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硅调谐器的性能评估及测量

发布时间:2017-10-01 12:09

  本文关键词:硅调谐器的性能评估及测量


  更多相关文章: 硅调谐器 性能评估 有效性测量


【摘要】:低中频/零中频的硅调谐器概念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相应的提出了,相比于传统的超外差式接收机,理论优势明显,比如说易于实现更高的集成度,避免使用高代价的滤波器,等等。像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手机,Wi Fi网络接入,GPS产品都有硅调谐器的嵌入。但是,从实验室里的设计到真正的有商用价值可批量生产的硅调谐器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尤其以电视、机顶盒市场的发展变化最具有代表性,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直到2007年才开始面市,原因是低中频/零中频也有其自身的技术难点,比如说直流失调,比如说片上集成的滤波器性能到底如何,最终设计出的产品其性能是否能媲美传统超外差的老一代产品。当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要求,硅调谐器就开始大批量的推向市场,新的产品格局时代就到来了。随着数字电视的蓬勃发展,全球各区域的电视前端指标也在不断更新演进中,这其中既有继承从前传统的部份,也有新提出的测试指标及方法。如何对这些指标能正确的理解其内容以及测试目的,对不同标准间的差异能做到清醒的认识,即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的效率,又能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尽可能少的投资新仪器设备的前提下,对前端系统进行比较完整系统的性能评估,在全球化市场的今天,对整机系统厂商意义重大。本论文首先从硅调谐器的工作原理切入,将其功能和性能需求的缘由逐一展开,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讨论,给出相关的灵敏度、选择性、线性度方面的指标概念,进而再引申到电视用硅调谐器上的规格定义,并进行定量计算,然后通过必要的实验器材,同时避免使用高昂代价的设备,借助电脑编程脚本文件进行自动测试的方式,将指标数据抓取出来,最后,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对误差的排除,与市面上过去和现在正在使用的电视硅调谐器进行指标比对,验证其指标的有效性测量,力图从系统的角度,对电视硅调谐器进行一个全面综合的认识和评估。本论文也为类似的硅调谐器的测试测量平台搭建提供了参考设计方法。
【关键词】:硅调谐器 性能评估 有效性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5
  • 第2章 硅调谐器的实现原理及技术分析15-39
  • 2.1 引言15
  • 2.2 超外差15-18
  • 2.3 镜像抑制18-21
  • 2.4 零中频及直流失调21-23
  • 2.5 低中频23-24
  • 2.6 非线性24-38
  • 2.6.1 泰勒级数的近似展开24-25
  • 2.6.2 单级1dB增益压缩和多级放大器级联的动态范围25-26
  • 2.6.3 非线性失真带来的常见问题及量化指标IIP3和IIP226-30
  • 2.6.4 级联放大器的线性度范围30-32
  • 2.6.5 多信号输入条件下的复合线性度指标CSO&CTB32-38
  • 2.7 本章小节38-39
  • 第3章 硅调谐器的指标测量39-69
  • 3.1 引言39
  • 3.2 C/N载噪比与噪声系数及灵敏度39-44
  • 3.3 临道选择性及镜像抑制44-48
  • 3.4 S参数48-49
  • 3.5 频率泄漏49-52
  • 3.6 3阶交截点IIP352-54
  • 3.7 交叉调制54-57
  • 3.8 2阶及3阶复合线性度CSO&CTB57-68
  • 3.9 本章小节68-69
  • 第4章 硅调谐器的指标评估及测量总结69-77
  • 4.1 引言69
  • 4.2 硅调谐器的指标评估及测量总结69-76
  • 4.3 本章小节76-77
  • 结论77-78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83
  • 个人简历83


本文编号:953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953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