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路追加法的配电网混联线路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建模
本文关键词:基于支路追加法的配电网混联线路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建模
更多相关文章: 配电网 电力线载波通信 混联线路 支路追加法 信道建模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支路追加法的中压配电网混联线路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建模方法。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利用支路追加法,逐一追加网络各条支路,列写该支路的伏安特性独立方程和基尔霍夫定律电流方程,生成一组具有唯一解的网络矩阵方程。通过该矩阵方程中各未知变量的比值关系,求解信号的传输函数,分析信道的传输特性。当配电网网络结构发生改变时,只需在原代数矩阵方程基础上,增减矩阵中的相关行与列即可得修改后的新矩阵方程。该建模方法原理清晰,运算量小,适用于树形网络、手拉手网络及环网等各种拓扑结构。仿真及实验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力线载波通信 混联线路 支路追加法 信道建模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6MS90)~~
【分类号】:TM73;TN913.6
【正文快照】: 0引言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可实现对分布式电源、微网、负荷的灵活控制,提高需求侧的供电可靠性和管理水平[1]。而通信网络作为电力用户与分布式能源信息交互的通信渠道,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配电业务应用的主要支持系统。目前,国内的配电通信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平;郭洪成;孔英会;;撰写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教材的几点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3期
2 孙娜琳;李柬;;现存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问题剖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7期
3 卢志梅;福建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巩固与提高[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0年01期
4 王平;;“十一五”期间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建设思考[J];电力勘测设计;2008年06期
5 李静;;张家口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王振朝;郭伟东;王伊瑾;;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抄表通信模块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9年03期
7 尹建丰;胡生;柯熙政;;基于三态调制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9年06期
8 钟带生;;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广场;2010年08期
9 王县;赵启明;刘剑飞;高鑫;;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现状及其应用[J];移动电源与车辆;2010年04期
10 顾力;鲁兵;施维杨;;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电工技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珊;;基于TCM调制方式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A];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旭东;王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路灯能源监控网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3 刘洋;;基于OFDM频谱感知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李永锋;王亮;赵芹;王淑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路灯照明管理中的应用[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敬;基于接触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傅永耀;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3 董美荣;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机车控制信号传输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梁丰;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硬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宋晓华;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遥测遥控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詹志飞;中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孙超众;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俞天白;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9 康甜;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油井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10 徐立鑫;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远程控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7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92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