢油和疑似溢油 神经网络 共极化相位差


【摘要】: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海洋中具有丰富生物及矿产资源,是人类的巨大宝库。随着人类活动在海洋上的不断深入,海洋环境保护逐渐被提上日程,海上溢油现象的防治是保护措施中的重要一环。要及时治理海上的溢油,首先必须尽早地探测到溢油区域。传统的光学遥感探测,由于受雨雪及黑夜的影响,使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合成孔径雷达(SAR)能穿透云雾,在无光照环境下也能工作,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能力。随着SAR及其理论的不断成熟,微波遥感检测海上溢油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SAR的成像原理和极化分解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单极化和全极化SAR图像,研究了提取海上溢油信息的算法,主要工作如下:单极化SAR图像提取海上溢油信息:首先采用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分割图像前对图像作了普适性处理,提高了该算法的适用范围,分割后,进行了多次形态学滤波,提升了分割效果;选取了包括复杂度、边缘梯度等在内的9个特征参数,作为判断是否为溢油的依据;以模式识别中的误差前馈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关于溢油的分类判断器,用来源于样本图像集的相应特征参数训练神经网络,然后该神经网路对整个过程的算法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极化SAR图像提取海上溢油信息:首先分析了与溢油相关的多类海上目标的各种极化相位差,说明了共极化相位差对识别生物油膜疑似溢油的有效性,再以此为基础,构建共极化相位差的标准差滤波器(?滤波器),然后用该滤波器共极化相位差图像滤波,识别生物油膜;研究了多种海上目标的熵-平均散射角(H-?)图像,表明了传统的H/?分类在识别溢油不理想的原因;引入Cloud分解中的反熵A,用H/A/?特征空间分类海上目标,同时将Wishart聚类方法应用于溢油识别中,形成H/A/?-Wishart分类方法,作用于海上溢油识别中,以提高分类精度;采用了SAR图像对H/A/?-Wishart算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SAR 单极化 全极化 溢油和疑似溢油 神经网络 共极化相位差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57.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
  • 1.4 论文结构13-15
  • 第二章 SAR图像预处理与极化表征15-28
  • 2.1 SAR图像原理15-19
  • 2.1.1 SAR成像原理15-17
  • 2.1.2 SAR图像特点17-19
  • 2.2 SAR图像预处理19-25
  • 2.2.1 辐射校正19-20
  • 2.2.2 几何校正20-22
  • 2.2.3 滤波处理22-25
  • 2.3 SAR目标的极化散射描述25-27
  • 2.3.1 极化散射矩阵25-26
  • 2.3.2 极化协方差矩阵和相干矩阵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单极化SAR图像提取溢油信息方法研究28-53
  • 3.1 图像分割28-38
  • 3.1.1 2D-Otsu图像分割算法28-32
  • 3.1.2 普适性增强32-36
  • 3.1.3 形态学滤波36-38
  • 3.2 参数选取38-45
  • 3.2.1 几何特征39-40
  • 3.2.2 灰度特征40-42
  • 3.2.3 纹理特征42-45
  • 3.3 识别溢油与疑似溢油45-51
  • 3.3.1 BP神经网络的结构45-46
  • 3.3.2 BP神经网络的训练46-47
  • 3.3.3 溢油识别及其效果47-51
  • 3.4 本章小结51-53
  • 第四章 多极化SAR图像提取溢油信息方法研究53-69
  • 4.1 共极化相位差在溢油识别中的应用53-58
  • 4.1.1 不同海面目标的相位差53-55
  • 4.1.2 共极化相位差滤波器55-56
  • 4.1.3 同极化相位差识别海面生物油膜56-58
  • 4.2 H/ 分类识别海面溢油58-63
  • 4.2.1 Cloud分解58-59
  • 4.2.2 极化特征参数59-60
  • 4.2.3 H/ a 分类60-63
  • 4.3 H/A/ a - Wishart非监督分类识别海面溢油63-68
  • 4.3.1 Wishart分类器64-65
  • 4.3.2 H/A/ a -Wishart非监督分类算法65-68
  • 4.4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5.1 总结69
  • 5.2 展望69-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力丹;;耸动的数字和结论是怎样得出的[J];新闻与写作;2011年11期

2 张华;;溢油事故带来灾难和损失[J];办公自动化;2003年10期

3 李颖;刘丙新;陈澎;;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上溢油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03期

4 秦玉芳;焦光伟;张世峡;杜振华;;一种内陆环境溢油综合监测系统方案设计[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孙芳芳;;基于SAR纹理特征的海面溢油识别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9期

6 周国华;;BP神经网络在船舶溢油损害评估中的应用[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赵朝方;李晓龙;马佑军;;多通道海洋荧光激光雷达溢油监测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7期

8 包敬海;;基于Web的溢油仿真系统的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1年06期

9 杨永生;;一种适合于SAR海面溢油图像的分割方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年03期

10 焦俊超;马安青;娄安刚;陈爽;杨少磊;;GIS和Google Earth开发在溢油预测中的整合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玲;乔冰;李岱青;;溢油敏感资源保护方案综合研究[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德洪;;对溢油事故的取证[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飞鹏;尹秋晓;张海平;陈玲;;感潮河流溢油事故的数值模拟研究-以黄浦江为例[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4 孙维维;刘敏燕;孙安森;俞沅;;溢油源快速鉴别体系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春玲;乔冰;;溢油敏感资源预警系统初探[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永宁;白春江;;大连海域船舶溢油遥感监测分析[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7 曾俊备;;浅谈广西沿海溢油风险源及防治对策[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安伟;李广茹;赵宇鹏;牛志刚;邱照宇;;海上石油设施溢油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9 李品芳;殷佩海;;港口船舶溢油风险评价[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10 马喜臣;;北方海区船舶溢油防治示范工程概l良胺⒄股柘隱A];海峡两岸“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暨集装箱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罗沙;调查组令康菲对溢油损害负起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新华社记者 陈健 王宇 胡俊超;康菲溢油:比表态更重要的是行动[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实习生 黄蕾;溢油事故重创中国海 呼唤国内油污责任险[N];国际金融报;2004年

4 朱生凤 张兆康 朱有庆;解读全球溢油响应网络的分级响应安排[N];中国海洋报;2006年

5 ;中国应加快建设溢油鉴定体系[N];中国海洋报;2008年

6 记者 范京蓉 通讯员 肖志峰 杜健;新监测系统10秒内发现海面溢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孟庆丰 特约记者 董竞敏;跟踪浮标让溢油“有迹可循”[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林燕 陈鸥鸥;防溢油,未雨先绸缪[N];浙江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君策;当前事故附近海面已无明显漂油[N];中国海洋报;2011年

10 记者 张一玲;开展海洋勘探开发溢油风险排查与整改[N];中国海洋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景坤;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模式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2 姜少慧;海洋石油企业溢油风险评估及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尹奇志;内河水面溢油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徐进;海上固定雷达组网式溢油监测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吴兆春;潮汐河道溢油扩展漂移的数值模拟[D];上海大学;2010年

6 刘朋;SAR海面溢油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石立坚;SAR及MODIS数据海面溢油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王春艳;浓度参量荧光光谱油种鉴别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汪守东;基于Lagrange追踪的海上溢油预报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杨柏林;溢油分散剂处理燃料油对海胆的毒性效应影响与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娜;石化码头溢油风险评价实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津;海湾溢油事故损失计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张明亮;面向对象的SAR图像溢油信息提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赵明月;激光荧光溢油监测终端在港口布置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袁征;生境等价分析法在溢油生态损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

6 张至达;港区船舶溢油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赵冰;海面溢油微波散射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纪帅;青岛峡区油污风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谢天添;红外光谱法快速识别溢油的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0 赵冬;基于综合安全评估的青岛港船舶溢油风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6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926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